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按关键词查阅稿件
 2004年7月1日,星期四(GSM+8 北京时间)
今日版面
新闻理念创新谈    
故事还能怎么讲
——专题报道表达方式初探
陈江2004-7-1

  在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们发现已有一种信息过剩的现象,尤其在低层次的信息源竞争上,报纸与报纸的比拼更加白热化。同一城市,多家纸媒,要了解国内省内外大事,往往看了一份报纸就不用再看第二份。原因何在?大家用相似的方式讲同样的故事。
    “故事在哪里?”这个看似简单的发问现在遇上了难题——新闻就这么多,你说我要怎么讲?
    既然是故事,就必须具有吸引读者的特质。一篇好的新闻作品,除应具备深刻的主题思想、典型的新闻事实外,还应具备比较鲜活的表达形式。否则,即使是同一事件,新闻的阅读效果是不一样的。
    作为专刊版面的编辑记者,笔者在专题报道中一直进行着“讲故事”的尝试,试图传递给读者这样一种信息:新闻也是有色彩和阅读情趣的。
  故事怎么开始——真实的细节融合成血与肉
    专题和专刊不同于日报的动态消息,只能以深度报道见长,以后发制人取胜。表达方式在故事一开始——记者怎么采集原料时,它的雏形就注定了。
    记者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有的采访对象,一旦进入对话,他说出来的东西有时会比你要的更多,文章自然就成功了一半。但有时候沟通不畅,采访就像攻堡垒。对此笔者在东阳农村采访寒门学子时深有体会。清贫中的人有特别强烈的自尊,乡村少年又不擅言辞,有限的信息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抠出来的,但我们又确确实实为他们在清贫中的执着和坚持感动。采访的大部分信息依赖记者的细心观察,比如其中有个孩子,谈到初中毕业时考上县里最好的高中没有去,“低下头狠狠地在洗衣板上下意识地搓起衣服,大颗大颗的泪珠滚下她漂亮的脸颊……”这样真实的生活细节,令人唏嘘,后来也出现在钱江晚报《为什么你的眼里含着泪水》的文章中。
    用具体语言呈现典型细节、典型场面,新闻故事就有了血与肉,否则就会淡化新闻的现场感和冲击力。
  故事正在进行——优化结构搭建骨骼和身架
    生活中同样一件事,出自不同人的叙述,其效果会大相径庭。有的能将其讲得有声有色,有的却讲得平淡无奇,甚至不知所云。新闻写作也是这样,结构设置不同,表达效果也大不一样。
    在文体上,硬新闻的典型标志是倒金字塔方式,一般采用概括式导语,要求开门见山,一语中的。然而,这种写作方式发展到七十年代面临着激烈的挑战,一名美国记者预言:“那种老式的倒金字塔方式的新闻报道正在消失。我们再也不需要把最好的材料都放在顶部,然后按照逐渐递减的程序排列材料了。”
    同时,报纸还有调查性报道、背景报道、人物特写等专题报道,可以晚几天发表而不影响其价值。它们给了记者充分的空间去“变”,去考虑怎么样的表达更为精彩。
    故事的素材采集完了,怎么样把它们组织成一篇文章呢?哪些材料先写,哪些材料后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哪些可以组合,哪些可以分散叙述,都要根据主题思想的表达需要来安排。
    去年夏天,全国遭遇50年来的普遍高温,作为专刊,对这一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不能不关注,所以策划了一次人性化播报——《热气象旱气象》,笔者负责采访一个儿童在热浪中的高温体验。
    “我正在读一本有趣的书,叫做《哪吒传奇》……我正看得起劲,突然眼前电光一闪,我们家的空调‘轰’地一声,周围突然变得漆黑一片,空调在黑黑的房间像火车熄火一样最后‘呲呲’地叫了两声。我觉得害怕,连忙抓住了妈妈,爸爸到窗口去看,说,‘停电了,电力局拉闸呢。’”这是《浙江热气象·儿童感觉》的开头一段,在非常生活化的场景中,突出了城市高温、用电紧张的新闻事实。而第一人称的叙述,又有生动贴切的儿童情趣,整篇文章也找到了很鲜活的切入点。
    所以说,故事讲得好不好,要看结构设置得巧不巧。结构设置得好,就会增强新闻作品的表达效果;反之,就会削弱作品的表现力。优化结构是加强新闻表达方式的重要手段。
  故事怎么完成——文学性手法化妆美容
    一般来说,文学式手法更适用于特写、长篇通讯、评论等新闻的写作,它们要求新闻作品具有现场感,有色彩,有人情味。特别是在周刊和专刊的采编中,文学式手法的介入,是对倒金字塔方式的有效补充,使得报纸不至于千篇一律,显得呆板而毫无生气。
    如果采访时间紧,记者不能和采访对象有更多的相处时间,而这个主题又必须是表现他们的生活的,怎么办?此时,也许可以写写景。“那个夜晚,刘君杰辗转反侧,不能入睡,三月的春寒一直袭进他的心中,可是他还是打开窗,木窗外,黑漆漆的大山上,黑云异常活跃地在翻滚,月亮发着冷漠的寒光,这幅画面刻在了他的心里。”这是钱江晚报《跃过龙门还是鱼》专题报道中的一段。这一景象记者并没有亲见,但细节是真实的,是记者一点一点问出来的。要把刻画采访对象心情的现场呈现出来,记者借用了文学的手法。
    记者也可以作为另一个主体,进入场景和对话之中。比如:“说是小院,其实是一片空地。吴妈妈从屋里迎出来,微光中我们看不清她的脸,只感觉到她在笑,她的自豪从她轻声的微笑中源源不断地传递给我们。站在她旁边的吴航斌,此时的手上正握着一本书,一如他老师说的那样:好学、文静又秀气。”这里,记者就站在场景中,真实而带有文学性的描述让看报纸的人读起来有现场感和人情味。
    当然,运用文学手法应有个“度”。如果这个细节是确实发生过的,可以借文学方式表述得精彩一些。但如果没有发生过,不能用想象在新闻纸上填空。即使能想出非常好的细节,也要在真实性这儿及时刹车。
  (作者单位:钱江晚报)

 
 
 
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js/dailyfooter.js" type="text/Jav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