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按关键词查阅稿件
 2004年7月1日,星期四(GSM+8 北京时间)
今日版面
刘保全评作品    
情到深处方感人
——评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情切切,意绵绵——亲人眼中的郑培民》
刘保全2004-7-1

  在第1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人物通讯《情切切,意绵绵——亲人眼中的郑培民》一稿,被评为通讯二等奖。这篇通讯的成功,从写作上来说,有如下几点特色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是人物语言富有特色。近几年来,新闻中的人物语言,虽然有所改进,但仍有众口一腔之感。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要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就要在人物语言的个性上下功夫。即选用人物语言中的“异形件”,而不是“通用件”。这篇人物通讯在这方面做得是比较好的,文中使用的独白、对话和旁白,都比较有个性,符合人物的文化程度、身份、地位和性格。如文中写的:“在我的家里,有一样东西最没有,那就是钱;而有一样东西却是最多的,那就是爱”;“你虽然没有出过国,但是你看,你的照片跟随着我不是已经漂洋过海了吗”,等等,都比较贴近人物的个性特征。
    二是细微之处见精神。细节是人物通讯的血肉。要选取有特点的细节,写出有别于其他人的“这一个”。有特点的细节常常成为一篇人物通讯中最生动、给人印象最深刻的部份。这篇人物通讯,选用最能反映富有人情味的细节,来表现人物的高尚情操。如文中郑培民同夫人手挽手漫步并赋诗一首的情景、郑培民出差前后摆放与夫人结婚照的动作、在路边寻一小店吃饭、靠服硝酸甘油坚持工作等,读来平易亲切、真实可信,一位良师、知音、楷模的形象,便矗立在读者面前。
    三是情到深处方感人。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我们每个人几乎都有这样的感受,当你在欣赏一篇好的新闻作品时,往往会感到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冲击着你的心扉。这种力量就是作品的内在魅力,而以情感人就是这种魅力的具体表现。我们知道,新闻打动人心的基础是真实而具体的事实。然而,记者那些准确表达事实而又富有情感的语言,那些依据事实而发的带有情感的谈吐,都会与读者的心灵发生情感的碰撞。
    “作者不动情,读者何以动情”。看看著名记者穆青成功的经验:他在谈到采访焦裕禄的感受时边哭边说,会场上也一片抽泣声。他说,记者的感情是始终溢于胸中,时时流露笔端的。正因为他与主人翁架起了深知深解的桥梁,才使读者交织在感情的漩涡之中,深受感动和教育。由此可见,记者的感情、笑声、哭声,读者都会感到、听到、看到。只有把人物的事迹融进记者的血液,从记者的血管里流出来,才算得上记者的作品。
    这篇人物通讯的成功,就在于作者从郑培民同志亲人的角度切入,大胆舍弃与主题无关的素材,叙述集中,避免了一般通讯大而全的弊病。在作品中,记者精心选择了“吟诗”、“写信”、“退钱”等几个生活气息浓郁的情节,大量使用短句,用简洁的笔墨和浓烈的情感塑造了一个关爱家人、勤政廉洁的高级干部形象。报道见报后引起了强烈反响,不少读者通过打电话或其他渠道对报社和作者说,“看到了一个感情丰富、血肉饱满的朋友郑培民”,而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领导郑培民”。情到深处方感人。这正是这篇通讯的成功经验。

  附原文
  情切切  意绵绵
  ——亲人眼中的郑培民
  本报记者  蒙志军
    月光如水,花影摇曳。
    今年1月的一个深夜,郑培民同志的夫人杨力求挽着培民的手,幸福地漫步在花间小径。刚刚处理完手头一大堆事情的郑培民一身轻松。兴之所致,他赋诗一首:“手拉手,户外走;说说话,散散心;情切切,意绵绵;身体好,永相伴。”
    杨力求在心中默默地念着,甜蜜的感觉弥漫了她的全身。
    过了一会,郑培民不经意地问道:“力求,刚才我的那首诗,你还记得吗?”
    杨力求不假思索地背诵了出来,一字不差。
    “那你能不能和一首呢?”依旧是不经意的样子。
    这下可难倒了杨力求,文化程度不高的她脸一下子红了。她在心中发誓,不管有多难,不久一定和出来。
    然而,世事难料。转眼间,幸福的一对阴阳两隔。那个美丽的夜晚,却成了杨力求心中永远的痛。
    在杨力求的记忆中,他们这个温馨美满的家,是郑培民最引以为自豪的。她曾经不止一次地对朋友说:“在我的家里,有一样东西最没有,那就是钱;而有一样东西却是最多的,那就是爱。”一张和杨力求1973年3月拍的结婚照,已经伴随郑培民走过了千山万水。每次出差前,他都会用一个手掌大小的镜框将照片细心地装好,小心翼翼地放在行李箱中。回来后,又取出照片,端端正正地摆在书柜里。他曾开玩笑地对杨力求说:“你虽然没有出过国,但是你看,你的照片跟着我不是已经漂洋过海了吗?”
    在杨力求的心目中,郑培民是个坚强的人。每次下农村,他不愿意到高级宾馆、酒店吃饭,而是经常到路边寻一小店,几碟小菜也吃得很香。身边的工作人员都知道,郑书记把这当作了既了解民情、又不惊扰当地政府的两得之举。那还是郑培民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任州委书记的时候,有一次在路边店吃饭,由于饭煮得太硬,司机、秘书都不愿吃,郑培民却不嫌弃,吃了好几碗。当晚,郑培民觉得身体不舒服,一个通晚都没睡好觉。他以为感冒了,第二天一早找了几粒感冒药吃了。然而没想到,服了一个星期的药,病情依旧不见好转。秘书提醒他:很可能是那天在路边店吃了太硬的东西导致胃痛了吧。于是又连续吃了两天胃药,病情这才好转。那晚,郑培民在电话中的一句“我好想家”,让电话那端的杨力求哭成了一个泪人儿。杨力求知道,丈夫绝不愿意因为自己的身体而影响工作,只在实在顶不住的时候,才会对最亲密的妻子表露压在内心深处的这种思想啊!
    妻子眼中的郑培民,是个好丈夫,在儿子的眼中,郑培民则是一盏明亮的灯,照亮他人生成长的道路。如今已是博士学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郑海龙说:“我有一个好父亲,他总是在我彷徨的时候给我引导,在我动摇的时候给我信念,在我骄傲的时候给我鞭策,在我失落的时候给我鼓励。”在海龙的心中,父亲没有亲眼看到他的博士论文答辩,成了他一辈子的遗憾。
    在漫长的求学生涯中,郑海龙有过厌倦与退缩,是父亲的一句话给了他莫大的鼓舞:“与其留给你财富,不如留给你创造财富的能力。读书,就是在积累创造财富的能力,你一定要甘于清贫,甘于寂寞,奋力进取。”今年元旦,在海外作短期学习的海龙收到父亲的一封信,信上说:“海龙,看了妈妈给你的信,我有三点感慨:一、儿行千里母担忧;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三、立功、立德、立言,抓紧学习,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没想到,这竟成了一位父亲给独生子最后的谆谆教诲。
    “父亲教会了我怎么做人。”几年前一个暑假,海龙一个人在家。郑培民一位老同学前来拜访,见人不在,撂下一个信封就走。海龙掂了掂信封,沉甸甸的,估计有几千元钱。郑培民回来后,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立即拿起电话筒,约老同学到家里来吃饭。饭后,郑培民从屋里提了一对酒,送给老同学。临到同学的车即将开动时,郑培民在他的耳边轻轻地说了4个字:“钱在酒中。”
    当时的场景,海龙至今记忆犹新。他说:“父亲就是这样用无声的语言告诉我,一个党的领导干部应该是怎样的。”
    1990年5月,郑培民从湘潭市调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临走前,他将自己在担任市委书记期间撰写理论文章所得的1700元稿费,全部上交组织,儿子央求他:“爸爸把钱留下,给家里买个冰箱吧!”向来温和的郑培民斥责道:“这些都是大家劳动的成果,怎么能归我一个人呢?”两年后,郑海龙才等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冰箱。搬冰箱的工人好奇地问他:“这是你们家第几台冰箱啦?”当郑海龙告诉他这还是第一台时,那位工人愣了好半天,都没有回过神来。
    郑培民有个散步的习惯,儿子当然也成了陪伴他散步的最好的伙伴。郑海龙还清晰地记得,患有严重心脏病和高血压的父亲,在散步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心绞痛而停下来服用两粒硝酸甘油。就是靠着这种小药丸,父亲坚持了近10年。海龙惊诧父亲超出常人的承受能力,每次从学校回到家,他总能看到父亲静静地坐在沙发上闭目养神。他知道,这时的父亲正在与病痛进行着顽强的斗争。第二天,父亲又精神百倍地出现在众人面前。父亲曾经说过:“作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工作起来必须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他甚至在日记中写下了“小车不倒只管推”的铮铮誓言。
    良师,知音,楷模;情切切,意绵绵。这就是一个妻子眼中的丈夫,一个孩子眼中的父亲。
    (原载《湖南日报》2002年10月12日)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