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按关键词查阅稿件
 2004年9月1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今日版面
刘保全评作品    
主题重大 反响强烈
——评第13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幽默精辟妙说“三个代表”》
刘保全2004-9-1

  《幽默精辟妙说“三个代表”》一稿,在第1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二等奖。从写作上来说,这篇通讯有如下几个特点值得学习和借鉴。
    ——干劲、灵感结硕果。有人说,写作需要灵感,没有灵感,光靠拼搏精神写不出来。真的是这样么?俄国著名画家列宾说:灵感不过是“顽强地劳动而获得的奖赏”。德国大诗人海涅说:“人们在那里高谈阔论着天赋和灵感之类的东西,而我却像首饰匠打金锁那样精心地劳动着,把一个个小环非常合适地联接起来。”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灵感是辛勤劳动的结果,灵感不会拜访那些无干劲的人。
    当过记者的,恐怕都有这样的体会,好新闻的产生,最难的是在于“寻觅”和“捕捉”。因此,一个记者就应当具有干劲和善于思索的头脑及洞察一切的敏锐目光。这篇通讯的作者,从众多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题材中,敏锐地捕捉到“幽默精辟妙说”这个题材,是难能可贵的。之后,作者又锲而不舍,数十次与采访对象及其秘书联系,最后,采访对象为其诚心所感动,虽然88岁高龄且大病初愈,在挂“谢绝采访”牌的情况下,破例接受采访。这不能不说记者的干劲、韧劲、智慧是这篇通讯得以采写成功的关键所在。
    ——标题新颖吸引人。“题好一半文”。一个好的标题,读者一看到它便会感到赏心悦目,兴趣倍增,以致产生出强烈的阅读欲望。有的文章标题好,令人拍案叫绝,过目不忘,甚至让人终生难忘。这篇通讯的标题就是一则让人过目难忘的好标题。读者一看“幽默”二字,就会产生“怎么个幽默法”的问题;再读“精辟妙说”,就会问“如何精辟妙说”?这样,这篇文章就令读者欲罢不能,非看个究竟不可。这则标题,标出了悬念,标出了个性,风趣准确。
    ——主题重大,反响强烈。一篇新闻,选好主题至关重要。选好主题,首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了解大气候,掌握大思路,这样的主题才有时代特色。在这个问题上,“你无我有”,放“第一枪”,第一个提出新观点、新问题的稿子,就是好稿子。2002年11月召开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了党章。这篇通讯的作者,抓住“广东改革开放实践的先驱者之一、原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同志,是十六大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他对‘三个代表’的见解备受关注”这个特点,写出了“你无我有”、“你有我新”。宏观出题目,微观做文章,在十六大召开期间发表这篇通讯,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文章主题重大,通篇对“三个代表”的内涵及其重大意义作了精辟解读;“是深入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代表作”;许多单位复印该文,作为“三个代表”和十六大的学习辅导材料;该文还被众多媒体广泛转载,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时效性强,言简意赅。新闻的时效是新闻价值的成因之一。内容重大而时效差,不能算是好新闻,至少不能作为起示范作用的新闻佳作。据介绍,这篇通讯从采访、写作到当天上版仅用了两个多小时。写作上匠心独运,既高屋建瓴,又通俗易懂,且言简意赅,全文仅1345个字,就将人物刻画得声情并茂,跃然纸上。
    这篇通讯要说有什么不足之处的话,那就是从“说”开始,一说再说,全文一共用了13个“说”字,显得有些呆板,如果再加上些画龙点睛之笔的现场描写,就更加生动活泼和完美了。瑕不掩瑜,这篇通讯仍不失为一篇新闻佳作。

  附原文:
    任仲夷今天上午接受本报记者独家采访
  幽默精辟妙说“三个代表
  本报特派记者 李宜航 魏辉
    今天上午,已88岁高龄的任仲夷代表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采访时,先伸出了两个指头,又伸出了一个指头。他幽默地说,“三个代表”,一个都不能少。
    “三个代表”是防“左”思想武器
    任老说,“三个代表”,很多代表都谈过了,我想强调的一点是:“三个代表”是防止和避免重犯历次政治运动中“左”的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这样“左”的错误的一种最有力的思想武器。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我很赞同。
    任老说,这次,“三个代表”要写进党章,表明它是长期任务;“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仍然留在了党章里,说明它同样是长期任务。
    任老高兴地说,把“三个代表”纳入党章,作为今后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很好。
  “三个代表”少一个也不行
    任老谈到了“三个代表”中的“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问题。任老说,这个根本利益,包括经济利益,但不止是经济利益,也包括政治利益,比如宪法赋予公民的各项权利。以后,不能只想到群众的经济利益,而忽视其政治利益、政治权利。对任何人,只要他没有犯法,他的政治利益,是不能侵犯的。要做好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还必须使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他们的经济利益,特别是什么是他们的政治利益。
    任老认为,只有首先做好了“三个代表”中的前两个代表,特别是第一个代表,才能做好“第三个代表”——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为只有搞好了“第一个代表”,生产力发展了,群众“吃喝拉撒睡”的问题解决了,有了物质基础,才能谈得上照顾人民的经济利益;只有搞好了“第二个代表”,文化先进了,精神富足了,才能谈得上人民的政治利益。
    任老说,第一个、第二个代表做不好,第三个代表也做不好;但第三个代表做不好,前两个代表也做不好。只有做到第三个代表,才能做好前两个代表。它们是互相联系的,互为条件的,是不可分割的。
    任老还提到了政治文明。他说,把它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放在一起,这很重要。至于政治文明包括哪些内涵,还要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认真研究。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谈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问题,任老也作了深刻的阐释。
    他说,依法治国的“依”是依靠的“依”,而以德治国,就不是“依”而是“以”。依法治国,只有一条,对于法律,不管是谁,大小官员、平头百姓都得遵守。谁违反了,都要依法制裁。
    任老说,对道德,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有高标准的道德,也有低标准的道德。不犯法是最低的道德标准,是作为一个人起码的道德标准,比如不偷鸡摸狗了、不坑蒙拐骗了、不谋财害命了,等等。如果违犯了这个起码的道德,就是犯法了,就不仅是道德问题,而且是法律问题了,“要戴手铐的啊”。
    任老说,也有高标准的道德要求,如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等等。达到这些高标准的道德要求,不容易。但做不到,能给法律处罚吗?只能教育,让他学雷锋,它不算犯罪啊。以德育人,很重要啊。
    任老说,所以依法治国必须与以德治国相结合。道德高了,犯罪自然少了。在如何贯彻执行这两者上,任老说,方法不同嘛,一个是强制,一个是教育,两者都要。
  先进文化也要“百花齐放”
    最后,任老谈到了坚持“双百方针”问题。
    任老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十分重要,这次总书记在报告中也提到了。千万不能忘掉它,没有它,就谈不上先进性。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也必须是符合“双百方针”的,不是一花独好,一家之言。
    (原载《羊城晚报》2002年11月11日)

 
 
 
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