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按关键词查阅稿件
 2110年11月1日,星期六(GSM+8 北京时间)
今日版面
图说图话    
对新闻图片真实性的再认识
——以《挟尸要价》的争议为例
严子期2110-11-1

    今年8月,一场围绕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挟尸要价》的真假而引发的争议,引起全国新闻摄影界的广泛关注。虽然这轮争议,在赛事组委会介入并发布调查结果后渐渐平息,但《挟尸要价》这张图片带来的震动与思考却远未停息。
    笔者认为,《挟尸要价》争议的核心,在于各方对图片真实性的不同理解。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之本,这是所有新闻从业人员的座右铭。联合国新闻自由小组委员会讨论制定的《国际新闻道德信条》(草案)第一条就规定:“报业及所有其他新闻媒体的工作人员,应尽一切努力,确保公众所接受的消息绝对正确。他们尽可能查证所有的消息内容,不应任意曲解事实,也不故意删除任何重要的事实。”①新闻图片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独特形式,因其能更直接、更形象、更生动地反映新闻事件,传播的信息也更容易被受众接受。
    所以,对新闻图片的真实性,就要求它不但要做到事实的真实,也要做到拍摄者截取的事件每一个断面及说明这一断面文字内容的准确无误。

    《挟尸要价》的蜕变过程
    纵观《挟尸要价》引发争议的整个过程可以发现,这一图片经过采编加工后,其真实性已经产生严重扭曲。
    1.“变形”:图片文字说明的三次更改
    我们先来看一下《挟尸要价》图片说明的“变形”过程。
    拍摄者张轶起初的原图说明是:“16时50分46秒:看到学校来人了,王守海和其他捞尸者开始向学校的人说钱还没到位之类的话,并说老板要钱,他们要烟抽要酒喝,是常理。”而华商报2009年11月3日在刊发《捞尸者牵绑尸绳谈价》报道时配发此图,说明变成:“打捞船赶到后,船主陈某(船头着白色衬衫者)把打捞上来的一名大学生遗体用绳子绑住,以索取更高的打捞费”。拍摄者署名为“真真”。(注:华商报摄影部主任蔡勇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承认,第一次作为配图发的文字说明人名有误,将王守海误写成“陈某”。)
    然而,到参加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评奖时,图片说明则变成:“‘……说好的三万六,钱到位了再往上拉……我只听老板的。’王守海站在船头,一只手牵着一根绳子,绳子的另一头在水中,系着一具英雄的遗体。2009年10月24日下午2时许,湖北荆州市郊长江宝塔湾两名游玩的小孩落水,长江大学文理学院(独立学院)的9名大学生跳入江中手拉手施救,两名儿童得救,但救人的大学生陈及时、何东旭、方招被卷入长江的暗流中。”
    摄影者在最初的文字说明中,并没有把王守海提到的打渔人忌讳把死尸拖上船的行为这点写进去。如果摄影者预先知道,“钱到位了再往上拉”这句话就不可能出现在参赛的文字内容中。美国布鲁克斯在其《编辑的艺术》一书里指出:“文章靠标题来形成卖点,而文字说明可以成为图片的卖点。图片说明的作用是使读者根据摄影师和图片编辑的意愿再次揣摩照片。”而图片说明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消除图片的模糊性和多义性”,而不能成为部分摄影者或图片编辑“可能带有预告的成见而截取事实的一个侧面来支持他早已存在的观点”的一种手段。
    2.“形象替换”:对画面主人公行为的曲解
    《挟尸要价》图中,主人公“白衣老人”王守海成为整个事件中的焦点人物。那幅流传于网络的照片是,王守海立在船头,一手牵着绑着方招同学遗体手腕的绳索,一手面无表情地打着手势。
    经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奖组委会调查组工作人员对当事人、现场目击证人及长江大学师生的走访调查,竟然出现3种解释:其一,当事人王守海称,手势是向其身后同船的船工做出的,是指挥让船往前靠;其二,被访校方师生称,听到王守海在打这个手势时说:“往后,闪开!”是让岸边的人退后,让船靠岸;其三,现场游泳爱好者称,那个手势就是“钱没到位,尸体不能捞上来的意思”,这个说法与拍摄者说法一致。“鉴于此,建议组委会不再对此细节深究,按现有事实决断。”这是调查组对此的最后说明。
    连调查组最后也只能给出这么一个模棱两可的结果,而当时以“挟尸要价”为题作报道,媒体就显得有点胆大了,作了明确的结论性报道。该作品在获得2010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纪录类银质收藏作品时,作者自述是这样写的:“两艘打捞船向宝塔湾江段开来,‘活人不救,只捞尸体,打捞一个1.2万元,先交钱,后打捞。’对方开口就是这句话……”②这里,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作者并没有明确告诉评委或读者,究竟谁是“挟尸要价”者,而这点恰恰是这幅图片极其重要的一个构成部分。
    摄影批评家鲍昆对此提出了“形象替换”一说:新闻照片中的形象披露如果不是100%确定的话,那你应该有所注意。所以这个事还得回到那个症结,就是信息源上的问题,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都应该被注释清楚。否则在符号学上这是一个形象替换的问题,这个作品中那个人的形象就变成了贪婪、冷血的代表。如果说有误读,那么这个事件的症结就在于摄影者对新闻的注释和解释问题,这个如果不说清楚会造成社会上的曲解和误会。
    可能的曲解和误会,给王守海造成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在网络和社会舆论的推波助澜下,王守海本人被打、渔船被砸、渔网被烧,连打渔为生的日子都难以维持。而事实上,与校方讨价还价、坐镇指挥的确另有其人。打个不确切的比喻:犹如团伙“作案”,主犯不抓,却把所有板子全部落到小啰啰身上,这起码是有失报道的公允。
    3.“火上加油”:图片标题的放大效应
    从最初文字说明提及的“牵尸靠岸”,到其他都市报转载时提出的“牵尸谈价”,到最后的“挟尸要价”,此图片通过标题的三次更换,其煽情度也出现了三级跳。中国自古就有“入土为安、死者为大”的传统文化。如此一来,原本一张没有什么冲击力的图片,因为王守海的表情和手势、这根牵着大学生遗体的绳子,再加上编辑后期想出的“挟尸要价”这一冷冰冰又血淋淋的标题,一下子点燃了不明真相读者的怒火。
    就连一向持重谨慎的央视,在其新闻频道“共同关注”中,评论员徐慨也发出了“挟尸要价”已经彻底突破了社会道德底线这一罕见的语调。网络上,人们用尽各种词汇诅咒“牵尸要价”:冷酷、肮脏、无耻、卑劣、丧尽天良、十恶不赦……
    在新闻图片的后期编辑过程中,编辑是一个主观性相当强的再“创造”过程,每个环节都浸透着人为的影响力,它会对新闻事件进行“再加工”,如通过改变标题或文字说明“裁剪”图片等,使报道获得更大范围的传播或再次推高新闻事件的关注度。但真实性作为图片报道的最高准则,要求采编链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它不能成为对新闻事实进行臆断和推测、从而侵害新闻真实性的理由。笔者无法考证编辑在后期加工过程中,是否与作者进行过充分的沟通,而作者是否也主动愿意提供更多准确、全面的信息,以确保新闻事实的准确和全面。
    事后,长江大学党委宣传部长李玉泉称:“对《挟尸要价》照片的质疑,是就照片本身新闻的真实性和对照片解读的真实性而言。”他认为图片的说明并没有准确地反映照片中正在发生的事实,“这是一张误读、从而对人们产生误导的一幅照片”,进而建议大赛组委会和评委会撤销该照片的获奖资格。如果从文字说明、标题作如此大的变化来分析,李玉泉的观点还是能够站得住脚的。

    “完全的真实”:对新闻图片真实性的再认识
    近年来,我国新闻界在加强打假力度、维护新闻图片的真实性上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果,一些低级的、仅仅靠人为摆布或简单PS加工的假照片,存在的空间越来越小。
    但在日常报道中,一些似是而非、或整体真实而局部不太准确的一幅可能引进轰动效果的新闻图片,有时就会动摇作者或编辑坚守真实性底线的决心,可能今后也会不断出现在报纸的版面上。如2004年的《非典时期的婚礼》、2005年黑龙江沙兰镇小学的《震撼心灵的四个黑手印》、2006年的《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等轰动一时的“优秀”新闻图片,当人们了解事实真相后,不但原先笼罩在作品上的光环会褪却,作者也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媒体的公信力更会遭受巨大的损失。所以,对新闻图片的真实要求,应该是一种“完全的真实”。而要达到这种“完全真实”,就必须牢牢把握三个环节:
    1.画面的真实。即拍摄者截取的新闻事件的片断必须是真实的,它记录的应该是事件发展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瞬间,即“决定性的瞬间”,并及时在现场收集可用于佐证的一切信息,如文字、音像等等。《挟尸要价》作者拍摄的画面取自整个事实的其中一些断面,没有可能进行人为的调试和摆布,也没有经过图片处理软件的特别帮忙,所以就画面的真实性而言是无需争辩的。
    2.表述的真实。表述的真实包括说明和标题两部分。《挟尸要价》当时作为文字报道的配图,作者配发的原始文字既没有标题,文字说明也比较简单,此时应该还是符合“完全的真实”的标准。如果作者当时意识到,这是一幅有可能产生轰动效果并可能产生争议的新闻图片,就应该为自己搜集到王守海在画面发生当时所做的真实行为的有力依据,并作出准确的表述,就可以还历史以真面目。
    3.编辑过程的真实。图片编辑的过程既是一个沙里淘金、化腐朽为神奇的过程,也可能是一个一步步偏离新闻真实的过程。《挟尸要价》图片在进入后期编辑环节后,不仅文字说明发生了变化,图片标题也被注入越来越多的个人情感色彩。编辑必须要坚守新闻客观性原则,维护图片真实性,尊重原作,体现作者的真实表达,每一次“提炼”和“升华”,都必须要以实事为依据,否则将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注释:
    ①蓝鸿文:《新闻学简明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1页
    ②《中国摄影报》,2010年8月3日,第8版
  责任编辑:胡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