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按关键词查阅稿件
 2005年7月1日,星期五(GSM+8 北京时间)
今日版面
电视专题研讨·民生新闻    
电视民生新闻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陈淼2005-7-1

  这两年,电视民生新闻风行全国,很多民生新闻栏目都创造了收视奇迹。然而,在这热闹的背后,也隐藏着不少认识上的偏差和误解,值得我们电视新闻工作者去关注和解决。
    一、 民生新闻要通俗,不能“媚俗”
    民生新闻要通俗而不能“媚俗”,就要切实把好二者的度。有些民生新闻内容琐碎,形式流俗,缺乏对新闻主题的深度开掘;有的甚至打着民生新闻的招牌,挖空心思地变相传播一些低级趣味的内容,来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内容的肤浅和包装的矫饰,使得民生新闻在形式化和庸俗化的路上越走越远。这不仅破坏了民生新闻的形象,更亵渎了民本思想,必将给社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南京台《直播南京》栏目今年改版时作了几条明确规定:一、以正面报道为主,绝不反映低俗的民生新闻;二、不能满足于只是揭露某一事件,而是更关注怎样去解决问题;三、紧贴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让观众觉得看这档节目很实用;四、继续扶危济困,关注弱势群体,同时也兼顾精英人物。
    在“民生”变为常态,观众口味不断变化的形势下,向纵深拓展是民生新闻留住观众的必然选择。只有确立传媒的社会责任意识,夯实基础、远离浮躁,保持新闻应有的品格,才能把民生新闻这个蛋糕做大。
    二、民生新闻不能滥用“话语权”
    民生新闻确立了从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转变的全新报道理念,节目为普通百姓提供了平等交流的话语空间,百姓的话语权得到了极大的尊重。据统计,在南京几档具有代表性的民生新闻节目中,市民的出镜率都超过了50%,有的甚至高达80%以上。在这些节目中,记者和解说词退居到了次要位置,同期声被大量运用,生动的画面、鲜活的市井语言使媒体与市民实现了“零距离”的贴近。
    然而,在不少民生新闻节目中,也存在对“话语权”、同期声的滥用现象。媒体的话语“霸权”,有时也表现在主持人身上。主持人“说”新闻和对新闻的个性化评点,是许多民生新闻栏目的特色。然而,主持人表现出的全知全能的“评判员”的角色和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话语气势,往往低估了受众对事件的理解能力,让受众产生心理排斥,使民生新闻变味、走调。
  三、 防止民生新闻的角色异化
    民生新闻之所以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其发挥了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加快了一些问题的解决进程,因此使受众产生了一种“找媒体比找职能部门更有效”的错觉,即使芝麻大的小事,也要打新闻热线反映,寻求记者的帮助。这足以证明媒体的力量。但是,新闻媒体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不能成为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它的作用应局限于表达民意层面,而不应落到实现民意的层面。这一点不仅是老百姓应树立的媒体意识,更是媒体工作者必须牢记的媒体责任。把握住舆论监督的力量和尺度,反映问题,但并不能代替行政执法。在任何情况下,新闻媒体都不能越俎代疱,不要向老百姓发送错误的信号。
    四、 民生新闻必须与时俱进
    面临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不进则退。如今,不少优秀的民生新闻栏目都在对自己进行调整,力求新的突破。
    在北京台的民生新闻栏目《第七日》中,原来节目中那种侧重打黑揭丑的节目内容和声色俱厉的指责锋芒明显减少了。制片人兼主持人元元说:“节目做了这么久需要一个提升,很多观众期待能听到你对一件事不同于以往的点评,说出点道理。相应的,我们的节目也就更需要内涵。如今,批评不再是选题的惟一标准,而是要看选题是否有东西可以深入挖掘,是否给主持人留出话语空间。”
    民生新闻的探索还在进行中。这种探索和实践,无疑是积极的和可借鉴的。
    纵观我国电视界的几次热潮,都是“各领风骚三两年”,民生新闻应该也不例外。民生新闻推动了我国电视新闻的发展,但“民生”不是受众对电视新闻的惟一期待,也不应该成为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惟一关注。民生新闻不是电视新闻发展的终点。
  (作者单位:温州电视台)

 
 
 
5|1&sz95&首页&refer="+escape(document.referrer)+"&cur="+escape(document.URL)+"&title="+escape(document.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