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按关键词查阅稿件
 2014年2月1日,星期六(GSM+8 北京时间)
今日版面
特别关注    
新出发,新使命,新活力
——关于上海两大报业集团合并的记者见闻
本刊记者 章瑞华2014-2-1 22:20:54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没有锣鼓喧天,没有花团锦簇,一场简短的仪式,一次历史性的揭牌,上海报业就此翻开新的一页——2013年10月28日,由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与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合并重组的上海报业集团正式成立!
  丹桂飘香时节,记者特地来到位于上海徐家汇漕溪北路331号的中金国际广场A座8楼,举目望去,崭新的“上海报业集团”白底黑字标牌在秋阳的辉映下分外显眼。
  百余年前,中国现代报业在上海这座城市生根发轫,领一时风尚之先。此次上海报业整装再发,啼声初试,再一次让海内外传媒界人士热议与瞩目。
  【新出发】:应势而谋,谱写上海报业新篇章
  身处互联网时代,面临新媒体冲击,纸媒从新闻理念到经营管理的蜕变与提升,早已不是一个新鲜话题。然而,这次上海报业格局重整第一次直接波及到了党报系统,并且发生在上海这座中国最大的城市,在国内新闻界引起巨大反响与感慨,让多方人士咀嚼和思考。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上海的纸媒业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曾有过一次较大的合并。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成立于1998年7月,以文汇报、新民晚报为骨干,同时吸纳和发展了东方早报、上海日报(英文)、外滩画报、新民周刊等16家纸质媒体、1家出版社和10余个新媒体业务与产品。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于2000年10月,包括解放日报、新闻晨报、新闻晚报、报刊文摘、申江服务导报在内的10报4刊1网站和文艺院团等多个投资经营项目。
  采访中,诸多业界专家认为此次申城报业调整力度之大出乎预期,而真正让圈内人士感到惊讶的是速度。他们向记者透露,此次大规模、高层面的报业调整,从正式启动到最后决策,不过40余天。再加上两个月的前期调研,仅仅百日。
  网络时代,新媒体的崛起使上海的两大报业集团遭遇了与国内外纸媒同样的挑战,现有的体制机制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发展。是固步自封还是另辟蹊径?上海的选择是:合二为一,加快转型。根据上海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的报业集团调整改革方案,合并解放、文新两大报业集团而组建的上海报业集团,其旗下的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恢复报社法人建制,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总编辑负责制,以做好媒体内容业务和把握舆论导向为主要责任,传承文脉,彰显特色,做强品牌,发展新媒体,扩大影响力。原两大报业集团所属其他报刊,则将按内容类型、社会影响、品牌效应等分别对应归属三大报社,形成三大报系的管理体制,其余归入都市报系直属管理。集团以统管统筹经营为主,三家报社要体现以媒体内容为重点,同时组织实施在进军新媒体、广告经营、报刊发行方面的工作。
  “大势所趋,潮流所向。”见到特地从杭州赶来采访的记者,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新闻研究所所长、《新闻记者》杂志主编刘鹏这样描述:首先,两大集团合并是大势所趋。其实,随着国内外报业经营形势的整体下滑,这些年来,上海报业同行不断有两大集团合并的议论,虽然是带有无奈、自嘲性质的戏言,但也说明这是在当前体制下解决报业之困、重振生机活力的必然路径。如果从国外的报业发展形势来看,许多报纸关停并转,许多报业集团并购重组,已经有大量的案例。其次,势不能违。平心而论,两家报业集团早晚要整合,早合并比晚合并好,时间拖得越久越被动,因为可以改革调整创新的空间将更小、代价将更大。之所以上海这次报业整合备受关注,是因为它可能代表了未来国内报业领域发展的一种趋势和潮流。“如此看来,国内新一轮报业改革,上海又扮演了先行者、试水者的角色,上海报业责任更加重大!”
  【新使命】:因势而谋,壮大主流舆论阵地
  纵观近现代历史,上海与报业有着不解之缘。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都在这座城市的发展史上烙下脚印、留下辉煌。“因势而谋,主动出击。两大报业集团的整合重组合乎报业发展规律,顺应媒体变革的潮流。”新成立的上海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裘新走马上任首次接受外界采访时表示,这是上海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重要讲话,在多样化传播格局下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凸显主流媒体的内容和特色优势,提升主流媒体影响力、壮大主流舆论阵地的战略新布局。
  “任何情况下,主流媒体都应成为权威信息传播的主渠道。”组建上海报业集团,是上海市委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基础上作出的决策,旨在通过体制机制的调整改革,更好适应形势和发展需要,更好发挥上海报业的影响力和引导力,推进主流媒体创新转型发展。为确保改革方向,提升改革效率,上海市委特别提出了“三个一”的改革目标:两大集团合并成一个集团,配强一个班子,研究一套支持媒体发展的政策,从而使改革的推进始终紧扣巩固壮大报业阵地、增强主流媒体主导权、紧跟新媒体发展的传媒格局。
  立足于“大调整、小改革”,是此次上海报业改革的鲜明特色。新报业集团的建立,为统一战略布局、统筹报业资源、实现1+1>2的调整改革创造了条件,动作幅度颇大;但作为分段部署、有序推进的第一步,现阶段改革以平面媒体为主,三大报社支撑的格局尚未变,力求改革的推进既积极又稳妥。一段时间以来,上海市委召开多个专题会议和座谈会,探讨新媒体迅猛发展新形势下上海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新路径。在启动筹备的近两个月里,通过数百人次的访谈、交流,进一步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在深入调研、深思熟虑的基础上,组建上海报业集团的构想付诸实施。从2013年9月初正式启动到最终决策,时间短,动作快,力度大,彰显了改革的迫切和主动,也体现了决策的慎重和高效。
  引人注目的是,此次改革方案明确将把握正确导向、提高报纸质量作为对三大报社的主要考核指标。为使报社心无旁骛地专注内容、提升质量、确保权威、把好导向,上海每年将为解放日报社、文汇报社注入财政资金,支持两大报社的品牌拓展和传播运营工作;市宣传文化专项资金也将安排预算,用于支持各主要报纸发展新媒体、扶持外宣媒体和具有文化影响力的报刊;报业集团将承担集中进行资产运作的责任。记者了解到,从明年开始,上海市财政资金每年固定为解放日报、文汇报各注入5000万元财力的支持。因此,解放日报、文汇报将重点在主流舆论吸引力、影响力、引导力方面下功夫,做大做强主流媒体的话语权、权威性和公信力。
  针对这次上海报业改革,人们会习惯性地认为:这是传统媒体面对新媒体倒逼而作出的绝地反击,是上海报业依恃外部力量改变媒体发展颓势的反攻亮剑。如何从更深层面和更高角度来看待上海报业巨变?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涛甫认为:
  其一、谋大局。这次两大报业集团合并改革,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传媒改革,其意义远在传媒之外,只有将其放在当下中国改革大局中进行考量,才能凸显这次改革不同寻常的意义。只有把这场改革置于十八大以来中国改革发展的大棋局中解读,方能充分感受这场改革沉甸甸的分量。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讲话中明确提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这说明,在中国政治议程中文化工作被放到更高、更重要的位置,未来中国发展格局将因文化的战略位置提升而产生结构性的变化。毫无疑问,主流媒体在文化发展中扮演关键性的角色。但实际上,主流媒体在理念、战略、资源、能力等方面的表现,与国家战略要求存在差距。这次上海报业改革显然是对中央精神和国家发展战略的有力呼应,体现了决策者的大局观。
  其二、高定位。这次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重塑主流媒体影响力。有言道:“高度决定影响力。”上海向来是传媒业高地,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缘政治优势、人才优势、文化优势、技术优势,成就了上海传媒业的传播高度。但近些年来随着中国传媒结构的深刻转型,特别是社会化媒体的爆炸式扩张,大幅度稀释了主流媒体的影响力,致使主流媒体在竞争中经常处于被动。这次上海报业改革就是从重振主流媒体影响力的高度,完成一个高难度的改革动作。这次改革,不求一城一池的得失,为了大目标的实现,为了提升主流媒体的影响力,“不在小胡同里兜圈子”。
  【新活力】:顺势而为,打造传媒转型“新旗舰”
  依照记者的感受,此番上海两大报业合并的首要原因,当然是现阶段传统报业普遍面临的经营下滑困境和生存危机。至于两家报业集团合并的直接动力,则来自于上级主管部门的强势推动。在与沪上新闻同行的交流中,记者屡次听说一个曾被上海媒体报道的“试衣间之问”的故事,着实耐人寻味:
  有一次,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到解放日报集团考察,期间提出一个问题:纸媒如何摆脱恒隆广场的试衣间命运。恒隆广场是上海顶尖的shopping mall(即大型综合性购物中心),在电子商务的冲击下,有可能会成为消费者的线下体验场所,最终购买还是回到网上。韩正的这个“试衣间之问”,表现出主管部门对主流媒体发展的重视。
  传统媒体如何拥抱互联网?怎样打造上海报业的“升级版”?毫无疑问,进军新媒体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一个有趣的细节是,即便是“上海报业集团”这个名字本身,也体现了改革者的思路。据说在为新集团定名时,曾有专家多次建议,可将新集团命名为“上海传媒集团”,尽管这一建议最终未被采纳,但是,上海报业集团最终采用的英文名字是——Shanghai United Media Group。英文名中的media一词,实际上已包含“传媒”之意,这意味着新报业集团未来会在新兴传媒领域进行创新拓展。
  据介绍,上海市委就上海报业集团的发展给出了清晰的方向,这被内部概括为“三新一高”——新技术的运用,新媒体的发展,新领域的拓展,高水平地为三家报社提供保障服务。新报业集团“掌门人”裘新就此“三新一高”谈了自己的理解。他认为,所谓新技术,并不只是传统的出报技术和信息办公化,而是与新媒体、新领域结合的新技术趋势。而新媒体,集团的未来做法与三大报社有着清晰的分界。“三大报社依然可以做自己的新媒体产品,集团主要不是做产品,而是做集成,做基金、做孵化、做平台”。他举例,今年国庆期间,《东方早报》推出的127小时微博大直播试验,即是一个符合集团新媒体发展思路的案例。
  如果说,新集团对新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思路,是文化产业领域的一种横向扩张。那么,新领域将是一次沿着产业链纵向扩张的“探险”。而在高水平为三家报社提供保障服务方面,新集团除了将为三大报社提供后勤和物业支持,令报社可以专心提供优质的内容服务外,更会在新功能上进行探索。裘新透露,新集团在部门设置上将有所创新,包括将成立报业改革推进办公室,研究集团内报纸的关停并转;成立新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提供基金孵化新媒体产品;成立战略投资部门,寻找文化传媒领域的拓展项目;此外,还将成立资产运行管理部门,以市场为导向进行集团资产的日常运营。
  巧合的是,就在10月28日挂牌之日,上海报业携手互联网巨头百度公司,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出百度新闻“上海频道”。今后,双方将开展的战略合作涉及上海本地新闻搜索引擎、媒体资源购买、云服务器资源提供、舆情报告、手机阅读服务、人才合作、战略资源购买等七个方面。双方已就百度新闻“上海频道”合作运营达成共识,共同组建团队,通过联合运营,推进百度新闻“上海频道”尽早开通,共建“搜索上海的第一选择”。
  百度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互联网中文搜索引擎,旗下百度新闻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新闻平台。百度副总裁朱光表示,创新发展的浪潮席卷全球,上海一直站在潮头浪尖成为时代的引领者。此次合作推出的百度新闻“上海频道”,将汇聚上海报业集团丰富的新闻资源和百度公司强大的技术及平台优势,为上海用户打造了解这座城市飞速变化的窗口和瞭望塔,也将成为向国内外用户展示上海的名片和风向标。
  与此同时,上海报业集团也已经着手新媒体业务的工作。记者了解到,首个推出的将会是一款APP产品。该款APP归于解放日报旗下,其内容不体现在报纸上,名称目前定为“上海观察”,以评论和网络主流表达形式,全方位展现上海人和上海事。目前,该APP已经确定了诸多板块,并正在约聘各板块的专业作者,以期在11月中旬与读者见面。而该APP的运作模式也很特别,既体现了政府的扶持,也颇具市场化风格。首先,该APP作为上海市委宣传部的项目,认购10万份,从而为项目的启动提供了资金支持和客户支持;其次,给项目团队确立经营目标,并根据市场评估加码任务指标,加速推进市场化;三是借势新媒体推动人才转型,充分发挥80后、90后在新媒体方面的优势,为年轻人造就挥洒才干的舞台。
  据悉,上海报业集团成立后,将积极探索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在新媒体领域积极提升对外合作的水平与效果。上海报业集团成立伊始选择的第一个新媒体项目是与搜索引擎对接,打造“搜索上海的第一选择”。百度新闻“上海频道”将充分应用中间页策略,体现搜索技术之聚合和导引效应,优化读者体验,呈现真实全面的上海。这个合作项目的选择也体现了新报业集团做集成、做平台和做孵化的新媒体策略。未来的日子,上海报业集团将实行开门办报业的战略和理念,积极拥抱新技术,直面新的传播时代。<H:\xwsj\18-2314562.jpg>
  责任编辑王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