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按关键词查阅稿件
 2012年9月1日,星期六(GSM+8 北京时间)
今日版面
传媒观察    
唯有自我蝶变才能不惧竞争
——东阳日报2012改版的思考
2012-9-1

  ■戴虹红朱榕贵
  面对新一轮媒体竞争,作为传统媒体代表之一的报纸如何脱颖而出?如何继续焕发持久的生命力?如何守住老读者、开拓新市场?这种种似乎让办报人焦虑的问题,其实也是纸媒自觉更新和进步的动力。2012年4月9日启动的新一轮改版,实际上表达了东阳日报人务实创新的理念:唯有自我蝶变才能不惧竞争。
  一、改版的重点很明确:版式、内容、机制
  (一)版式
  经过前期多次讨论修改,最终推出的新版式可谓一登场就充分表达了时尚、大气、简洁这一改版设想。
  报头由原来的相对繁琐变为简洁,更加突出了“东阳日报”和热线电话这些重要信息。整个版面文字由原先的六栏改为五栏,更加便于稿件编排、标题制作和横竖图片的处理。同时,行间距由原来的0.3放松到0. 4,标题与文章之间、文章与文章之间注意留白,整个版面看上去更为疏朗清新。
  内版的处理上也颇有新意。双数版面边栏以一栏的大小居左,单数版面边栏居右,用0.3粗的灰线冲出报眉,既对版面进行了功能区块的清楚分割,又在视觉上拉伸了报纸的长度。
  栏目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头版恢复言论栏目“周末放谈”和评述性栏目“记者观察”,每周增加一个反映网络生活的“黉门”版。
  (二)内容
  改版伊始,东阳日报就体现了用都市报手法办县市报的理念,实现了华丽转身。
  4月9日当天,头版超常规地用了一张横铺成五栏的照片作为头条,整个版面没有一则领导活动的稿件。二版连续5天用5个版对当下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五城同创”进行了详细解读,并从市民的角度表达了对这一浩大持久工程的理解和支持,这是县市报“寻找领导兴奋点和市民关注点”的一次成功尝试。
  民生版头条《为寻一串钥匙抽干一塘池水》,从采访写作到标题制作采取的是典型的都市报风格。这一篇从谈版会上“捡漏”得来的稿子,因其小角度切入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成为当天报纸的亮点之一。而这一发现和判断民生新闻的视角,迅速被版面编辑在此后的版面上一次次地使用,并逐渐形成了民生版稿件独有的亲民格调。
  在改版的一个月里,涌现出不少“破天荒”的稿子——
  《学生不听话老师甩巴掌》在东阳全市引起强烈反响;《书记的7个“为什么”》、《市委书记清晨查创建》,改变了过去时政新闻干巴巴的报道手法;《东站有位卖番薯的“爱心爷爷”》引起相关部门重视,最终给主人公安排了一个固定摊位。
  在改版的一个月里,涌现出不少“抓眼球”的标题——
  《千名机关干部下农村破千题》,把市里的一项主题活动变成了干部接地气的好事;《“坑爹”的东义路开始补了》,见报第二天,市长就责令有关部门尽快彻底把路修好;《“摆布历史”的横店道具帮》,展现了东阳人改变影视文化产业的细枝“旁业”。
  在改版的一个月里,涌现出不少“新口味”的策划——
  《“重口味”的东阳人逐渐“清淡”》,虽然只是一篇文章,却体现了编辑提前介入帮助记者采访的小策划,用身边事身边人来引导健康的生活习惯;《采摘爱心茶情满山背村》是东阳日报与浙江日报佳友民情工作室的又一次成功的策划合作;而在专刊版面上,更是出现了《当“屌丝”成为一种标签》、《〈最炫东阳风〉迷倒一片网友》这类年轻、时尚的话题,不少网友大呼“东阳日报变年轻了。”
  (三)机制
  改版式、改内容都是外化的东西,而改版的重中之重在于建立建全各项机制和制度,最终用制度来激励人,用机制来培养人,使报纸始终能保持健康良好发展态势。鉴于此,东阳日报利用改版之机,推出了一系列机制和制度。
  一是新闻责任制。从总编、副总编开始,进一步明确分管部室,记者明确分跑条线,编辑强化版面责任意识。这样做的直接效果就是:职责清晰,守土有责,奖惩分明。
  二是报社重新修订了工作流程和考核办法。从报题到谈版再到签版,做到编辑和值班总编能提前介入,找思路,想角度,帮助记者从采访开始就能有想法有观点;上版稿件经得起打磨,标题精益求精。考核办法更侧重稿件的质量而非数量,更侧重于向一线倾斜,从而进一步激励记者写好稿,编辑编好版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改版反馈及效果
  改版之于内容,有时就像给一间房子打开了新一扇窗,引来的不仅仅是一两天的阳光,而是要教人把窗开得更大,让办报人与读报人的互动更频繁更紧密。
  4月9日改版当天,金华市委常委、东阳市委书记徐建华对东阳日报改版作了高度评价。他对当天的版式和内容进行了点评,认为版式清新,内容丰富,让人眼前一亮。这次改版也多次受到东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韦国潭的肯定。
  东阳日报的新闻监督员也从原来的一味挑刺变成了肯定居多: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较前有了很大改进,尤其是官样气更少了,与读者的亲和力更近了。
  改版也在东阳市民中引起了不小反响,不少读者通过写信、电话、网络等方式表达着自己的看法。
  更可喜的是,东报人的办报理念在发生变化,变得更为年轻化了,更为读者着想了,更有媒体人应有社会责任感和办报使命感了。
  三、改版反思
  改版是一种手段,通过改版创新办报理念和编辑思想,激发采编人员的创新精神和工作热情,这才是目的。这一轮改版虽取得一些成绩,但要真正实现转型升级,我们还要不断努力。
  一是时政报道的创新与改良不能靠一时。对县市报而言,这一类新闻报道手法的创新难度很大。最难的莫过于人的理念与意识的更新,所以要坚持从日常报道入手,从每一篇可能的稿件入手,一步一步地渐变,最终实现质变。
  二是民生报道的视角与手段要进一步软化。以小见大,由点及面,是民生报道的必然路径。县市报虽然“小”,却一样有着做“大”的可能,地缘性造成的贴近性最终完全可以通过稿件来达成。
  三是协办版面的新闻化。这也是县市报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在今后的组稿编排中,可以尝试形式的多样化,写作文本也可更趋新闻性。<H:\xwsj\18-2314562.jpg>
  (作者:东阳日报副总编辑)
  本专题责任编辑:孙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