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按关键词查阅稿件
 2110年11月1日,星期六(GSM+8 北京时间)
今日版面
业界论坛    
把新闻“磨尖”
赖永强2110-11-1

    针、锥、箭这三样东西,明显有别于棍、棒、锤,这是因为,针、锥、箭都有很锋利的“尖”,正是因为其“尖”,才具备很强的穿透力。
    新闻,也一样。只有像针、锥、箭那样具有穿透力的新闻,才具有很强的传播力。有了传播力,报纸才会有读者、有影响力。
    因此,在新闻实践中,我们应该尽力把每一条新闻“磨尖”。

    怎样寻找带“尖”的新闻
    笔者从《15岁女孩离家出走1月 民警赴长沙找回》一文说起。此文刊于成都A报4月2日,700字。乍一看标题,是表扬民警的,读者(民警读者除外)的阅读目光就会转移。
    同一天,成都B报有同一内容的稿件,标题则是《揣5万 乖乖女与网友“私奔”,跑了三省市 不料半路出了车祸》。一看标题,就能吸引读者阅读下去,因为其有这么几个带“尖”的关键词:乖乖女、揣走5万、与网友“私奔”了三省市、半路出了车祸。个中冲突性非常明显。同时,该报用半版的篇幅呈现事件的细节,再配上新闻当事人的照片,以及“私奔”路线图。
    很显然,这篇带“尖”的新闻,瞬间就能“穿中”读者正在报纸上游离的目光!
    记者接到任何渠道任何一条新闻线索,不论是来自热线、还是来自通讯员,都应该抱有“敬畏之心”,不可简单判断就成稿,甚至丢弃线索。应该去寻找多个新闻的向度,最终找到一个最带“尖”的向度。
    而这,必须得在“好看”和“有用”的总原则下去思考——多从读者利益需求的角度思考。尤其在信息大爆炸时代,真正带“尖”的新闻往往隐藏在“表面新闻”的背后,记者就得按照事物的逻辑,多问几个“为什么”。
    比如上文,公安局通讯员提供的线索(或稿件),肯定是表扬警察工作的向度。而读者需要回答这些“为什么”:少女为什么要出走?和谁出走?为什么还要带5万块钱?钱花光了吗?出走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故事?警察是怎么找到的?少女和父母见面后各是什么反应……
    而要回答以上“为什么”,记者必须找到新闻的当事人:少女、少女父母、少女的网友、警察等,“撬”开当事人的嘴。只要能做到,无论你是什么口线的记者,都能依靠你的经验和知识,发现新闻带“尖”的向度:或是有故事、细节,或是有情感冲突,或是有人文关怀,或是有思想有观点——总会找到新闻的“深度”和“温度”!

    把新闻写得更“尖”一些
    其实,在采访过程中一旦找到了新闻带“尖”的向度,稿件就成功了一大半。因为,读者最想知道的是:昨天(或近几天)在我身边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而并非来欣赏记者的文字。
    不过,在带“尖”的新闻事实上,如果能够以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写作,就会增加读者阅读的愉悦感,为新闻增加助力,以推动新闻更具穿透力、传播力。
    记者应该养成一个好习惯——在采访回来的路上,开始构思新闻稿件的写作。
    标题怎么制作?很多记者忽视标题的制作,认为那是编辑的事情。其实,想标题的过程,就是再一次检索新闻的“尖”。因为,你的稿件标题吸引不住编辑,也许编辑就会把重心转移到其他稿件了。要想打动读者,首先要打动自己,还得打动编辑。因此,给稿件制作一个带“尖”的标题很重要。
    导语怎么写作?新闻前辈总结出经验:消息要用“金字塔”式写作,也许,正是因为“塔”上带了“尖”。读者阅读习惯是有层次的:先看标题,再看导语,再深阅读全文。标题带“尖”,导语也要带“尖”。 无论写法怎么创新,用一句最精练、最精彩的话,把最核心的新闻事实告诉读者,或者设置一个悬疑,“引诱”读者继续读下去,这就是带“尖”的导语。
    接下来的正文写作,文本一般要求:多用短句、少用复句和关联句;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和介词。其实,记者们最难的是取舍。因为,每一个记者都很珍惜自己手中来之不易的素材。于是,很多记者习惯把自己抓到的所有细节都写进稿件。比较典型的是:经常看到财经新闻记者,把一大堆按不同标准统计出的数字写进稿件,让人看了都“头大”。    
    因此,正文的写作要想带“尖”,记者就要舍得给稿件“减负”,把无价值的冗余信息剔除,一点一点地把稿件“磨尖”。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剔除稿件的枝蔓,并不是要剔除细节,而恰恰是要突出新闻核心的细节。
    一事宜一报。一篇稿件确实有两个以上新闻点,就应该按不同的新闻点分开写,不宜混在一起。比如:前不久发生的成都水污染事件,就包含了两个新闻点——水污染事件本身以及成都首次向市民群发短信公开污染原因。这一新闻就适合分开写两篇稿件。

    把新闻呈现得更“尖”一些
    都市报有别于党报,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都市报具有明显的“商品” 属性。编辑,这个都市报内容生产的最后一个深加工、包装环节,直接决定了第二天报纸的“卖相”。而报纸的“卖相”,又取决于编辑在版面上提供了多少带“尖”的新闻。
    首先考验编辑的判断与发现。面对手中所有的稿件,编辑对新闻主次轻重的判断辨识,是以编辑的政治、经济、哲学知识及人生经验等为基础的。而发现新闻,记者是一次发现,编辑是二次发现;记者的发现是基本,编辑的发现则是“提升”。
    当每天下午编辑提前介入的时候,就该与记者一起找新闻带“尖”的方向。当晚上所有稿件到齐的时候,编辑再根据手中的稿件,作出综合判断,给每个版面找到3条最带“尖”的新闻。如果需要记者补充“加厚”,甚至换了更带“尖”的向度,编辑则应第一时间告诉记者。
    接下来,就考验编辑的整合与呈现。整合的过程是稿件编辑中的新闻再发现、提升过程,直接决定着新闻质量的高下。比如:当天成都发生了两起车祸,可以从这些带“尖”的向度去思考:两起车祸的原因是否一样?两起车祸是否形成反差:一边路人施救积极,一边路人旁观……总之,既可以从共性方向整合,也可从差异性方向整合;既可横向整合、也可纵向整合;既可本地整合,也可外部整合与嫁接式整合。
    在“同质化”竞争严重的今天,整合的目的,就是通过编辑的思想,把稿件拆分梳理,给版面的新闻找到一个更带“尖”的方向,以实现“差异化”竞争,从而突出被读者所看中的报纸的“个性”。
    而新闻的呈现,有了上述“有想法”的整合,就成功了一大半。接下来就是版面的包装能力。包装要遵循商品包装的法则,通过“亮”出重点新闻,把每个版面推销出去:比如配照片、制图表、配背景、配名词解释、配言论,稿件上下左右搭配等等。而在做版面的过程中,文字编辑则应该把自己对当天版面的想法直接告诉美术编辑,使版式包装与内容实现高度统一。
    每一则新闻,都有个最带“尖”的向度,关键看我们是否具备“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磨尖”精神。
    新闻的“尖”在那里,我们一起出发吧!
  (作者:华西都市报编辑出版中心副主任)
  责任编辑:章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