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按关键词查阅稿件
 2110年11月1日,星期六(GSM+8 北京时间)
今日版面
力丹点评    
报道生活变迁的独特视角
——评通讯《哈斯格日乐图的6座房子见证草原60年变迁》
陈力丹 梁雨晨2110-11-1

    尚没有读正文,光是这篇通讯的标题就具有吸引力:哈斯格日乐图(这个名字长且拗口,但正因为少见,反而会让人认真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出声来)、草原、6座房、60年变迁。数字对仗,报道的主体和主题均一目了然。
    讲述民族地区的变迁并不是新鲜题材。早在1980年,就有一篇获得全国好新闻奖的通讯《从邮局看变化》(新华社乌鲁木齐1979年1月17日电),通过观察人们通过乌鲁木齐邮局相互邮寄什么东西,展现新疆人民生活从贫困向温饱的变化。然而,这类报道模式被运用得不多,更多的新闻是解读国家政府的福利政策、记录一家人一天的生产生活状况、描绘民族地区发展图景等,多以动态的事例反映着“变迁”这个主题。
    藉新中国60周年华诞的契机,这篇通讯再现30年前的报道方式,显得又有新意了。作者这一回使用的中介不再是邮局,而是“房子”这种相对静态的、长久的存在作为切入点,将主题藏在房子身后,以房屋面积、质量、形态的变化写人、写故事、写时代。角度新,加上标题显现直接,很容易吸引读者的眼光。

    自然的主题表达
    通讯以蒙古族牧民哈斯格日乐图经营的家庭旅游点作开篇,以游客们对老板的夸赞,引出6座房子的话题。一句直接引语——“可能是因为我家居住条件的变化是草原人民60年生活变迁的一个典型缩影吧”,自然引出通讯的主题。
    关于房子的描写,作者以时间为清晰的线索,从上世纪50年代第一座房,到1960年、上世纪70年代、1988年、1990年、2007年。伴随这些年份递进的是房屋面积的变化:6平方米、15平方米、40平方米、50平方米、135平方米、96平方米迎宾房。通常我们说一个人怎么好,单是嘴上不停念叨“这人非常好”,不会令人信服,因为没有证据,空谈是无力的。如果说出一些具体的事情,就会增强说服力。所以如果能找到一些恒定的、不用过多人为修饰的论据作支撑,比如几座立在草原上的房子,这结论就可信并且实在了。
    通讯中作者对每一幢房屋的年代、面积按顺序罗列出数字,面积数字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递增,这是一种近乎曲线图式的数学表现形式,读者在简单而清晰的数字递进中,自然感受到鄂尔多斯草原人民生活状况的演变。比起空洞地说“生活好多了”、“居住条件改善了”等等,不会说话的房子就会说话,传达着一种有力的无声话语,而且说得令人信服。
    对房屋质量的归纳,进一步烘托通讯的主题。茅草屋、土坯房、套间土房、“一面青”、 砖瓦房、迎宾房,建造材料说明房屋质量,房屋质量则是生活质量的缩影。作者将6座房子的质量作为年代、面积以外的第三个关键词,进一步增强了主题的说服力,也使得文章具有层次感、立体感。

    穿插家庭故事
    虽然是写房子,但房子的主人却是人。任何通讯最终都得通过人来反映主题。本篇文章不仅提供权威的房子数据,每个时期房子的演变还伴随着家庭成员构成的变化。6平米茅草屋时,“哈斯格日乐图还未出生”,“爷爷奶奶父母及3个哥哥祖孙3代共7人在这间小屋里共同生活了10年”;40平米的套间土房时,“哈斯格日乐图的父母带着孩子们住外间,爷爷奶奶住里间”;50年代“一面青”的时候,“迎娶了他的新娘琪琪格”;135平米砖瓦房时“哈斯格日乐图家的两个孩子都在外地读书,只有他们夫妇俩住在这栋房子里”。60年间家庭构成悄然改变着,作者用第三人称将这改变娓娓道来,增加了通讯的故事性。读者读到的不仅是一个家族的变迁,更是光阴流转的人间美谈。这样的叙述手法表现出游离在主题外的个性化温情,丰富着读者的阅读体验。
    通讯中直接引语的多次使用颇为到位,提供了关于房屋的诸多细节、情节,这既是新闻人物的真情流露,也是一种有效的信息补充。“那时我的家人用牛粪糊墙,家里连毡子都没有,家人们冬天盖羊皮御寒,雨天铺上羊粪防潮”,“这房子也有缺点,就是一旦下雨,屋里屋外泥泞不堪,夜里也不能安心睡觉”。这些话语生动地道出哈斯格日乐图一家不同时期的生活苦乐,凸显了“变迁”这一主题。通讯较多地采用人物的直接引语,也增加了通讯的现场感,让读者脑中有声音、有画面。

    明晰工整的结构
    作品的行文结构齐整而有规律,方便阅读和呈现主题。6幢房子,6个小标题,算作6节。每节第一段用一到两句话交代房屋年代、面积、质量,后一段到两段刻画房屋外观、穿插家族故事、说明房屋如今的用途。这种工整的结构使得信息的表达完整、清楚而有序;读者看到的是一一对应的新闻点,是整合得层次分明的文字。由于其间穿插着故事和生活细节,工整的结构表述又不会死板到忽略阅读的趣味。
    作者在语言运用方面也比较上心。例如对房屋细致观察之后的描绘:“仿着蒙古包的模样,用柳条编制框架后用牛粪糊墙,盖了些芦苇茅草置顶而成”、“这座房子花纹别致的墙砖庄重大方”。再如对感官的动用:“走进狭小的茅草屋,觉得像进了一个笼子,因为没有窗户,两三个人站在地下就觉得胸闷得慌。”
    许多全景式描述描写,充满地域特色,如:“悠扬的马头琴声”、“草原深处寂静的夜幕”。结尾段落:“这一排排见证历史的房子,静静地躺在草原的怀抱,讲述着一位普通牧民家60年变迁的动人故事。仿佛一首悠扬的长调,以抒情的方式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一个小小角落吟唱着新中国60年的变迁。”以蒙古族独特的声乐艺术长调作比,凸显了草原特色,让人回味。这样的句子在新闻通讯中可能显得过分抒情,但由于文章题材本身比较感性,风格又属质朴清新,尚可以接受。

    有待讨论的问题
    这篇通讯属于优秀之列,但仍可提出几点意见供讨论。第一,通讯中对哈斯格日乐图家庭收入的公开,不知有否征求当事人的意见。即使当事人同意了,为了防止新闻侵权,通常不宜新闻通讯中公布主人公的财产收入。第二,上面从言语叙述的角度肯定了最后一段的行文,但若就通讯显现主题而言,这个段落的最后一句属于画蛇添足。前面叙述的事实已经有力地说明了变迁的趋向,到“……讲述着一位普通牧民家60年变迁的动人故事”,通讯就可以结束了。后面那一句,即“仿佛一首悠扬的长调,以抒情的方式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一个小小角落吟唱着新中国60年的变迁”,属于空洞的老调宣传,说出来不如不说,留给读者自己得出结论不好吗?
    (作者:陈力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梁雨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
  责任编辑:胡振

    附:《哈斯格日乐图的6座房子见证草原60年变迁》(梗概)
    2009年9月5 日,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乌审镇白音陶勒盖嘎查,牧民哈斯格日乐图经营的家庭旅游点传出悠扬的马头琴声,伴随而来的是客人们的欢声笑语。在草原深处寂静的夜幕之下,这个草原上普通的牧户家庭洋溢着浓浓暖意。兴致高昂的游客们品着草原美食,参观哈斯格日乐图的6座房子,夸这家文化户、旅游点的老板有头脑。
    6平米的茅草屋
    哈斯格日乐图家的第一个房子建于上世纪50年代,是一座6平米的茅草屋……
    15平米的土坯房
    哈斯格日乐图家的第二座房子是一间土坯房,紧靠着茅草屋而建。这座15平米的土坯房建于1960年……
    40平米的套间土房
    哈斯格日乐图家的第三座房子是40平米的套间土房,位于茅草屋前方。这座土房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
    50平米的“一面青”
    哈斯格日乐图家的第四座房子位于套间土房的前面,建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是50平米的“一面青”……
    135 平米的砖瓦房
    哈斯格日乐图家的第五座房子建于1990 年,位于“一面青”的东边。从外面看,这座房子花纹别致的墙砖庄重大方……
    96平米的迎宾房
    物质生活的变化也带来了文化生活需求的变化。2007年,在135平米砖瓦房的南侧,哈斯格日乐图花费8万元盖起了自己的第六座房子……
    这一排排见证历史的房子,静静地躺在草原的怀抱,讲述着一位普通牧民家60年变迁的动人故事。仿佛一首悠扬的长调,以抒情的方式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一个小小角落吟唱着新中国60年的变迁。
    (作品刊于内蒙古日报〈蒙文版〉2009年9月12日,作者为内蒙古日报记者乌吉斯古楞、格根图娅,获第20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