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按关键词查阅稿件
 2004年9月1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今日版面
业界关注    
高考报道要把握好度
——关于如何做好高考宣传报道的一点思考
张冬素2004-9-1

  随着8月18日我省普通高校第五批招生录取工作的结束,有关高考的报道渐渐淡出各类媒体。作为首次全程参与高考报道的记者,当2004年高考报道即将划上句号时,笔者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高考前夕,一位考生家长对笔者说:“你们的高考报道搞得越少越成功,考生已经很紧张了,不要再制造紧张气氛了。”面对铺天盖地的高考特刊、专刊,杭城有些中学的老师也告诫学生:“不要去看这些东西!”
    继去年教育部对各新闻单位下发“淡化高考宣传、不得炒作高考”的一纸禁令后,今年高考前夕,教育部、中宣部等七部门又专门下文,要求新闻单位严把高考宣传关,不要作各种考前的跟踪报道、考试的气氛渲染、考后的试卷分析以及出版各种形式的高考专刊、特刊,对高考进行“冷处理”,为考生创造宽松、平和的考试环境。
    应该说,大多数媒体在进行高考报道时,其主观愿望是关心考生、关心高考、关心教育,是出于为考生和家长服务的目的。但为什么好心没有得到“好报”,以致许多高考报道“落”到读者不满意、政府职能部门也不满意的境地呢?这不得不引起媒体的反思。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这项全国最重大的考试总是一年一度地牵动着无数人的心。近几年,“高考热”愈演愈烈,大有发展成“高考节”的趋势。尽管为了避开高温,考试时间从7月提前到了6月,但关注高考的“温度”却丝毫没有下降。
    当然,“高考热”的根本不在媒体,而在于我国“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和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愿。虽然实际生活已告诉人们上大学不是万能的,但在众多人的心目中,依然是不上大学是万万不能的;虽然现在高考已不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作为目前接受正规高等教育的惟一渠道,对大多数孩子来说,上大学、上好的大学依旧是他们把握命运甚至是改变命运的惟一机会,因而出现了在上大学不再难的今天,考生、家长、社会对高考的关注反而不断增长的现象。
    一些媒体对高考的过度宣传,也在这场热潮中起着火上浇油的作用。高考前,翻开各种报纸,有关高考的报道充满版面,政策信息、复习指导、应试技巧、心理咨询、生理保健、报考指南、高校排行、专业排行……大张旗鼓,连篇累牍。预测、分析、透视、释疑层出不穷,告诫、劝说、安慰、解惑铺天盖地。高考前一周,一家纸质媒体隔天就出一整版的高考手册,从一日三餐的安排至心理问题的调节,可谓无微不至。高考当天,北方一家晚报有关高考的报道达12条之多,并且把包括北京在内的全国九省市的语文作文题作为“独家新闻”予以披露。笔者曾试着在互联网打上“高考”两字进行搜索,0.06秒钟就查出314万条有关高考的信息,令人咋舌。
    炒作式的宣传,给考生、家长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曾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呼吁,希望高考宣传降温,还考生一片宁静;也有读者呼吁,高考次日,希望媒体上有关高考的消息只有“今天高考,一切如常”这几个字。
    新闻报道有其自身的规律。社会热点问题、老百姓想了解的信息、感兴趣的话题,必然成为媒体关注和报道的重点。当高考作为一项重要的全国性考试的性质不变,媒体关注高考自然也符合新闻规律。问题是要把握好高考报道的度,真正体现高考宣传坚持考生利益至上的原则。这需要媒体以平常心对待高考报道,千万不能炒作;在高考前和高考后的报道中体现服务性,为考生和家长提供确实有用的信息,同时对高考中出现的一些倾向性问题进行适时的引导。
    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政策性强,每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和家长又都是“新手上路”,因此在考前的报道中,媒体要把国家的有关招考录取政策尤其是有关改革的新政策和新措施及时传递给考生、家长。当然,为考生和家长提供的这些信息一定要权威、真实、准确,切不可为了吸引读者眼球故弄玄虚。在今年的高考报道中,浙江日报等省内媒体都及时披露了浙江考生不能异地借考、独立学院将发独立文凭等新政策,使考生和家长及时知晓这些政策变化,作好准备。
    高考的报名、填报志愿等时间性很强,艺术类、提前批都有不同的时间要求,一旦错过,意味着考生只能再等来年。对普通中学的高三学生来说,学校会统一组织,这种错过时间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对于广大社会考生来说,他们获知信息大多依赖大众媒体,这些报道对他们来说是非常及时的提醒。今年乐清就有40名学生因信息的缺乏,导致错过高职体育类专业招生报名时间而错过高考的情况。
    除了及时为考生和家长提供这些招生政策和考试信息外,笔者认为媒体无须再作更多的考前气氛渲染。有些报纸,在考前刊登语文该怎么复习、数学该怎么复习,虽然请的都是相关学科的专家、名师,可能也会有很多考生关注,但其中也不乏“猜题押宝”的弊端。如果一定要刊登,此类“太专业”的内容更适合于刊登在有关中学生的杂志上,而作为更为大众化的党报、都市报,刊登这些内容不一定合适。
    有的媒体在临近考试时,告诉考生该如何调节心理状态。心理状态的调整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临阵磨刀,此时来谈这些还来得及吗?这样做只会给读者造成一种假象,考生心理问题很多。有的考生看了这些报道,“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对照症状,原先没心理问题的此时也会觉得自己有心理问题了,凭空增加压力。
    每年的6月7日、8日两天,媒体应离考生远一点,不要去打扰他们,更不要做考试跟踪报道。这两天,媒体上的报道越少越好,给考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应考环境。让考生不受干扰地考试,这其实也体现媒体的一种人文关怀。
    几年前,高考开考第一天,领导巡视考场,记者现场采访,搞得热热闹闹。从2001年开始,为不影响考生正常答卷,我省规定除了监考人员和巡视人员外,任何人包括各级领导和新闻记者都不能进入考场。几年下来,考场安静了,而媒体的高考报道并未因此受到什么影响。高考宣传“禁令”中有一条规定,在全部考试未结束前,不得在报刊、网络等媒体公布各科试题及答案,其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对考生的心理干扰和压力。笔者认为这一禁令对考生来说非常需要,媒体理应遵守。
    两天高考结束后,有关高考报道的重头戏也开始了。高考阅卷、考分揭晓、填报志愿、院校录取,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每一步进程,考生和家长都极为关注。在这一阶段的报道中,媒体所要提供的仍是权威的信息,体现的还是服务性。
    作为省内覆盖面最广的报纸,近几年,《浙江日报》对这些考生急需的信息总是不惜版面,无论是高考分数线的公布,还是各批次招生院校的投档线,都处理得比较突出。不少考生尤其是农村考生反映,他们就是从浙报上了解了招生录取的进程。今年第一批补报志愿涉及的考生只有4000多人,但浙报等杭城诸多报纸都把这条信息放在头版,标题也都做得非常显眼。确实,从新闻角度看,每批次的补报志愿可能只是条简讯,但对这4000多名考生来说,却是条至关重要的信息。
    另外,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也需要媒体的适度引导。从这几年我省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分析,浙江考生比较留恋“家门口的大学”,造成省内院校撞车,一些外省院校生源不足。媒体对这一现象应该及时引导考生放眼全国高校,不要只盯着省内院校。虽然媒体的倡导不一定能改变考生的选择,但也能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高考报道年年搞,什么该报、什么不该报,各家媒体各有选择。高考在改革,高考报道也要不断改革,以上只是笔者的一点心得而已。
  (作者单位: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