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按关键词查阅稿件
 2006年12月1日,星期五(GSM+8 北京时间)
今日版面
采编心得    
寻找典型人物背后的“金矿”
——《舟山日报》对好军嫂李兰英报道的实践和体会
张革2006-12-1

  今年4月6日,《舟山日报》头版显著位置刊登长篇通讯《用最美丽的年华守护你》,报道了军嫂李兰英16年来含辛茹苦服侍身患尿毒症的军人丈夫,创造了国内同类病例史上的生存奇迹的感人事迹。随后,李兰英丈夫部队驻地浙江及李兰英家乡江苏两地的数十家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站对此连续作了报道。6月23日,《人民海军报》以《创造生命病例史上的生存奇迹》为题,整版报道了李兰英的感人事迹。6月28日,新华社播发《李兰英:用爱创造生命奇迹》的长篇通讯。今年11月初,李兰英入选“浙江骄傲·2006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 20位提名候选人物。短短几个月时间,李兰英从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成为一个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鲜活典型,李兰英事迹在军内外被广为传颂。
    作为一家地市级党报,如何结合当地实际,层层推进,深入报道好军嫂李兰英这一鲜活典型?如何创新形式和内容,有效挖掘其内在的新闻资源,形成辐射效应?《舟山日报》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从普通来稿中发现重大典型
    最早发现李兰英事迹,是舟山日报《千岛军旅》专版的一篇来稿中。这是驻舟海军的一位通讯员投过来的。他告诉我们,李兰英有时到部队报销医药费,他碰巧负责这一块,在与她接触中,他隐约感觉到这位普通军嫂的故事不平凡。为此,他专程赴杭州,在医院采访了夫妻俩,从而发掘出了这一感人至深的题材。
    这篇通讯最初打算编发在《千岛军旅》专版上。值班副总编在审阅清样时将稿件压下了。他说,自己看了这篇报道,感觉心里好象被什么触动了,这个军嫂不简单,值得在重要版面重点报道。他建议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将她作为典型推出,好好宣传。
    经过精心修改,这篇通讯取名《用人生最美丽的年华守护你》,在《舟山日报》头版头条刊登。这是李兰英事迹在国内媒体上的首次报道,刊出后影响很大。
    这不由得引起我们深层次的思索。理性分析,李兰英的这种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的传承,在当前社会转型期,不少人道德意识滑坡,信仰意识缺失的背景下,李兰英对家庭深厚的责任感,对重症丈夫不离不弃长达16年的守护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弥足珍贵,重新唤起了人们对社会价值观和传统道德观的追寻。她符合了一个典型人物应具备的要素:时代性、独特性和贴近性。她正是社会呼唤的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典型。
    先声夺人并不等于高人一筹。虽然《舟山日报》在国内媒体中率先报道了李兰英的事迹,但前期对李兰英的报道还只停留在“破题”这个层面,没有真正对李兰英这个“新闻富矿”进行深度挖掘,有必要再度出击,层层推进,使典型宣传有新突破、新拓展。
    李兰英精神中最催人泪下、感人至深的是她的道德力量。16年漫长的坚守,她是靠着什么样的信念支撑到今天,这种道德力量是怎么形成的,又是由哪些细节所展现的,她为什么让我们心灵震撼?我们觉得,有必要在首篇报道的基础上,再派记者深入采访,从探寻李兰英的心路历程这一全新角度写一篇长篇通讯,提炼出李兰英独特的精神内涵。
    这篇通讯至关重要,它不能简单重复首篇报道的细节“炒冷饭”,又与我们下步策划的系列报道环环相扣,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考虑到女性情感细腻,比较适合写这种题材,我们选择女记者徐祝君担此重任。采访前,小徐搜集了各大媒体有关李兰英事迹的报道,对李兰英的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但在杭州解放军一一七医院采访时,小徐发现李兰英太朴实了,不会多说,问不出太多的内容。
    我们决定让小徐随李兰英到其老家江苏姜堰市罡扬镇采访。这次,小徐改变采访方式,就像一位邻家女孩,随意地与李兰英闲聊,不知不觉使李兰英敞开心扉,并从李兰英夫妻的亲属中挖掘到了不少有关她的感人细节。
    小徐真的被感动了。她告诉我们,她在写这篇通讯时已控制不了字数了,原想按计划写四五千字,没想到写了9000多字。
    在《感天动地军嫂情》的结尾处,小徐用女性特有的笔调这样充满感情地描述:“记者离开时,兰英站在村口的桥头。那座石桥很古老,也很狭窄,阻住了我们的采访车。对李兰英来说,桥东和桥西就像两个世界,在两个世界里,她都很累,但都很充实。她告诉记者,昨天,儿子在电话里的声音嘶哑,而且一直咳嗽,明天,她想去扬州看看儿子……”如果不是被采访对象所感动,对采访对象有了深刻的了解,记者是不会有这样的感触的。
    正是因为深入采访,使小徐捕捉到了不少展现李兰英独特内涵的“动情点”。她在寻找李兰英独特内涵的过程中,不是简单罗列和堆砌一些感人细节,而是以情串线,还原和提炼出了李兰英这位普通女性的朴素情怀,使这一典型可读、可信、可学,较好地凸现了引导性和震憾力。
    事实正是如此。《感天动地军嫂情》见报后,再次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见报当天,舟山温州商会冯先生等不少市民就致电报社新闻中心,他们说,看完这篇文章后,都流泪了,这是一种多么博大无私的爱!李兰英身上,闪烁着一种人性的光辉。
    二、从平民视角尝试多层面解读
    宣传人物典型,传统报道模式是一篇大通讯+多篇反馈报道+系列评论等,大多是一种以宣传典型人物为主体的单向传播,虽然人物报道本身细节感人,但由于强化了人物典型的“高大全”形象,容易给人一种“仰望”的感觉,使人物典型可敬但不可学。
    如何深入宣传李兰英这个人物典型?我们的定位是:她来自于普通群众,她的这种道德力量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在民间有着更深厚的土壤。她不应该作为一尊个体的雕像仅供人瞻仰,应该将这种道德力量还原于民间,在群众身边发掘更多李兰英式的普通人,用丰满、鲜活的民间群像来展现和烘托这种道德力量,让群众乐于接受。
    在第二阶段报道中,我们有意识突破传统的报道模式,尝试运用平民视角,采取多向和互动的传播方式,对李兰英精神进行多层面的本土化解读。这种解读主要从三个层面展开:
    1、开拓式,拓展典型外延。《感天动地军嫂情》见报后,我们紧跟着策划了一组“寻找身边的李兰英”特别报道,派记者分赴全市各地,并请市民一起参与,帮助寻找一批李兰英式的弘扬传统美德和文明新风的普通市民的感人事迹,宣传普通市民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鲜活典型。寻找身边李兰英的过程,其实就是从感性层面上,对李兰英精神进行一次新的挖掘和开拓,被寻找到的众多李兰英式的普通人身边感人故事,大大深化了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使李兰英这一人物典型更具亲近感和可学性。
    2、互动式,扩大辐射效应。尝试运用网络、手机短信等新手段,让广大市民参与到报道中来,形成良性互动。我们推出了“李兰英,我想对你说”手机短信征集活动和“与李兰英对话”网上论坛,征集广大市民看了李兰英事迹后的真实感言,对新时期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解,以及对李兰英及其丈夫的祝福等等。同时,报道干部群众、部队官兵、网民、江浙媒体等各个层面对李兰英事迹的反响,不断扩大典型宣传的辐射效应。
    3、提炼式,深化典型意义。结合舟山实际,推出了一组李兰英精神系列评论,从理性层面上,围绕“从李兰英事迹看荣辱观”、“从李兰英事迹看创建和谐社会”, “从李兰英事迹看时代精神”这三个角度进行阐述,对李兰英精神进行提炼、概括,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这三个层面都立足于舟山本土化,感性与理性结合,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又自为一体。这其中,“寻找身边的李兰英”特别报道是我们整组策划的着力点。
    此次寻找的特定指向,要求类似的题材是本地的,又必须是全新的。这无疑是一次颇为曲折的“寻宝”旅程。我们将搜寻范围扩大至县区级部门和街道社区,发现一些新的线索。
    嫁到舟山的安徽女洪秀兰用爱支撑起舟山的家;虾峙妇女袁素亚18年守护瘫痪在床的丈夫;佛渡乡妇女陈爱娥18年真情抚养失去双亲的外甥女……记者寻找到的这些“身边李兰英”,都是生活在舟山的普通人,都有着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有的与李兰英经历神似,有的与李兰英精神相似,用自身的行为诠释着传统美德和文明新风的真谛。
    好故事还需好形式,我们又采用组合报道形式,每篇报道由“光荣榜”+“人物故事”+“百姓感言”三部分组成。其中,“光荣榜”中的每个“寻访对象”都有一个“上榜理由”,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主人公行为与李兰英精神的相似之处,起到“点睛”的作用。“百姓感言”则由身边的社区干部和群众评说新闻人物的行为,使其更为可亲、可近。
    这组报道刊登二三篇后,社会反响就出来了。不少市民感叹:在身边居然有这么多的好人。定海、普陀等地一些通讯员和群众也纷纷与我们联系,提供了不少“身边李兰英”的新闻线索和稿件。从原来苦于“无米下锅”,到后来题材层出不穷,这也多少出乎我们的意料。
    三、从“耳听为虚”到零距离接触
    从先声夺人到多层解读,前两阶段循序渐进的报道,不断深化了李兰英精神的内涵。但我们觉得还不够。因为,此前的报道大都是记者眼中的李兰英,对读者来说,真实的李兰英离他们还有不少距离。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生活中的李兰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她有着怎样的真实情感?每一位读者都有自己的疑惑点,有必要让读者与李兰英有一次零距离接触,让读者自己来验证这一新闻人物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今年“八一”前夕,我们又策划了第三阶段的报道,联合舟山市“双拥办”、驻舟海军某部和市妇联举办了以“知荣辱、树新风”为主题的“与李兰英对话”网上访谈活动。我们邀请李兰英到舟山,做客舟山网与市民进行网上交流,舟山网用音频、视频、文字同步进行网上直播。这也是李兰英首次参加这种网上访谈活动。衣着简朴的李兰英在网络视频上和网民一见面,就引来多方关注。在对李兰英表示敬佩的同时,很多网民更关心李兰英的真实情感。有网民发帖问:“你觉得这种生活值得吗?这么多年了,你有过快乐吗?你最快乐的事是什么?”李兰英这样回答:我对丈夫做的都是一个妻子应尽的责任。他是个好人,他对我很好,他淳朴善良的品性深深吸引了我,我甘心照顾他一辈子。今后无论怎样,我都会陪他走下去。儿子靠自己的努力从农村考上县里的重点高中,又考上扬州大学,这是我最快乐的事。说到动情处,李兰英的眼角湿润了。
    面对面与李兰英进行网上对话,市民真实感受到了一颗善良的心,并为之感动。
    通过寻找和挖掘李兰英精神,充分展现传统美德在新时代传承的民间群像,这是我们整体报道的落脚点。在报道收尾时,我们又配发评论《寻找没有结束》,表示寻找身边的李兰英行动远没有结束,李兰英精神将不断在千岛大地传承和发扬光大。
(作者:舟山日报编委、新闻中心主任)

 

 
 
 
|1&sz95&首页&refer="+escape(document.referrer)+"&cur="+escape(document.URL)+"&title="+escape(document.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