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按关键词查阅稿件
 2005年7月1日,星期五(GSM+8 北京时间)
今日版面
副刊研究    
略谈地方党报副刊的贴近性
郭皓2005-7-1

  副刊是报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办好地方党报副刊,同样需要在增强“三贴近”上下功夫。
    一、增强服务性,使地方党报副刊贴近实际
    地方党报副刊要办得吸引人,应在增强服务性上下工夫,把视角停留在百姓关注的问题上,帮助百姓释疑解惑、提供服务。台州日报的《社会家庭》副刊之所以深受读者欢迎,就是因为该版的服务功能强,开设的如“家教一得”、“走近时尚”、“健身养生”、“家居天地”等都是服务读者的栏目。这些栏目中,既有作者教育子女的方法体会,对时尚流行走势的提示,又有保健养生知识及如何美化家居的方法等文章,满足了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读者需要。《周末特刊》还在关注、服务百姓生活上做了很多策划。2003年夏季高温干旱,停电停水经常困扰着每一户人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周末特刊》就策划了一个关于台州水电资源及节电节水的专题,教老百姓节电节水的小常识。
    副刊的服务性也是多层次和多元化的。如对读者渴望人文关怀等方面的精神需求,副刊编辑就组织这方面的文章,加以引导。《文化娱乐》版开设的“民间艺术大搜寻”栏目,就是为台州本地读者对文化的需求而开设的,刊发的《宁溪“作铜锣”》、《黄岩翻簧》、《台州剪纸》、《高枧古亭台阁》、《临海词调》、《天台民族音乐》等文章,深受当地民间艺人和读者的欢迎,记者在采访中都会得到他们热情的响应。
    二、突出本土特色,使地方党报副刊贴近生活
    地方党报副刊在定位上要突出地方特色,贴近生活,内容应以反映本地的社会生活为主,多说身边事身边人,多反映与当地读者密切相关的生活内容,这样能使读者产生亲切感。本报《周末特刊》善于从当地百姓日常生活所遇到的问题中发掘主题,围绕社会上的热点、百姓关注的焦点进行策划。2004年6月11日《周末特刊》刊出《公路减速带去留问题引发争议》的特稿,就当时台州市交通局印发《关于清理公路橡胶减速带的通知》后,市民对“橡胶缓冲带,到底是减速带,还是引发事故产生的事故带?是留,还是该拆?道路交通的安全与畅通,谁该排第一”的争议进行了报道,吸引了读者。
    要突出本土特色,编辑还要善于挖掘本地的历史文化故事、典故,开设一些赏析或探讨的专栏,来提高读者的品位。台州日报《文化娱乐》版开设的 “台州通”栏目,专门介绍台州境内或与台州有关的历史典故、风情地貌、人物故事等,使读者读后更加激发了热爱家乡的情怀。
    要突出地方特征,还可在形式包装上下工夫。如台州日报的文学副刊定名为《华顶》,就是取台州境内的天台山主峰华顶山峰之名,提高了传播效果。在版式设计上也常采用一些与台州本地有关的图片,这些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的文章与图片,使读者有亲切感。另外,在语言文字上适当使用一些本地的方言、俚语,也能增强亲切感。
    三、关注民生,使地方党报副刊贴近群众
    如今,副刊对民生的关注程度越来越深,使副刊文章从里到外渗透着浓浓的民生情怀。台州日报副刊版十分重视发挥副刊的这种功能,2003年12月在《周末特刊》开设“追讨非法欠薪”栏目,登出该报“春雨热线”主持人的热线电话,后来又于2004年12月开设“关注民工”栏目,刊出短信平台及栏目电话,受到在台州打工的外地民工的欢迎。2004年4月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发生以后,《周末特刊》刊出《蒙霜的生命》一文,对台州市发现的两名因食用劣质奶粉致病的“大头娃”作了采访,并走访了台州市卫生监督所,提醒广大消费者如何识别劣质奶粉。许多稿件因为关系到百姓的实际生活,刊出后效果较好,受到读者广泛关注。
    关注民生还要求地方党报副刊要体现文艺性和新闻性的内在统一。如《华顶》在台州海关缉私分局成立五周年之际,刊出报告文学《直挂云帆护国门》,向读者展现了台州海关缉私队员英勇无畏地筑起浙东海上钢铁长城的故事。为配合台州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从2004年3月份开始,台州日报与台州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领导小组联合举办了“园林杯”家庭绿化大赛活动,《周末特刊》择优录用参赛作品,达到了文艺与新闻的有机结合。
  (作者单位:台州日报)

 
 
 
&sz95&首页&refer="+escape(document.referrer)+"&cur="+escape(document.URL)+"&title="+escape(document.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