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按关键词查阅稿件
 2004年9月1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今日版面
专副刊研究    
副刊,中国报纸的女神
——关于报纸副刊若干问题的思考(二)
杨磊2004-9-1

  (接上期)
    三、副刊是一张报纸的精神圣地、文化殿堂、情感家园和品位坐标。副刊应是一张报纸传播思想、表达情感、确立品位、彰显学识、陶冶情操、探索未知的精神与文化的制高点。
    报纸副刊与报纸正刊都是在报纸上生产精神产品的园地。副刊为什么能够基本伴随现代报纸的出现始终保持其稳固的地位?这是因为,报纸正刊与报纸副刊有着不同的使用价值和存在价值。衡量报纸正刊与报纸副刊的价值尺度和使用标准,从功能的角度看,有着本质的和实际的不同。这种区别主要在于,衡量报纸正刊产品的尺度和标准,用的是衡量新闻产品价值的尺度和标准;衡量报纸副刊产品的尺度和标准,用的是衡量文学、艺术、文化、知识、娱乐等产品价值的尺度和标准。2003年12月30日,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举行首都报纸副刊编辑新春联谊会,中国记协副主席、解放军报社社长张世刚在致辞中这样说:“如同报纸的理论版代表报纸的理论水平一样,报纸的副刊反映报纸的文化品位。”在我国现有的对于媒体作品的评判实践中,对于前者主要使用政治导向、真实准确、客观公正、及时传播等新闻性功能的标准;对于后者主要使用社会实效、艺术感染、思想敏锐、见解独到、情感真挚、描写生动、知识渊博、语言讲究等创作性功能的标准。用不大准确但却多少接近的一些词汇形容,就是:报纸正刊的外在形象和风格基调,主要是政治的、严肃的、客观的,隐身的,报纸副刊的外在形象和风格基调是责任的、宽松的、主见的、情感的。但是,我们应该时刻记住中国报纸副刊的内在形象和最高追求:副刊是一张报纸的精神圣地、审美殿堂、情感家园和品位坐标,是一张报纸神圣和高雅的文化艺术的圣殿。一张报纸上的最为优秀的副刊,应是这张报纸立足文艺、鼓励创作、传播思想、表达情感、确立品位、彰显学识、陶冶情操、探索未知的精神桥头堡和文化制高点。
    四、悠久副刊的本身就是品牌、引力、价值和资本
    在中国报纸副刊的百年历史中,我们有过许许多多历史悠久的副刊。《中国日报》的《鼓吹录》,《申报》的《自由谈》,《新闻报》的《快活林》,《晨报》的《晨报副镌》,《时事新报》的《学灯》,《民国日报》的《觉悟》,《京报》的《京报副刊》,《大公报》的《小公园》,《立报》的《小茶馆》和《花果山》等等,以及延安时期的《解放日报》副刊,抗战时期的《新华日报》副刊等等。有着悠久历史资历的副刊,它们本身的存在和影响,就是一种品牌、一种引力、—种价值和一种资本。尽管有些副刊因所附报纸生命的结束而结束使命,但作为历史文化成果却永远留在报纸的史册。
    解放后,我国报纸继承历史优良传统,继续创办了一些影响很大或至今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当代优秀副刊和专刊,为我国报纸副刊历史宝库不断提供经典范例。当年,毛泽东就很看重副刊的影响和作用。1958年10月25日,《光明日报》刊登《本报五种专刊停刊启事》,宣布《哲学》、《史学》、《文化遗产》、《文字改革》、《民族生活》自11月起停刊。当时毛泽东正在郑州开会,他看到这个启事,说:“《光明日报》的副刊如《哲学》、《文化遗产》等,应继续办下去,不要停刊。”还说,他看《光明日报》就是看这些副刊。可见他对报纸副刊的重视。我们认为,对于这类既有历史基础又受读者欢迎的影响较大的副刊来说,保持依靠时间积淀而丰满的文化成果,是其重要的文化责任和历史使命。随着报业的发展,许多新兴报纸创刊,但由于这类报纸的副刊没有历史资本支持,没有文化积淀支撑,没有历史品牌依托,创造—批特立独行、风云叱咤的副刊是这类报纸副刊迫切的需要和任务。继承历史传统和创造未来传统的现实,使这两类报纸的副刊,既有在相互竞争中优势互补,又有在相互吸收中保持个性的可能。
    对于如何继承历史传统,我们提倡抱有一种深厚和前瞻的精神。我们要有历史的眼光和历史的胸怀,要有延续历史的远见和发扬历史的能力。我们要立足当代立场研究历史财富,为了创新与发展的目的研究历史与继承历史。
    五、副刊作品的繁荣可以支持报纸的生存发展。
    今天,报业市场竞争激烈,群雄并起。一会儿要靠专刊吸引读者,一会儿靠新闻争得市场。其实,对于参与市场竞争的报纸来说,不论采用哪种战略策略,只要做得到位,做得巧妙,做得出其不意,都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实际效果。目前,在过重过大的市场压力面前,对于有些报纸的领导来说,拼新闻和拼实力似乎成为惟一的方法。有些报纸几乎把全部力量都压在新闻版上,忽视甚至停掉一些本来办得很成功的副刊。其实,报纸上任何—种具有特殊功能的版块,都有其参与市场竞争的价值,如果运用得当,都能发挥作用。例如副刊作品,如果运用得当,完全可以救活一张报纸,起到支撑报社经济的作用。历史上最为经典的例子,就是《明报》金庸的武侠小说。
    1959年5月20日创刊的《明报》,开创资金仅为10万港元。当时,香港流行这样一句话:“假如和你有仇,最好劝你拍电影;假如和你有三世仇,最好劝你办报纸。”办报之难,显而易见。人们料定,《明报》办上一年半载,必定亏本关门。不料,不出半年,主笔兼总编查良镛(即金庸)宣布:《明报》开始赚钱。原因何在?全赖总编正确地采取了有利市场开拓的办报思路,即依靠连载小说与特色专栏,吸引读者,打开销路。在《明报》创刊初期,金庸就打出了报纸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杀手锏:金庸的连载武侠小说《神雕侠侣》,每日—篇,牵动万众之心;雷炜坡以柳鸣莺笔名写的《伶星专栏》,透露娱乐圈及戏曲界明星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可读性很强;简而清以简老八笔名写的《马经》专栏,也颇得读者捧场。所有这些,都为初创阶段的《明报》,打下了发展基础。难怪香港作家倪匡评论:“《明报》不倒闭,全靠金庸的武侠小说。”
    (作者是中国记协国内部业务学术处处长;博士)

 
 
 
language="JavaScript" src="/js/dailyfooter.js" type="text/Jav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