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按关键词查阅稿件
 2005年7月1日,星期五(GSM+8 北京时间)
今日版面
电视专题研讨·民生新闻    
电视民生新闻崛起原由探析
吴军2005-7-1

  一、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
    1、催生——让民生新闻遍地开花。
    电视民生新闻,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被公认为第一尝试者。2002年1月1日,《南京零距离》开播,它以直播的形式,将社会新闻、生活资讯、读报、观众热线、现场调查等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内容,综合传达受众,收视率一路看涨。当时,AC尼尔森的收视调查平均达到8%左右,成为全国新闻类节目的奇迹。一时间,取经的同行纷至沓来。其后开播的较有影响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还有安徽台的《第一时间》、湖南经视的《都市一时间》、重庆台的《天天630》、福建台的《现场》和杭州台的《阿六头说新闻》等。至此,民生新闻成了电视新闻创新的代名词,成为媒体竞争的利器。公众把它当作生活诉求的绿色通道,政府把它当作联系群众的纽带。一时间,民生新闻声名鹊起,成为中国电视发展史上的一道奇观。
    2、方言——让民生新闻另绽新枝。
    说到民生新闻的发展,就不得不说到它发展的另一支脉——方言新闻。方言新闻秉承民生新闻的一般特性,又在表达方式上作了一系列的创新。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的《阿六头说新闻》,以传承地域文化为己任,除了以方言播报外,还以平民化的视角、角色化的主持、趣味化的演绎和个性化的包装等独具一格的表达形式而形成自己的风格,一推出就引起强烈反响,收视率从开播时的2%左右(央视索福瑞和AC尼尔森平均收视率)上升到现在的11%左右,去年还被广电总局评为“全国百佳栏目”,引起了许多同行的关注。
  二、电视民生新闻崛起的原由
    1、民生问题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从邓小平同志提出“三个有利于”,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到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中国的民生问题有了历史性的质的转变,民生问题已成为执政党关心的首要问题,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正引导着我国走向新的历史阶段。民生新闻遇到了一个适宜它发展扩大的好时代。
    2、关注民生也是媒介自身发展的需要。
    在今年召开的全国人大、政协“两会”上,民生问题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体现。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是这次“两会”的主题,关注民生是代表委员的热门话题。诸如教育平等、下岗再就业、收入分配、税收及外来民工工资等问题,都成为众多媒体报道的重要内容。民生新闻的地位已从非主流向主流转移,民生新闻不再是原先单纯的社会新闻概念了,老百姓也真正感受到了“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本意所在。
    3、做好民生新闻是媒介的责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生问题的内涵会不断延展。当我们解决了改革开放之初面临的温饱等问题后,又遇到了在奔小康路上的一系列新问题,如行车难和停车难、教育乱收费、下岗失业、外来民工、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等更带有时代特征的民生新问题。这些问题既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需要国家出台相应的方针政策加以调控解决,而通过媒体舆论来传播、诠释,是一条十分有效的渠道。因为现代传媒具有速度更快,面更广,解读效果更佳的优势。这就对媒介本身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媒介自身发展的需要。媒介有责任引导民众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和谐相处的人际环境。这些都是媒介面对民生问题时需要思考的重大课题。媒介不仅仅是客观记录者、传播者,更是参与者。
  三、民生新闻是媒介竞争的产物
    电视民生新闻以其本土化、贴近性、低视角、平民化的特点,很快抓住了受众。民生新闻的亲近性和生活化改变了以往那种高高在上的新闻表达方式,让更多的人喜欢看表述自己生活的新闻,这就是民生新闻的魅力。例如西湖明珠频道的《阿六头说新闻》推出以后,由于关注的多为民生问题,投诉电话及单纯的新闻信息来电就急剧增加。我们还与市长公开电话12345挂钩,使新闻的信息源源源不断,不仅丰富了报道内容,也配合政府热线电话,促成了许多难事实事的解决,连续三年被评为市长热线电话报道先进单位。
    (作者单位: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

 
 
 
&sz95&首页&refer="+escape(document.referrer)+"&cur="+escape(document.URL)+"&title="+escape(document.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