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按关键词查阅稿件
 2004年11月1日,星期一(GSM+8 北京时间)
今日版面
本期关注·增强党报影响力    
讲述“三农”故事做新做活新闻
——从《驻村纪事》栏目看党报新闻宣传创新
丁子洋 王建伟2004-11-1

  党报要真正做到“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就必须坚持不断创新,不断寻找、发现、实践读者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以达到宣传的目的和效果。这样党报才能越办越好,不断增强影响力和感染力。对此,《丽水日报》在探索中尝试了一些新做法。
  一个电话诞生了一个栏目
    时下,一些都市类报纸都尝试用“讲故事”的形式表现新闻,把新闻“讲”得富有色彩,情趣十足。那么,党报新闻版该怎样发现故事,怎样写好故事呢?
    今年初开始,“三农”问题成为全国上下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搞好“三农”报道,是党报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3月底,丽水建立了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旨在帮助农民理清发展思路,给农民送去政策和信息,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锻炼和培养机关年轻的干部。
    4月1日,《丽水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消息《我市农村工作指导员昨起进村》,同时配发了总编辑撰写的短评《“送去”与“带回”》,在读者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称赞派驻农村指导员既体现了党的执政为民的宗旨,也切合丽水作为山区农业大市的实际。
    当天,报社编委会就考虑:开设一个栏目,专门反映农村工作指导员的工作情况,深化报道党委的这项中心工作。对此,常规的报道手法当然得心应手,但没有新意,难以吸引读者、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二天,本报遂昌记者站一位年轻记者打电话给编辑中心,说他这次被县委选中,担任驻村指导员,进村第一天,感受很多,写了一篇日记体稿子,是否可编发?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在新闻版上开设一个由农村工作指导员自己撰写,反映农村工作指导员工作、生活的专栏框架就这样产生了。经编委会讨论决定,专栏开设在综合新闻版(即第二版),栏目名称正式定为《驻村纪事》;同时规定作者必须是农村工作指导员,统一用第一人称的表现手法。要求作者真切地表达自己驻村期间的感受,客观真实地反映农民兄弟的需求、愿望。
    经过充分准备,4月20日,《丽水日报》第二版头条位置刊发了《开栏的话》及栏目首篇稿件《“我们打了一个大胜仗”——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第一天》。讲述了作者在驻村第一天与农民一起扑灭一场森林火灾的惊心动魄的故事。文章生动感人,干群团结一致战火魔的鱼水关系跃然纸上,可读性很强。
    之后,专栏连续发表了四五篇文章,读者纷纷致电编辑部,称赞这个栏目开得及时,角度新颖,材料鲜活,亲切感人。市委领导对此栏目的开设也予以充分肯定;市委组织部还与报社商量如何继续办好此专栏,并在市直单位驻村指导员的一次会议上,将《开栏的话》复印发至每位驻村指导员,鼓励大家积极投稿。
  一个栏目形成了三个特色
    《驻村纪事》开栏至今已刊发稿件30多篇,赢得了各级领导和读者、驻村指导员的一致好评,认为这个栏目具有“新、深、活”三大特色。
    新,就是角度新、材料新、写法新。以往这种中心工作报道往往见事不见人,甚至不见事不见人,没有写人在生活中的关系、矛盾和心理、冲突。《驻村纪事》则将人作为主体,叙述丽水农村存在的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故事,有好人好事,有困惑和问题,反映农民的酸甜苦辣。文章都以第一人称来写,能更充分地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且现场感很强。
    “听说把‘孙土管’请来为她家测量房屋地基、办理宅基地审批手续,钦大妈从黑暗、狭小的灶房里走出来,在我们面前,突然‘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这是《这一跪震撼了我的心》一文中描写的一段。在生活化的感人场景中,突出了农民钦大妈感谢驻村指导员帮助她家解决实际困难的感激之情。故事“讲”得自然生动,十分感人。
    再如《不摘太阳镜的农村指导员》、《四年的疙瘩一朝解》、《农民健身是我最大的愿望》、《这一家终于有了笑声》等,都改变了过去平铺直叙的报道模式,追求波澜、悬念、矛盾,表现手法出新出奇,引人入胜,让人不得不往下看。
    深,就是在有限的篇幅内扩大新闻的内在容量,避免报道的扁平化现象,还原生活的本来面目,突出栏目的个性化,增强新闻的力度。《驻村纪事》一般每篇在500—1000字之内,要使文章写得可闻、可见、可触、可感实属不易;要在“深”字上有所突破,更是难上加难。但从目前见报的稿件看,大多达到了这个要求。如《四年的疙瘩一朝解》一文,在讲述龙泉市一灾民明白了为何四年前的补偿政策未落实的原因后,作者写到:“如果我们能够在某些方面多公开些、透明些;如果我们能够尽量把一些事情做得更圆满些、周到些;如果我们能够对一些政策性问题解释得更清楚些、明白些,那么,就能让农民朋友少一些烦恼,少些犹豫,多一份对党和政府的亲近。”作者的这番感悟,不仅凸现稿件的深度,而且也使读者感受深刻。
    活,就是现场感强,有声有情有景,有人有事有理;选择题材灵活,文字生动,标题鲜活。如《不摘太阳镜的农村指导员》,讲述了农村工作指导员金根民因视网膜粉碎性脱落,动完手术后,连太阳镜都未摘下就回到乡村坚持工作的感人故事,把概念化的表述通过细节、现场,诉诸到具体的形象中,使读者获得了更真实、全面的信息。
  一个栏目培养一批通讯员
    一张党报办得成功与否,看其是否能及时准确地宣传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引导好舆论,是否拥有大批读者,也要看是否有大批通讯员为其写稿。目前,党报的普遍情况是,为其写稿的通讯员越来越少——多年培养的老通讯员逐步退出写稿行列,而新加入的通讯员却不多。
    记者受出报快节奏的影响,采访、写稿大多是快餐式的,有深度、有感受的鲜活东西往往不多。而且,记者大多是通才,对涉及专业知识要求高的领域,要写得通俗、生动也很困难。而一些行业里的专家如果成为通讯员,则可以将行业里的新鲜事件写出来,且写出来的稿子往往更生动有趣。《驻村记事》栏目发表的文章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栏目的开设,也发现、培养了一批通讯员。
    从已经发表的《驻村纪事》栏目文章看,这些农村工作指导员的文字基础好,思想活跃,看问题角度新,常常能发现一些新的东西。体现在稿子里,既有事实,也有很深的感悟。如《这一跪震撼了我的心》、《四年的疙瘩一朝解》等文章结束语,都是作者的感言,可谓点得精到。没有切身的感受是绝对写不出来的。同时,因为有驻村的经历,他们对党报的感情进一步加深,是党报的忠实读者。对这些文章的作者,我们以后将与他们保持联系,保护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写稿的兴趣,以培养和增加通讯员队伍的新生力量,使党报有更多更好的、鲜活生动的、来自一线的稿件,增强党报的可读性,保持报纸的鲜活度,从而更好地吸引读者。
    (作者丁子洋是《丽水日报》副总编辑,王建伟是该报新闻中心主任)

 
 
 
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