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按关键词查阅稿件
 2004年1月1日,星期四(GSM+8 北京时间)
今日版面
本期关注:2003:中国报业发展回眸    
中国报业发展回眸

北京报业:均衡已被打破
■张洪忠 孙炜 2004-1-1

    2003年的北京报业市场,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自《京华时报》2001年5月28日成功登陆北京报业市场以来所形成的一种均衡状态,在本年度被打破了。《京华时报》创刊两年来,北京报业市场基本上形成了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占据第一梯队,《京华时报》、《北京娱乐信报》、《精品购物指南》、《北京晨报》等报纸构成第二、三梯队,其他日报和专门化报纸构成第四梯队的相对稳定的市场格局,到达了一个市场的均衡点。但在2003年,有两类报纸的进入开始打破了这种均衡:首先是综合性都市类报纸的进入起到了主要的作用;其次是专门化报纸积极寻求打入市场的路径,改变办报思路来切割一块蛋糕。北京报业在2003年的总体特征就是已有的均衡状态正在被打破,新的均衡点还未到达。

   一、专门化报纸积极寻求打入市场的路径

    首先,一些专门化报纸以不同的专刊方式进入市场,在2003年的市场上开始形成了一些气候。这些刊物直接套用一家报纸的刊号,作为报纸其中的一个专刊,但与原有报纸分开销售。这些专刊由于不涉及到刊号问题,运作起来非常灵活,它们从一个非常小的内容点切入,要么强占一块非常细分化的市场,要么从大众市场上分得一杯羹。

    2003年8月20日,由北京广播电视报社主办的一张以人物报道为主的报纸《人物周刊》闯入了北京报刊市场。这张每周三上市的报纸体现了周报的阅读特点,以整版篇幅每期报道20多位人物,将大量的人物故事展现在读者眼前。这种不同于新闻快餐式的报道形式在北京的报纸市场中并不多见,是北京首家专门报道人物的报纸,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读报方式,形成了北京报业市场上一道新的风景线。与一般专门化报纸有很明确的读者群不同,《人物周刊》的定位是进入家庭、面向大众、不分层次。

    重庆电脑报社主办的《二十一世纪人才报》,在2003年下半年办了一份《大学周刊》,北京高校是该刊主打的区域之一,在北京设了编辑部。

    足彩、求职等非常细分化的专刊在报摊上也有一定的市场,这些专刊一般只是四开四版,零售价却是一元或者一元五角,进而更高,靠发行来赢利。由于这些专刊瞄准的市场非常具体、明确,总的来说,有较好的市场效果。

    其次,在2003年的报刊整顿后,一些专门化报纸开始引进新的办报机制重新进入市场。《北京科技报》、《北京法制报》划归北京青年报社主办,依托北青报的资金、团队、管理模式和新闻资源的优势,这两份报纸在改造后将有可能在科技和法制新闻这两块细分市场上打开一定的市场局面,像《人物周刊》一样在北京报业市场上切上一块蛋糕。

    第三,除了像《人物周刊》这样直接面向北京市场的报纸外,2003年,还有一些面向全国的周报、周二报等在北京创刊或正在创刊。虽然这些报纸宣称的是面向全国,实质上是借重北京的影响力来向全国辐射,打全国牌,其立足点还是在北京市场上。

    因为非典原因而延续了半年多的漫长试刊期后,国内首张专门服务于西部大开发的报纸《西部时报》,2003年9月17日在北京正式创刊。这是一份由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主管主办,引进河南一家企业的资金,以西部开发为主旋律,集时政新闻、财经报道、民族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周报,每期40版。由于没有合理的运作机制与科学的办报理念,《西部时报》尚未见有良好的市场效应。

    由几家业外资金注入后改名的《中国联合商报》,2003年下半年以来一直在筹备出刊。预计这是份对开24版彩色的大报,每周两期,全国发行。从读者定位来说,《中国联合商报》与《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等报纸比较相似。

    二、《新京报》的创刊,打破了目前北京综合性都市类报纸市场的均衡状态

    2003年11月11日《新京报》正式出刊。《新京报》的前身是光明日报报业集团下属的《生活时报》。《新京报》是中国第一家得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具有合法地位和受法律保护的媒体集团跨地区经营管理的报纸,由光明日报报业集团主管,光明日报报业集团与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共同主办的大型日报。

    《新京报》在北京市场立足,在两个方面上打破了已有的均衡状态。

    首先是打破了行政上的均衡状态。

    从集团层面的行政归属上来说,北京报业的最大一块蛋糕——综合性都市类报纸的市场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2001年5月《京华时报》创刊前,基本上是由北京市属报纸一统京城的都市类报纸市场;第二个阶段是《京华时报》的创刊,揭开了中央级报纸和北京市属报纸同时竞争京城报业市场的序幕,一直到2003年11月;第三个阶段的标志是《新京报》的创刊,外地报纸正式以集团的名义开始涉足北京的报业市场。所以,《新京报》的创刊,首先打破了北京报业的行政格局。

    这样,《新京报》就自然而然的面临着一些行政壁垒。但由于《新京报》本来就是一张正常出版的日报,不存在重新申办刊号的问题,也由于是我国新闻出版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试点,所以,总体来说,《新京报》所受到的行政壁垒还不算太大。但对于我国其他媒介集团的跨地域拓展来说,行政壁垒是影响报纸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应该将行政壁垒的难度考虑充分。

    其次是市场均衡状态的打破。

    在《新京报》创刊前,北京已经有了六七家都市类的综合性日报。在零售市场上,《北京晚报》和《北京青年报》这两家第一集团的报纸分别把住了0.5元和1元两个价位点。第二集团的报纸短期内还没有撼动第一集团地位的迹象,《京华时报》等第二集团报纸也没有被后面的第三、第四集团超越的迹象。报业市场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均衡点上。

    《新京报》的出现,这种均衡局面被打破。《新京报》零售定价与《北京青年报》一样为1元,在定位上直接面对的竞争对手就是《北京青年报》。但《北京青年报》的读者市场优势主要在订阅上,而订阅市场不是短期内就能见到市场效应的。对于新办报纸来说,零售市场才是最能看到市场效应的,所以,《新京报》不可避免的要首先主打零售市场。这样的话,面对的竞争对手就有《京华时报》、《娱乐信报》等几家报纸。如此看来,《新京报》将在短期内对京华、信报、晨报构成直接竞争;长远来看,最终将对《北京青年报》构成直接竞争。

    这里,《新京报》的创刊还引发出了一个报业市场饱和与否的问题。

    在《新京报》创刊前,有些学者认为北京报业市场已经饱和了,新报纸的进入将使市场秩序变得混乱。从表面上看,北京报业市场已经处在了一个均衡点上,似乎是饱和了。但从深层次看,报业要发展,就需要有不断的进入者,同时又有退出者,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报业发展态势。在这里,问题的关键是,一张新报纸的进入能打破已有的均衡状态,使报业到达一个更高的市场均衡点,报业才有不断的发展,不断地产生强者,淘汰弱者。如果以市场饱和为理由而认为不能有新报纸的进入,则报业市场很有可能就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市场均衡点上,报业的发展速度也就相对较慢。所以,讲报业市场是不是饱和了这个问题本身是没有价值的,报业市场没有饱和之说,只有均衡点的高低之分。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