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按关键词查阅稿件
 2004年7月1日,星期四(GSM+8 北京时间)
今日版面
电广时空    
电视新闻平民化视角的运用
林忆 黄航飞2004-7-1

  电视新闻的平民化视角,其实也是“三贴近”原则的一种体现,同时它已成为电视人一个重要的操作理念。
    1、记录百姓生活,选择平民话题
    所谓“平民化”视角首先应在选题上得到体现。选题的“平民化”,已成为当今电视新闻节目的一个突出思路和价值取向。这些节目在内容的选择上有三个共同的特点:第一,普通百姓关心什么,电视节目就集中反映什么;第二,以朴素自然为美,重点撷取不经雕琢的生活原生态画面;第三,从人们熟悉的生活中,寻找人们不熟悉的内容,并将其深挖凸现出来,即把熟悉的生活陌生化。杭州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全力打造的《新闻夜班车》,围绕“百姓情趣,市民喜乐,人间冷暖”的宗旨,通过平民化的视角,让每一个都市人都能感到城市跳动的脉搏。
    2、换位思考,做普通受众
    要强化“平民化”视角,采编人员还需要作换位思考,以普通电视观众的身份,来满足电视受众的需求。“让我们自己看,让我们自己思考”,正成为新世纪电视受众的共同心态。央视著名主持人敬一丹曾说过,她“最怕的是电视受众手中的遥控器”,因为接受信息的主动权在受众手里。作为电视人,要以平视的观察视角看问题,真正把采访对象和受众当作社会普通一员平等看待,缩短和淡化电视新闻与受众的距离和神秘感,强化电视新闻独有的亲切感和贴近感。
    3、追求人格平等,尊重被采访者
    记者的平民意识还应体现在以平等的采访视角,与采访对象平等交流。要做到这点,记者就必须首先要在情感上接近对方,并自觉地换位到被采访者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感受他们的感受,使双方情感共鸣。其次,必须尊重采访对象,用自己的真诚言行赢得对方的尊重,从而挖掘出更真实、更有价值的东西。
    去年年底,磐安县山区一小山村发生了一起火灾,记者去采访一位灾民大妈时,她因伤心欲绝而情绪激动地大哭起来。这时,记者没有打断老人的情绪,而是直接录下了大妈伤心的场面。这一段电视画面长达半分钟,记者的人文关怀在大妈的哭声中显现,电视机前的观众也为之动容。
    4、要用通俗易懂的解说词
    要体现平民化视角,还需要在电视节目后期编播制作中下功夫。电视是线性传播,稍纵即逝。因此,解说词如果写得不够通俗,生僻字多,长句复句多,观众就不容易正确理解,无法达到新闻的传播效果。
    过去,主持人播报新闻正襟危坐的播报风格,现在也有所改变,大大提高了亲和力。播报时,空话大话套话少了,居高临下的口气没有了,新闻语言显得平实亲切,与观众的距离也就更近了。
    5、要有充满人性化的画面
    声音和画面是电视新闻的重要表现符号,声音、画面在编辑过程中要尊重被采访者和受众的权益,也是“平民化”意识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次,某电视台新闻部采访了一条小学生被离异父亲虐待的新闻,以往这样的片子会给未成年人脸部打上马赛克图案或只拍背部、后侧面,以保护他们在社会群体中不受舆论的伤害。但由于孩子被打伤的痕迹就在脸部,所以编辑没有进行任何画面处理就播出了。结果第二天,父亲带着孩子来到电视台说,电视播出后小孩怕被老师同学耻笑都不愿去上学了,他责怪记者太没有人道。虽然记者的本意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但由于编辑的失误,反而给孩子造成了伤害。

 
 
 
anguage="JavaScript" src="/js/dailyfooter.js" type="text/Jav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