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按关键词查阅稿件
 2005年7月1日,星期五(GSM+8 北京时间)
今日版面
业务研究    
人文关怀,新闻媒体提升形象的“助推器”
刘霞飞2005-7-1

  去年年底,余姚城乡广大群众的心都被一个名叫“小洁”的患白血病的小姑娘牵引着,大家纷纷伸出援手,在短短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捐集了近30万元的爱心款,为“小洁”缓解了治病经费缺乏的燃眉之急,使“小洁”在爱心鼓励下,更增添了战胜病魔的信心。
    身陷不幸的“小洁”之所以能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援助,与《余姚日报》推出救救“小洁”的连续报道分不开。由此可见,人文关怀对提升新闻媒体的形象是多么重要。
    一、新闻媒体讲求人文关怀,才能更好地为民服务,从而真正被群众所接受,在群众心目中占据重要地位。
    人文关怀,强调以人为中心,要求尊重人的本质、利益和需要,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一种真正重视和体贴。新闻媒体只有加强人文关怀,才能牢牢地把广大读者吸引到自己身边。
    现在,许多新闻媒体都开设了市民热线和新闻热线,推出了一系列与群众保持“零距离”的栏目,把群众关心、与群众利益联系密切的内容尽可能地反映在自己的报道中。为进一步拉近报纸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去年,《余姚日报》在原有基础上,对以地方新闻为主的第二版进行了改版,开设了“民声实录”、“热线新闻”、“记者调查”等栏目,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社情民意,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好评。
    媒体讲求人文关怀,不仅体现在与群众见面的作品中,而且要贯穿于与群众接触的全过程。为此,《余姚日报》推出了“首问责任制”,要求接待人员要热情对待每位来访者,做到“急群众之所急”。去年9月份,一对吉林夫妇来姚寻找在此打工的儿子,但怎么也找不到,只好到报社求助。接待的记者根据夫妇俩提供的点滴线索,一个电话、一个电话地为他们寻找其儿子的踪迹,并陪同他们到有关地方寻找,终于帮助夫妇俩找到了朝思暮想的儿子。报社记者热心为外来群众寻亲之事,在吉林夫妇儿子的打工地及他们在姚的老乡朋友间传开了,报纸的良好形象也留在了他们的心中。此外,对群众反映的一时不能见诸报端的情况,本报也不是轻易地一推了之,而是通过与“市长电话”联系或写内参等方式反映,同时向他们做好相关的解释工作。
    二、新闻媒体讲求人文关怀,有助于提高新闻作品的质量,从而塑造起媒体良好形象。
    新闻媒体讲求人文关怀,在创作作品时,就会站在群众角度,从内容和形式上都精益求精,以优质作品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会议报道、工作性报道等是媒体经常要碰到的,但由于一些媒体报道形式陈旧,使得群众真正感兴趣的东西都湮埋在程式化的会议记录和简报式报道中,使党的方针政策、政府部门的工作得不到有力的宣传。如果讲求人文关怀,媒体就会要求记者从会议中抓“活鱼”,把群众最关心、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内容拎出来,采用群众最愿接受的报道方式表现出来,使“时政新闻”真正成为群众喜欢的“百姓新闻”。
    三、新闻媒体讲求人文关怀,有利于大众追求真善美,从而使媒体形象得到更好的提升。
    当前媒体竞争激烈,一些新闻媒体为了抓住读者的目光,争得市场份额,想方设法迎合一些人的低级趣味,作品从标题到内容都呈现出低俗化倾向,在严重损害新闻媒体形象的同时,还给社会风气带来了不良影响。
    新闻媒体讲求人文关怀,其在创作与传播作品时就会有鲜明的立场,充分体现出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和对真善美的礼赞。通过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让广大群众树立起一种高雅、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让读者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更好地投入到生活中去。
    在具体体现人文关怀、引导群众追求真善美上,许多媒体作了有益的尝试,如有的媒体发起了抵制低俗之风的活动;有的把更多的目光投到普通群众身上,推出了“百姓故事”等专栏;有的媒体则开设时评专版,对社会上的各种不良风气展开批评,大力弘扬社会正气;还有一些媒体开展了一系列实践“三贴近”的活动,采写大量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鲜活报道,立体展示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新成绩、新面貌,这些都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好评,增强了报纸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人文关怀对新闻媒体形象的提升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
  (作者单位:余姚日报)

 
 
 
1&sz95&首页&refer="+escape(document.referrer)+"&cur="+escape(document.URL)+"&title="+escape(document.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