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按关键词查阅稿件
 2006年12月1日,星期五(GSM+8 北京时间)
今日版面
传媒视点    
防灾科普:媒介传播新课题
周小犊2006-12-1

  今年的超强台风“桑美”给浙江、福建两省造成严重损失,也引发了人们对于一个此前甚少涉及的研究领域的关注——防灾科普传播。
    西方国家较早地认识到传播和科学普及之间的密切关系,由此在传播学领域诞生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防灾科普传播。简单来讲,防灾科普传播就是科技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使不同的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众媒介把最初是少数人的劳动成果——科学知识,转化为全社会共享的财富,该过程在帮助受众建立灾难预防观念和增加防灾知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媒介在防灾科普传播中的失位
    目前防灾科普传播的相关研究在国外迅速崛起,但是在国内则仍然处于萌芽阶段,各种研究力量各自为政,研究成果和实践脱节,这种研究现状和社会公众对防灾科普知识渴求是不相称的。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由于防灾科普知识的匮乏,在许多重大危机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表现出知之甚少甚至无知,而大众媒介在此过程中缺位。
    2003年12月23日,“中石油”川东钻探公司的“12.23”特大井喷事故造成243人死亡。在这些人中,只有两个气矿工人,其余的全是附近农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气矿工人知道如何预防硫化氢中毒,而农民对于喷涌而出并迅速蔓延的硫化氢毒气一点都不了解。因为没有一家大众媒介告诉他们什么是井喷、什么又是硫化氢、该如何应对等相关的知识,许多人只知道有一股强烈的臭鸡蛋味,然后在昏睡中死去。
    2005年11月26日发生在江西九江的地震,共造成12人死亡,8000余人不同程度受伤。专家分析死因后发现,居民普遍缺乏避震自救知识,是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调查发现,12名遇难者中,直接被倒塌房屋压死的很少,绝大多数是地震发生时跑出房屋,被掉落的墙体、屋瓦、砖块等砸死。
    对于台风,我国的人民群众特别是沿海的群众并不陌生。世界气象组织专家的统计也表明,台风是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自然灾害,尤其在亚洲和中国。应该说,在大众媒介上经常宣传一些有关台风方面的防灾科普知识,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科学预防台风是很有必要的。
    今年超强台风“桑美”登陆前后一个星期内,某报先后刊发了31条有关台风的报道。但在这些报道中,没有一篇是介绍台风知识方面的文章。媒介有关台风的预警报道,还停留在会议新闻的层面上。显然,媒介的这种议程设置,会让广大群众产生这样一种误解——防御台风是政府部门的事情,跟我们普通老百姓关系不大。
    8月10日下午,“桑美”台风正面袭击福鼎市沙埕镇,停泊在沙埕港的1万多艘渔船遭受重创,952艘船只沉没,许多留守在船上的渔民和船员丧生大海。沙埕港是有名的天然避风良港,理论上可避12级以上台风,而这次台风达到17级,船上的部分留守渔民成了最大的遇难群体。回忆起三层楼高的巨浪和打在脸上如触电般疼痛的暴风雨,福建省福鼎市三沙镇渔民康建国至今心有余悸,“我知道要刮台风,可是不知道有这么大。”这其实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情况。显然,什么样的台风才叫“超强台风”,应该采取什么样的防御措施,普通群众之前对此根本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而大众媒介在此过程中的失位是应该值得人们反思的。
    防灾科普传播的发展设想
    1、整合资源——加强防灾科普传播中政府、媒介、科研机构三者的沟通协作。
    水灾、山崩、地震、传染病等重大灾难性事件发生的时候正是公众亟须了解有关防灾科普知识的时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首席科学家曾光教授在一次科学论坛发言中指出,最令他苦恼的是,作为公共卫生专家,他的研究和见解不能及时有效地被传播到公众、专业机构和政府决策人那里去,媒体报道传递信息不准确,曾几次令他陷入被动的境地。
    有效的防灾科普传播是政府、大众媒介、科研机构互相沟通良性互动的结果,这种信息资源的整合将有助于降低社会运行成本,提升整个社会的防灾自救能力。
    基于传播学基础的防灾科普传播,防灾科普信息的发布和控制是具有决定性影响的环节。近年来,为了满足公众信息需求的迅速增长和多样化需求,西方国家普遍启用了公共反应系统(PRS)。以美国为例,2001年10月——即“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的一个月,美国开通了由联邦、州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协同运作的PRS系统。这一系统的核心就是反应迅速的免费电话热线和互动电子邮件服务。PRS系统不仅能为公众提供应急对策还能提供经过联邦政府有关部门认证的有关健康和安全的背景知识。该系统还提供西班牙语服务,还为有听力障碍的人士提供了特别服务。
    而在我国,传统的科学普及把自己定位成一个科学知识的居高临下的单向传播过程,即由掌握科学知识的人群向没有掌握科学知识的人传播的过程,缺少互动、传播技术落后、内容形式单一成为制约我国科普传播最大的瓶颈。长期以来,我国的大众媒介有关科学知识的“知”、“信”、“行”基本上局限于“健康教育”、“卫生宣传”、“农业科技致富”等范畴,很少涉及到其他方面。
    2、拓宽传播渠道——充分利用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网络传播、组织传播以及其他各种传播渠道。
    在这次台风的重灾区福建省福鼎市,虽然之前也组织了大量预警宣传,但主要还是一种“人民战争”式的传播策略,官方在唱“独角戏”。“我们老百姓很多只懂方言,不懂普通话,甚至不识字,听不懂电视里的讲解,更看不懂滚动的字幕”,福鼎市沙埕、嵛山的多位渔民如此说。由于从得知台风确切登陆地点到台风刮来时间很短,福鼎市市委、市政府领导还在台风登陆前3小时冒着生命危险,乘着渔政船在港湾里巡回喊话。但是面对万余艘避风船只,这样的声音实在太弱了。
    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进行的一项有关“非典”传播渠道的调查显示,在所调查的10个渠道选项中达到10个百分点以上的就有7个渠道,它们分别是:电视(80.0%)、报纸(57.5%)、网络(24.6%)、当面听说(22.5%)、广播(19.5%)、单位传达(11.6)、电话手机(10.4%)。在面对重大危机性事件时,人们对于传播渠道的使用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同时,不同传播渠道的分众化特征也非常明显。这就需要我们在面对重大公共事件时,改变官方传播渠道唱“独角戏”的做法,充分利用各种传播渠道,实行分众化传播机制,有目标、有方式、有尺度地使防灾科普知识得到充分、客观、及时的传达。
    3、提升媒体从业人员的科学素养——兼顾国家机关和党群组织负责人、公务员、普通群众等各个层面的人员。
    无论是公众还是国家公务员、媒体工作者,都是抗灾自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都应该加强科学知识的学习、补充。特别是媒体工作者作为传播内容的发布者,在知识和思维深度方面更应该有一定的修养,因为只有这样,传播内容才能够准确、清晰地到达受众那里。
    媒体自身应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发掘、培育一批专业防灾科普宣传报道人员,加强与国际、国内科学界的主动联系,推出权威科学主持人、记者、编辑和分析人员,提升媒体的整体科学素养。

 

 
 
 
fer="+escape(document.referrer)+"&cur="+escape(document.URL)+"&title="+escape(document.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