评中央电视台伊拉克战争报道
——中国电视新闻史上划时代的标志性事件
韩彪 侯明古 2003-5-14 15:11:26

  编者按:自2003年3月20日10点43分开播,截至作者收笔的4月1日,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的“伊拉克战争直播报道”已累计播出70多个小时。这个直播报道,无论是报道推出的时效、报道持续的规模、报道品质的提升、组织运作的流畅等多个方面,均超过了以往的国际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报道,呈现出“及时报、充分报、客观报”的特点。中央领导同志评价:“总体把握很好,既满足了观众的信息需求,又很好地把握了导向”,“既客观准确地报道了我国政府的态度和立场,又快速、客观、充分地报道了战争的趋势,起到了很好的导向示范作用。”
    接到我们的约稿电话后,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的侯明古、韩彪两位同志,不顾连日操劳,以最快的动作、最翔实的材料和全面准确的分析,给我们撰写了这篇文章。在此谨向两位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摆正了位置
    报道的成功,首先得益于中央的正确指导、指挥和调控。中央及时制定了报道计划,做了细致的工作部署,确立了报道的指导方针,使报道有了方向和根基。报道展开前后,中央领导同志及时作出批示和部署,时刻关心我赴伊拉克报道组记者的行程和安危,使我们的前方记者和全体工作人员倍受鼓舞、干劲倍增。
    中央电视台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的指示精神,按照及时客观、准确充分报道伊拉克战争的事态发展、适度满足广大群众了解国际大事的信息需求的具体指示,按照“三个贴近”的指示精神,密切关注,及时应对。央视第一、四、九套节目都根据战况和各国反应的最新进展,根据各自频道特点和时差要求,及时开出直播窗口,结合演播室,进行“现场直播特别报道”;《新闻联播》等重点新闻栏目和各整点的新闻栏目递进滚动报道事态进展;《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等专题节目进行梳理和汇总;非新闻时间则在屏幕底端飞“最新消息字幕”。央视的整体报道做到了相互呼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时效快捷。
    中央电视台的整体报道,以具体的节目体现了中央的意志和精神,做到了及时、充分、准确、客观,始终认真贯彻中央关于伊拉克问题的方针、原则、口径和部署,从维护我国国内大好局面和外交工作全局出发,及时、准确、鲜明、充分地宣传了我国政府的原则立场,客观适度地报道事态的发展变化,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确保了报道有利于树立我国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
    3月20日伊拉克战争打响以来,《新闻联播》节目注重发挥名牌栏目优势,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严格遵照中央关于伊拉克问题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切实加强舆论引导,把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上来,把人心集中到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和“两会”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发展,办好我们自己的事情上来。《新闻联播》注重新闻性和贴近性,及时报道了我国政府关于伊拉克问题的原则立场,各档新闻栏目均滚动播出了外交部声明、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国际和平协会、红十字会、全国妇联关于美国对伊拉克动武的声明,大力宣传了我国政府坚持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战争的原则立场,并适度满足广大群众了解国际大事的信息需求,及时、客观、准确、公正地报道了伊拉克战争的事态进展和各国的反应;每天《新闻联播》对伊拉克战争的报道量掌握控制在10分钟左右,及时播出战况综述和最新消息,内容和报道量把握适度。
    二、尊重了规律
    伊拉克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方位多角度现场实时实地报道的战争,全世界各国的媒体均遣其所能进行最及时、最详尽的报道。中央电视台是国家电视台,在宣传报道好我国政府原则立场的同时,还承担着满足改革开放后的国人对外界关注、对信息渴求的责任和义务。中央电视台及时抓住了事件的第一落点,发出了强有力的第一声音,掌握了舆论导向的主动权,始终以第一时效、声画兼备的详尽报道引领着舆论。
    尊重了新闻规律,尊重了传播规律,尊重了宣传规律。这体现在国际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时,不但要有自己的声音,这个声音还要大、还要快、还要有应有的高度和强度。2001年“9·11美国遭受恐怖袭击”时,中央电视台的反应速度、第一报道的时效、政府立场的报道时效等均早于境外中文台,但由于后来没有保持应有的报道规模,没有充分发挥电视报道手段的特色,不能满足广大观众对后续信息的渴求,丧失和错过了良好的宣传时机。
    “衡量精神文化产品,最终要看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喜欢不喜欢。”截至目前的收视率统计数据、网站论坛帖子、观众的来信来电反馈等信息表明,广大观众对中央电视台伊拉克战争的报道规模和报道质量,是关注的、认可的、满意的。
    三、坚持了立场
    新闻传媒是服从和服务于政府和垄断集团的意志和利益的。通过这次伊拉克战争中媒体的表现,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出,以高技术装备起来的大众传媒既为受众提供了现实直观、匪夷所思的战争场景,也难免成为交战双方、特别是优势一方的“高技术武器”。
    3月20日打响的这场战争,局势错综复杂,前景变幻莫测,从现场直播节目中可以发现,除了猛烈轰炸、铁流千里、硝烟弥漫的战争图景之外,还有另一场更加激烈、影响范围更广的战争——媒体战。美伊双方的新闻媒体都在源源不断地向世界报道最新战况,但内容却每每大相径庭,甚至全然相反、隐真示假。报道的内容和数据南辕北辙,扑朔迷离、真假难辨。美伊双方都在通过自己的宣传攻势,动摇、迷惑和瓦解对方的士气和民心,坚定、鼓舞己方的士气和斗志;双方都要争取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特别要夸大和宣传自己的正义和胜利,衬托对方的不义和失败,媒体战已经成为心理战的一部分。其次,媒体战已成为战争谋略的一部分。不能说新闻媒体本身不愿意客观、真实地报道战争情况,事实上,除了情况了解不清出现失误之外,一般来说,媒体还是希望能对事情作出客观真实的报道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媒体会被军方或政府所利用。在战争中,交战双方会有意识地透露一些虚假信息,从而隐蔽自己的真实意图,利用媒体传递欺骗对方;交战双方只向媒体透露需要透露和宣传的消息,而对于需要隐蔽和掩饰的问题避而不谈,这无疑会造成媒体报道中的失衡,甚至失真。正如CBS的一位评论员所说,战争中,电视就像是一个手电筒,其光亮照得到的地方当然是报道的焦点,但谁又知道那些照不到的地方、不让照的地方又是什么样呢?
    中央电视台在报道中始终坚持客观公正、准确无误的原则,既使用了美联社(APTN)、路透社(REUTERS)、美国有线新闻网(CNN)等西方通讯社和传媒的现场信号,也大量使用了卡塔尔半岛电视台(Aljazeera)、阿布扎比电视台(AbuDhabiTV)、阿拉伯卫星电视台(Al-ArabiyaTV)、伊拉克国家电视台(IraqStateTV)等来自阿拉伯世界、代表阿拉伯世界声音的电视信号,并进行及时的梳理和甄别,认真地判断和核实,很好地把握了报道的分寸和尺度。
    央视对于伊拉克战争报道的把握受到海内外观众的肯定和赞誉。英国BBC以“中国媒体对伊战的报道很平衡”为题,作了评论报道,认为中国媒体对伊拉克战争的报道看起来出乎意料的平衡。英国“新世界”网站援引法新社的评论说,中国电视媒体在战争报道方面进入了新纪元,中国电视媒体令人惊奇地平衡报道了伊拉克战争,前所未有地不停直播来源于西方通讯社和中东电视网的图像。新加坡电视机构新闻台认为央视兼用西方和中东电视信号的方式很好,既公正又客观。
    四、发挥了优势
    大量的现场实况电视信号:
    对于突发事件的现场直播、尤其是战争的现场直播,观众最想知道的是事件、战况的最新信息。发挥电视同步传输、大量使用现场实况信号是直播报道的根基。据统计,央视一套的“伊拉克战争直播报道”含现场实况内容的报道占了总节目量的86%,形态包括:全屏幕的现场直播信号、与前方记者对接的同屏双视窗、演播室同传或解说与前方现场直播图像信号同屏的双视窗、多视窗的演播室机连,等等。数量大、形态多的现场直播信号,使伊拉克的巴格达、巴士拉、摩苏尔、纳杰夫、纳西里耶、乌姆盖斯尔,英国费尔福德空军基地,纽约联合国总部,卡塔尔多哈,科威特城等等围绕伊拉克战争的信息发布的第一事发地、第一声音,得以在中央电视台的屏幕中及时体现,确保了信息来源的充足、信息来源的多样化、信息来源渠道的平衡,确保了报道的全面、客观、公正。如3月22日下午乌姆盖斯尔的那场战斗,成为世界电视史上长时间现场直播战争的经典场面。如3月20日10时45分,电视画面出现美国白宫发言人弗莱舍在记者新闻发布会的讲话,他说:“解除伊拉克武装的战斗开始了”,紧接着转身离开。中央电视台也及时切入转播了这个世界上最短的新闻发布会。类似大量的现场实况电视信号的使用,提高了报道的时效和品质。
    战地记者:
    中央电视台未雨绸缪、积极应对,2月5日即向伊拉克派遣了水均益、冀惠彦、康锐、陶冶、杨小勇组成的五人赴伊拉克报道组,并在战前及时将驻比利时布鲁塞尔记者站的顾玉龙和王韵权派往土耳其;将埃及记者站的梁玉珍和刘茁野派往约旦,使中央电视台在伊拉克和周边国家共分布了9名报道人员。这9名同志肩负重托,不辱使命,不负众望,以智慧和胆识,精诚合作,采编制作了大量来自战争前线和相关国家的珍贵、翔实、鲜活、精彩、生动的第一手新闻消息和背景报道,不仅使广大中国观众及时充分地了解了美伊关系发展的动态,从更多的角度倾听了伊拉克人民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声音,满足了中国观众逐步开放的国际化视野;而且再次使中国记者的身影出现在了国际重大突发事件的现场,在激烈的国际传媒竞争中展示了中国的声音,有力地配合了我国政府的外交工作。除了在直播节目中及时进行现场报道,还采制了大量新闻节目,《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直通巴格达》、《东方时空·世界》等专题节目,成为中国观众了解伊拉克局势的权威渠道,极大地丰富了报道内容,提高了报道的层次和水准。
    驻外记者:
    中央电视台的14个驻外记者站发挥了重要作用,直播报道相继连线了美国站、联合国站、英国
    站、法国站、澳大利亚站、印度站、日本站等十多个记者站,至发稿已累计连线326人次。
    驻外记者们结合正在进行或刚刚结束的战时新闻发布会、联合国会议等重要新闻事件,及时报道了参战国家的最新动态、所在国家政府和人民对战争的立场,充分报道了全世界各地的反战活动。
    强大的嘉宾阵容:
    之所以说嘉宾阵容强大是指两个方面,一是相对于其他媒体、境外中文媒体专家的数量和质量明显高人一筹;二是相对于中央电视台以往的直播节目,被邀请到演播室的专家相对固定,与观众之间建立了有效的约会制度,充分体现了大台风范。包括国防大学的张召忠、金一南、王文、方林、王保付、于国华、张天平、周晓鹏、李大军;军事科学院的姜春良、罗援;《世界军事》的陈虎;《舰船知识》的宋晓军、宋宜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王逸舟、陶文钊、李绍先;北京大学的朱锋、外交学院的宫少朋;国家计委的毕吉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的杨成绪,等等。这些专家以长年的学术钻研、广博的见识、厚重的积累、深刻的内涵、独到的见地、流利的表达,从长时间直播的海量信息中择其精华,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结合伊拉克战争的最新进展,进行全面细致的战事点评、战况分析、综述解析,深入浅出,权威准确,可信度高,引人入胜,提升了直播报道的权威性和公信度。
    主持人:
    在这种突发事件长时间连续的现场直播报道中,演播室总主持人、联合主持人的作用非常重要。在操作层面,他(她)是整个直播节目指挥者意志的屏幕体现者,是演播室内乃至整个节目的组织者;在内容层面,由于持续的战争现场直播报道的不确定性,由于长时间直播报道中局势的纷繁复杂、态势的瞬息变换、场景的触目惊心,加之涉及政治、军事、历史等方方面面内容的及时准确、第一时效的准确同步播报,对于主持人的政策水平、知识积累、驾驭能力、反应能力、感知能力、个人魅力、亲和力和吸引力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央视一套的两个总主持人白岩松和康辉各展所长,因循战局发展和节目演进,起到了很好的串联和中转作用,有效调节和控制节目的整体节奏和起伏。国际新闻资深编辑李庆庆、杨惠敏完成了同声传译、外电信息采集和播报任务。
    白岩松的个性魅力对节目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在直播解说乌姆盖斯尔战斗时他说:“2000年,我去了悉尼奥运会,那也是场‘战争’,但是我喜欢那样的‘战争’。完全不同种族、语言、肤色的人,相遇之后也会吵—————我代表的是中国女足的立场,他可能是美国女足的立场—————我们会吵得一塌糊涂,但吵完了、比赛结束了,大家可能又会一起喝一杯,成为朋友。这样的‘战争’,我觉得是人类非常有智慧的选择。”如白岩松与水均益连线时,“吃了吗?”———以这样一句亲切自然的问话,引出水均益在巴格达前方的报道,引出战争中巴格达民众遭受的苦难。
    先进的电视技术:
    先进的数字电视技术得以把丰富的信息源引入了演播室,美联社、路透社、美国有线新闻网、卡塔尔半岛电视台、阿布扎比电视台、阿拉伯卫星电视台、伊拉克国家电视台等世界知名通讯社和战争现场的视频信号,前方战地记者和大量驻外记者的视音频信号均介入直播演播室,从根本上改变了直播演播室的信息环境,多种视窗的屏幕构图加大了单位时间内的信息处理量,增强了新闻的时效和节目的现场感。
    充分利用三维动画、演播室背景图板解说讲解军力部署、战局演进等,大量的地图、字幕、动画,图片、数字和文字资料运用到电视画面中,解释正在介绍的飞机、导弹、航母的型号、功能等。
    在屏幕底端的滚动字幕,无论是直播节目内、还是栏目外,都及时报道最新消息,目前已累计播发滚动字幕新闻3600多条。
    五、开掘了潜能
    这次央视的伊拉克战争报道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有媒体写到:
    “伊拉克战争掀起了收视大战。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许多观众对媒体对于此次报道的全面和详尽感到吃惊和满意。”(2003年03月27日北京青年报)
    受众为仕么会感到吃惊和满意?要用十分翔实和准确的数据来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很大范围的普调和民调,不过,用下面的一段话来回答这个问题,应该说有一定的代表性:
    “如此大规模、即时进行式的新闻报道是传媒的进步,是受众的福音。传媒的这一进步,得益于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和民主政治建设,是中国社会进步的一个侧面。”(2003年3月28日《工人日报》)
    央视伊拉克战争的报道从信息的时效性、信息量、现场感、主持人的水平、嘉宾的阵容、演播室的设置等方方面面,都超过了以往的国际事件报道,成为中国电视新闻史上划时代的标志性事件。
    
    

 

 
nedstat.htm" frameborder=0 width=1 scrolling=no heigh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