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按关键词查阅稿件
 2005年7月1日,星期五(GSM+8 北京时间)
今日版面
热点剖析·高考报道    
高考报道的三种声音
2005-7-1

  核心阅读:高考的时间已由炎热的7月调整至相对凉爽的6月初,但是媒体对高考的关注度并没有冷却下来,反而一浪高过一浪。通过媒体的议程设置,高考也成了人们在6月里最关注的大事之一。作者对今年一些媒体的高考报道作了客观的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比较多的媒体对高考报道有明显的过热现象,带来了一定的社会负面影响。但与此同时,不少媒体开始以冷静、理智的态度对待高考现象,一些报道受到了考生、家长及学校的欢迎。
    面对每年一次的高考报道,媒体应该如何把握?作者把今年的高考报道概括为三种“声音”,并试就这一问题作些初步的探讨。

  一、喋喋不休的高考“噪音”
    为了保证高考生有一个好的复习迎考环境,政府有关部门出台了一些规定,要求相关部门严格工地、交通等的禁噪。然而,媒体狂轰滥炸式的高考报道,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了考生及其家长耳边挥之不去的噪音。
    1、过度报道,渲染紧张气氛。
    高考前,翻开报纸,各种高考新闻铺天盖地而来。内容有各类应试技巧辅导、复习题型专版、考前心理辅导、高考营养食谱等等,不一而足。连篇累牍的报道,无形中加大了考生及其家长的心理压力。
    《专家调查表明:五成的高考生考前紧张焦虑》一文提到:据调查显示,50%—60%的高三学生在考前都会有程度不同的紧张、焦虑情绪。当医生识别考生的紧张、焦虑情绪与明显的抑郁症联系在一起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给考生服用适量的抗焦虑、抗抑郁类药物,使可承受压力已高达临界点的考生及时分解压力,正常迎考。《高考期间对症吃饭,专家推荐营养食谱》则给出了考生一周的具体食谱,从早到晚,面面俱到。《高考临近,专家提醒考生需警惕呼吸性“碱中毒”》一文说,考生因换气过度可能出现呼吸性碱中毒。文章提醒说,高三学生正值冲刺阶段,心理压力普遍增大,一定要避免不良暗示,注意缓解精神压力,才能预防本病的发生。
    这样的文章在媒体上可谓不胜枚举,其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但多了、滥了,就渐渐形成了一种舆论场,过分渲染了紧张的气氛,让本来压力就很大的考生更是徒增不安情绪。
    高考前夕,不少考生家长明确表示:高考报道越少越好,考生已经很紧张了,不要再制造紧张气氛了。面对铺天盖地的高考特刊、专刊,大多数重点高中的老师也告诫学生:“不要去看这些东西,乱做这些题目。”
    2、媒体炒作现象依然存在。
    今年教育部新闻办下发了高考宣传报道的有关规定,对考试现场报道、试题及答案的公布分析、评卷和录取现场报道、炒作高分考生等作了详细规定。但媒体在这些方面的炒作并没有停止。
    先来看一则炒作高考状元的报道。西安某报6月28日刊发《陕西高考文理科状元头戴官帽身披状元袍》一文,文中写道:“在盛唐,举子们一旦中状元或进士,都需要在杏园生活3个月,答谢老师、同门,封官进爵,皇帝还要专门在曲江杏园内向状元进士赐宴呢。昨天,我省文理科两位状元谢尼和冯宇宁也装扮成了这样的‘唐朝状元’,走进整修一新的曲江杏园。‘唐朝古乐手’一路吹打着喜庆的乐曲,两位‘状元’胸前戴着大红花,由‘宫廷侍女’引导,坐上了骆驼拉的锦车,往杏园行进……”这样的报道把高考比成了“唯分数论英雄”的古代科举制度,低俗不说,导向更有问题。
    与高考状元搭边的其他炒作也一涌而起,什么“高考服”、“高考歌”等等。广东一家报纸在5月31日刊发的《广东:穿高考服上考场/一中学说此举可励志》一文中报道:广州一所中学自从1999年起便有一“传统”——为高三毕业班的学生统一印制“高考服”。校方表示,统一穿着“高考服”的考生,在进入考场前,校长、老师总会走过来互相拥抱、击掌,现场为考生打气,给他们以鼓励。4月24日,一家青年报在《“高考歌”将拍成MTV》一文中,透露了我国第一首“高考歌”即将拍成MTV的消息。这首歌的诞生地辽宁省实验中学表示,此歌将在“五一”期间筹拍,为更多的高考考生鼓劲儿。
    3、导向把握有问题,容易产生误导。
    6月15日南京一家报纸刊登了《高考过后考生纵情消费》的报道,读后令人瞠目结舌。文中写到:“高考刚结束,不少高考生就玩起‘大撒把’。吃喝玩乐自然少不了,有的同学请客花掉2000多元,一个下午KTV潇洒掉近千元眼都不眨。一名同学考完试当天没和家人商量就买了一部价值3980元的手机,还打算买一台手提电脑。”
    6月13日,西部两家报纸刊登了《高三生高考估分不理想投湖自尽》和《高考学生逃避高考跳井自杀》的报道,对正处于分数敏感期的考生来说,很可能产生心理误导。
    6月20日,上海一家报纸刊登了《高考结束“地下恋情”纷纷浮出水面》一文。文中说:书报亭老板告诉记者,每年高考、中考前以及在高考结束到成绩出来这段真空时间里,不少学生情侣曾经的“地下恋情”都会像水中的气泡一样密密麻麻地浮出水面。静安区某重点高中高三的班主任告诉记者,其实她一直知道班上比较要好的“几对”。但在高考结束不久,这位班主任却在班级的校友录上发现了不少未曾留意到的几对学生情侣。“我在班级校友录上发现了不少‘恭喜你们,终于熬出头了……’等类似的帖子。”这位班主任说,已经有不少学生把爱情当作考后急需释放压力和寻求新的感情寄托的“战利品”。
    不管是高消费、因悲观导致的过激行为还是不成熟的早恋,媒体对这类报道一定要慎重,有些媒体虽然带有一定的批评和评论色彩,但分寸掌握不好,仍会起误导的作用。
    4、有猎奇媚俗倾向,报道过于片面。
    考场内外的新闻都没有逃过媒体的搜索范围,事无巨细,存在明显的猎奇媚俗倾向。
    《一女生不仅作弊还要打人》,《家长考生求神拜佛,买支聪明笔考有好运》,《女生高考时情绪失控撕毁试卷,抓伤同场考生》,《家长在高考考场外因停车费争执突发心脏病猝死》,《伪劣2B铅笔导致考生高考丢分,识别假货有三招》,《高三女生吃避孕药以避免高考时来月经影响考试》,《解密诈骗,6万元能买高考20分》,《重庆42岁农民参加高考,成绩136分》……
    这些新闻只是无数高考新闻中的沧海一粟,有些只是发生在个别人身上的事,却被媒体放大来报道,从全局来看有失客观,没有普遍性,有猎奇媚俗倾向,易产生负面影响。
    二、余音绕梁的高考“和谐音”
    当然,在出现高考报道过热现象的同时,不少媒体还是做到了节制有度,注意引导和服务。
    1、报道适度,点到为止。
    我们发现,今年媒体对于试题和高考状元的炒作比往年有所收敛,鲜有媒体在高考未结束时就刊登试题和答案。虽然社会上一些个人或机构仍在炒作高考状元,但不少媒体趋于理性,对于高考状元的报道绝大部分把目光集中在学习上,甚少去挖掘一些个人隐私或带有明显的商业动机。
    例如,《新疆高考状元秀》(乌鲁木齐晚报)就简单介绍了今年新疆民族语言和汉语言高考的几位高考状元,并提及有几位状元是出自民办学校,成绩令人可喜。《安徽省今年文科女状元赵雪:将来想当大记者》(新安晚报)中报道的主要内容,是介绍赵雪的学习经验,如赵雪的心态非常好,能够认真面对每一次的考试成绩,从不因考分高低而出现大的思想波动。
    针对社会上对高考状元的炒作,不断有媒体发出自己的声音,如《让“高考状元们”歇息吧》、《炒“高考状元”越炒越离谱了》、《追捧高考状元属不良社会刺激》等等。这些评论对抑制社会对高考及高考状元的过热反应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
    高考新闻战也是一场激烈的信息战。不少媒体注重为考生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如高考前各家媒体在交通、天气、禁噪等方面提供的信息都非常有用;高考结束后,媒体纷纷把焦点转移到志愿选择、填报以及后续的高校录取工作上,并推出了一个个专版。
    钱江晚报在6月23日浙江高考成绩揭晓的第一时间公布了浙江大学今年的招生新特色:在传统的竺可桢学院选拔精英学生外,今年的一大亮点是新增了两个特色教育班,分别冠名以“巴德年医学班”和“丘成桐数学英才班”……信息及时,服务到位。面对海量信息,媒体发布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也是衡量一家媒体责任性的一个标尺。
    3、注重从宏观上引导受众。
    今年一些媒体十分注重从宏观上引导受众,尽量减少受众因为信息的片面性影响到决策的正确性。例如来自中国新闻网的文章《大城市考生不愿外地求学,过来人说外地有利成长》一文,通过家长算账和孩子算账的方式,分别得出到外地上大学学习时间增加近100天和到外地学会合理花钱等结论,让读者能更客观地看待外地读书的利弊。这样的报道相比前些年单纯报道大城市孩子恋家不愿出远门显得更有见地,其合理的引导可以大大减少区域内志愿撞车导致考生落榜的不幸结果。
    《高考押题讲座无宝可押,考前押题影响考生心态》(新闻晨报)则告诫考生,对于社会上众多混淆视听的“考前冲刺”、“押题讲座”,考生们一定要理性对待。专家提到,没有哪个老师能准确地告诉你今年会考什么,押题目是不现实的,“考前培训”也就是给学生作个总结性的归纳,理一下思路而已。高考前的押题只会影响考生心态。此文对相当一部分考生和家长心存押题的幻想敲响了警钟。 围绕高考,媒体的过度炒作很容易误导考生和家长,客观、冷静的提醒作用是很大的。
    三、难能可贵的高考“静音”
    在众媒体热火朝天报道高考时,今年有家媒体却“静音”了一段时间,它是成都的天府早报。6月3日,该报刊登一则声明:5月中旬以来,本报推出“高考备考咨询服务”大型问卷调查活动,根据问卷统计,我们从服务考生和家长的角度出发,启动了禁噪、心理减压等一系列行动。然而在问卷继续进行的过程中,一个强烈的声音传来:在临近高考的这几天,也让媒体禁禁噪,不要过多登载与高考有关的新闻,还高考一个心平气和的环境。为此,早报从明(4)日开始,直至高考结束,启动“媒体禁噪”行动。本报承诺,明日起至6月8日,不再进行与高考有关的任何报道,不为高考而报道高考,不向考生和家长施加压力,真正为他们创造一个相对安静的考试环境,让孩子们平静、自然地参加高考。
    看来,高考报道“禁噪”是媒体自我反省的结果。其实高考报道需要“静音”,有些媒体早就在关注并自觉地实施了:《高考报道要把握好度》(浙江日报),《高考不堪承受“关注”之重》(深圳新闻网),《淡化处理高考新闻值得提倡》(千龙新闻网)等文章早已进入人们的视线。上海从2002年开始,媒体高考报道进入“静悄悄”状况,中国教育报曾在头版专门报道了这一现象:“上海高考不仅考场周边环境静悄悄,媒体的静悄悄显得尤为突出,成了上海高考的一大特色”。
    “媒体禁噪”收到的效果如何呢?四川师范大学基础部党总支副书记胡尚峰认为,从媒体本身的角度看,“媒体禁噪”反映出天府早报能冷静和理智地看待高考。杜庆国是四川省委党校的哲学教授,他对媒体“禁噪”的举动深表赞赏:“在高考期间过分地炒作高考消息,只会给考生和家长增加心理负担。这次成都媒体的‘禁噪’行为,没有哗众取宠之嫌,对此我表示赞赏和敬意。”
    (作者: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scripts/aads.dll?Launch&465|1&sz95&首页&refer="+escape(document.referrer)+"&cur="+escape(document.URL)+"&title="+escape(document.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