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按关键词查阅稿件
 2004年9月1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今日版面
特别报道    
尽显本色 不辱使命
——温州日报抗台救灾报道情况汇报
温州日报副总编辑 瞿冬生2004-9-1

  在台风袭来的前前后后,温州日报上下一心,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全力投入抗台救灾中去,表现出了十分可贵的敬业精神,较好地完成了抗台救灾的宣传报道任务,充分发挥了党报应有的作用。对此,温州市委书记李强在抗台会议上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一、超前部署,靠前指挥
    “云娜”袭来前,温州日报早就对抗台报道工作进行了全面策划和安排,并成立了以总编辑杜宇为组长,各分管编委为副组长,相关部室人员组成的抗台采编工作小组。同时,为了适应情况的不断变化,及时调整采编运行机制,除了常规的会议外,晚上11点还要求包括采访部在内的各有关部室负责人来通报情况,商议报道形式,安排版面位置等。
    8月12日,抗台报道的战斗从一大早就打响了。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何建平,温州日报总编辑杜宇会同值班领导一起,靠前指挥,全力投入了抗台的报道部署中去,一面部署一线记者的采访活动,一面安排和审阅报纸版面,并特别强调一线记者要确保自身安全。
    这一夜,整个报社大楼里紧张而忙碌,50多名记者、编辑奋战在抗台一线。直到晚上24时,各路采访记者才将稿件汇集到编辑部。总编辑杜宇和值班副总编等全力投入到稿件审阅、版面安排中去。到了第二天凌晨2时多,版面安排妥当,清样后传版到印务中心等待开机印刷。就在这时,刚刚松了一口气的总编辑杜宇接到了省委宣传部的电话,告知最新的灾情通报已经统计出来。于是,他又立即要求印务中心暂停印刷,并立即会同版面主编重新对稿件进行改动处理,一直忙到凌晨3点多,才将最新的灾情在次日的报纸版面上独家发布出去。
  二、一线报道,搏击台风显本色
    8月11日,当台风“云娜”开始影响温州时,县(市、区)新闻部主持工作的副主任金建树当天下午便受命牵头负责安排记者采访。那一夜,为了联系一线记者将最新的台风预报采访报道出来,他一直等到凌晨时分才下班。睡了4个小时后,清晨7点他又马上开始安排当日的抗灾报道,并带领两名见习记者,前往永嘉灾区一线采访报道。
    从8月11日到16日连续6天,金建树同志会同担当抗台救灾重要新闻报道任务的该新闻部记者高精哲、黄还春等人,每天从采访、写稿,到送审稿件等均工作至凌晨时分。仅就台风的动向、抗台的部署、一线的灾情和各地抗灾自救等消息、通讯就发了近50篇,及时地将这次搏击“云娜”的追风行动全面地加以报道。
    “云娜”台风登陆前后,要闻评论室主编陆剑于负责要闻版的稿件编辑工作。他坚守岗位,连续四天坚持工作到次日清晨,尽职尽责地处理好各类稿件,做到了重要稿件不漏报,重大新闻能见报。编辑陈发赐在临时增加任务的情况下,毫无怨言,精心组织和编排稿件,并突出处理发生在抗台救灾中的感人事迹,鼓舞了士气。
    “云娜”带来的暴风雨引发了楠溪江山洪肆虐,永嘉县城上塘镇全城被淹,灾情严重。刚刚忙碌了一天一夜的“党报热线”女记者汪文奉命前往采访。当她靠近上塘镇时,眼前是一片汪洋,而且洪水还在不断上涨,接近洪区非常危险。
    “采访灾区,当然要尽一切可能进入真正的受灾区”。灾情面前,她没有退缩,凭着一股韧劲,涉水挺进重灾区采访。但没走几步,洪水很快高过膝盖,难以前行,进退两难中她突然发现温州军分区司令员乔吉林正率官兵乘冲锋艇开往灾区,便立即请求搭乘前往。其间,为了不影响冲锋艇的急救任务,她一度滞留在被洪水围困的民房内近3个小时。
    在台风面前,新闻摄影部记者郑晓群、陈翔等同志就是用这种理念激励着自己。在得知乐清龙西发生特大泥石流,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消息后,郑晓群主动请缨前往采访。由于大面积的泥石流和塌方,桥断路阻,不时还有碎石从山上滚下来,他不顾个人安危,徒步前往,经过1个多小时的艰难步行,终于第一个将灾情报道出来。
    台风“云娜”来临时,“党报热线”记者吴栋梁的妻子即将临产,但他却不露声响,一直奋战在抗台一线。台风来临的当天上午,他与同事一起一早冒着风雨在市区采访防御台风。下午3点左右,吴栋梁接到通知,瓯江中的七都镇群众将大转移,于是他马上赶赴现场采访,直到晚上7点即台风登陆前的1个小时,才离开七都,赶写了《避风躲雨,七都千人安置市区》的通讯。次日上午8时许,他又赶赴乐清采访,深入到乐清南塘镇采访13位渔民在台风中被困脱险的报道。一直到他妻子临盆进医院,他才赶回。
    据统计,温州日报先后深入抗台一线共达230多人次,共刊发抗台稿件170多篇,图片70多幅。

 
 
 
language="JavaScript" src="/js/dailyfooter.js" type="text/Jav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