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按关键词查阅稿件
 2006年12月1日,星期五(GSM+8 北京时间)
今日版面
传媒书架    
学术漫游中的追求
——对董天策著《新闻传播学论稿》的阅读感悟
黄顺铭2006-12-1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董天策教授的论文集《新闻传播学论稿》(以下简称《论稿》),共收录了40多篇论文,大致分为四组,即“新闻传播理论”、“传媒产业运作”、“新闻传播策划”以及“媒介批评与新闻教育”。《论稿》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颇值一读。
    《论稿》较充分地展现出了作者学术研究的两大基本特色,或曰“学术品格”:一是,学理的科学探究;二是,现实的理性审视。
    (一)学理的科学探究
    在我国新闻学的发展历史上,曾经有过两种截然对立的论调——“新闻无学论”、“新闻有学论”。《论稿》作者显然是属于“新闻有学”的主张者。可以说,对于学理的科学探究正是他最大的学术品格。在《论稿》中,像《新闻定义的语义学探讨》、《新闻的真实性是什么?——兼论新闻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客观性原则与真实性原则的关系》等,都是学理探究的代表性文章。
    在探讨某一基本理论问题时,《论稿》作者注重学理的讨论状况,关注学理在较长的时间段里的纵向演变,关注学理在当前时空里的分布——共识或分歧的状况。本质上,自觉地爬梳学理的讨论状况,是科学态度的一种体现。
    新闻传播学界对于研究方法经常二元地划分为“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论稿》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作者对于方法的选择。在40多篇论文中,绝大部分运用的都是定性的研究方法。例如,《新闻定义的语义学探讨》、《“新闻策划”的剖析》、《“新闻策划”研究的学理审视》等,从这些标题中的“探讨”、“剖析”、“审视”等字眼,就可以看出作者力图提供的就是一种深刻思辨之后的思想与见解。
    本着科学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是达到科学结果的必要条件。《新闻定义的语义学探讨》、《新闻的真实性是什么——兼论新闻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客观性原则与真实性原则的关系》等篇什无疑是全书的重点文章。这些论文得到了较高的认同度。
    《论稿》的第三组文章“新闻传播策划”特别值得一提。在研究“新闻策划”时,董天策的独到之处是引入“公关策划”的视点。而在《“新闻策划”研究的学理审视》一文中,他对于近年来的“新闻策划”研究进行了既全面又明晰的学术梳理。对于在语义和语用两个方面均已混乱不堪的概念“新闻策划”,他重新进行了概念化——“传媒运作策划”。
    (二)现实的理性审视
    新闻传播学者关注新闻传播现实的实践是学科本质属性的必然要求。对于我国传媒产业化运作,《论稿》作者保持了持续的理性审视。要了解其具体的学术观点,可参阅书中的《走向21世纪的中国报业理念》、《报业的产业化运作意味着什么?》等篇章。
    对于新闻传播实践的理性审视,作者还有一个彰显“批判理性”的视域,这就是“媒介批评”。媒介批评不仅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条很好的途径,而且也是培养和训练“批判理性”的一种良好方式。《论稿》中收录了作者对于我国新闻传媒的某些做法进行冷静而理性批评的文章,例如,《制约新闻炒作需要媒介批评 ——从成都炒出“美人鱼作家”谈起》、《地方传媒如何宣传西部大开发》等即是代表。

 
 
 
pe(document.referrer)+"&cur="+escape(document.URL)+"&title="+escape(document.title)+">"); pe(document.referrer)+"&cur="+escape(document.URL)+"&title="+escape(document.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