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按关键词查阅稿件
 2004年9月1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今日版面
媒体新税    
打破传统模式 步上成功轨道
——《温州商报》迅速崛起浅析
夏向荣2004-9-1

  近年来,随着中国传媒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报业竞争日益加剧。为在白热化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不少主办单位对新办报纸不惜投入,开办资金越来越大,而短期收效却不明显。然而,《温州商报》却迥然不同,既没有铺垫资金来源,又没有自己的办公场所和设施,只凭主管部门牵头招募的50多号人和新闻出版总署的批文,就开始了创业生涯。
    创业的四年间,温州商报人凭着满腔的工作热情,准确的市场定位,灵活的管理机制,使报纸质量稳步提高,并由此带动发行数量的逐步增长,推动广告收入的快步上升,且在一年前奇迹般实现赢余。每一个商报人都明白,这一切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温州商报》在2000年初创阶段,可以说是真正的一穷二白。除原《食品导报》余下的30万元资金和几十张破桌子、几台旧空调外,一无所有。新报纸要开办,没有资金怎么办,开始时只能靠“欠”生存:办公楼租金暂欠,报纸印刷费暂欠,购置办公桌椅费暂欠……商报从领导至员工凭着“爱拼就会赢”的创业精神,凭着“一定要把商报办成功”的理想,艰苦创业,大胆创新,全身心投入工作。家住市区的三位总编、副总编,白天在办公室里吃街上饭摊送来的快餐,晚上睡在办公室;一些中层骨干甚至挂着“点滴”在办公室审稿、组稿。
    领导的一举一动影响着整个报社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意志。在商报初创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一位员工因家里的事情而请假或擅自离岗,没有一位员工因报社困难而离开商报,没有人因一个月只有1000多元的工资而辞职,没有人因报社困难时不能按时发放工资而忿懑。员工们更多的是理解,是宽容,表现出来的则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埋头苦干和孜孜以求,以及以报立业,以报兴社,报兴我荣,报衰我耻的无私奉献精神……坚定的信念仅仅是一个方面,商报的成功更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独特的办报理念。
    一、找准市场定位,在激烈的竞争中确定自我。《温州商报》的前身是温州市商业局主办的行业报《食品导报》,由于其受众面不广,知名度不高。2000年8月,报业结构调整,《食品导报》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更名为《温州商报》。当时温州这个仅750万人口的地级市,已有《温州日报》、《温州晚报》、《温州侨乡报》和《温州时报》四大报纸。其中《温州日报》为党报,其他三张报纸均为都市类报纸,各有定位,各有市场。面对如此剧烈的报业竞争,一张新诞生的报纸如何生存?怎么发展?
    为了避开锋芒,《温州商报》根据温州民营企业异常发达,民营经济异常活跃,并拥有160万南下北上的经商大军和近300万外来务工者,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从商的特点,以及当地其他媒体恰恰未真正深度涉及这块蛋糕的契机,将编辑思路定格于这一领域,确立了“错位办报,错位经营”的办报理念,从而求得一席之地。
    在做好做大经济这块蛋糕的同时,《温州商报》又以不同的手法,对社会新闻进行开发和包装,以不断开拓发行市场。面对同一个社会新闻题材,温州几大报纸往往都会进行报道,商报便力求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剖析,在告诉受众新闻资讯的同时,给受众以启迪。对那些“鸡毛蒜皮”式的小事或庸俗低级的“垃圾新闻”则放弃报道,做到“人旧我新,人新我优”,给受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深化报社内部改革,以灵活的机制促进高效产出。《温州商报》从一开始运作,就彻底打破传媒界的传统做法,首先启动人事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全面推行员工聘任制。原则是实行公开透明的招聘,竞争上岗,全员聘任,量化考核,合同管理,制度约束,努力创造充满活力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用人方面:“英雄不问出处”。不论“出身”(学历),不论关系,不论背景,只重能力,把有潜能、有发展前途的年轻人才大胆安排在关键岗位。《温州商报》的员工目前平均年龄为27.8岁,中层干部平均年龄29岁,编委以上领导平均年龄35.8岁。年轻的报人,使《温州商报》充满年轻向上、活力四射的工作氛围。
    机制方面:从编委到主任,从记者到发行员,不管是不是在“编制”内,一律打破“铁饭碗”,编委成员三年一聘,其他中层干部和员工一年一聘,无条件地把整个报社都置于一种全新的机制之下,由每个人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即“集体下海,人人掌舵”。
    考核方面:报社对采编、发行、广告部等可以量化管理的岗位都实行彻底的量化管理,绩效挂钩。分配制度和福利待遇,不存在在编和非在编人员的区别,工资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即无底薪),定期张榜公布员工业绩,连续三个月排名后三位者,转岗或自动离职。
    这种灵活的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情感上没有亲疏之分,凭能力说话,是驴是马拉出去溜溜见分晓,不用拉关系,走后门。大家“不待扬鞭自奋蹄”,工作积极性竭能释放,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三、以新闻规律为途径,注重策划,增加视觉冲击力。在互联网即时性新闻争夺眼球的今天,传统媒体有一个重要的制胜手段,即新闻策划。也就是对已经或将要发生的现象或事件作有目的、有计划的报道,使主体新闻的时空维度得以扩张,更加进入新闻核心,达到更好的新闻传播效果。
    鉴于此,《温州商报》几乎每个月都推出一两个漂亮的大型策划报道。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88岁高龄的邓小平同志进行了为期35天的南巡,他的南巡讲话,结束了温州经济姓“社”姓“资”的争论,使温州经济步入连续快速增长的快车道。2002年2月5日,《温州商报》策划了《感谢小平南巡十周年,温州民企长大成人》的专题报道,分脉动、瞬间、故事、记录四大板块,以八个整版的内容,真实地反映了温州民企在邓小平南巡讲话后迎来的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读者争相阅读。
    “温州模式”一词来源于1985年5月12日《解放日报》头版的一篇报道,这个后来经常见于报端和领导发言的“新名词”,成了不少地方发展民营经济的新概念,争相效仿。2002年5月13日,《温州商报》策划了《温州模式17年,〈温州商报〉17版,珍藏温州17年》的专题报道,当天以17个版面,全方位报道了17年来温州经济的发展历程,展示温州经济建设的新成就。读者阅后深有感触。
    温州是中国民营企业最发达的地方,拥有一大批勤劳智慧的企业精英和财富英雄。2002年和2003年,《温州商报》成功地组织策划了两次温州民营经济十大年度人物征选活动,每年评出的十大年度人物,以“英雄”为主题,以大幅人物头像亮相在来年元旦的封面版上。一时间,“洛阳纸贵”,《温州商报》关注度倍增。
    类似的报道有很多,在版面上形成了一个个新亮点,在读者和同行中赢得了不俗的口碑。
    四、矢志实施“精品工程”,悉心打磨各种题材新力作。《温州商报》初创时期就响亮地提出了以优秀的作品贴近生活、贴近读者、服务读者,全面打造精品商报的口号。几年来,商报一直竭力鼓励采编人员致力于新闻报道“精品工程”建设,并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作品,也赢得了不少荣誉。《别让打工者哭着回家》、《霸力何来多胞胎》、《均瑶集团参股国有航空》、《公路三乱死灰复燃 温州车难过句容关》等新闻作品先后四年连续蝉联全国商报好新闻一、二等奖,一大批作品获全国地市报好新闻一、二、三等奖及浙江省好新闻二等奖、好版面奖和全省新闻摄影金、银、铜奖等。“精品工程”的实施,将《温州商报》不断推上发展新台阶。四年的发展,使《温州商报》快速发展的模式成为全国商报界的典型,受到新闻理论界和商报界同行的极大关注。
    实践告诉我们,通过有效的运作方法,不但可以省略大量的办报铺垫资金,而且可以使一家报社成功地走上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
  (作者是《温州商报》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