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6版:专版
3  4  
PDF 版
· 喜看农村新变化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2007年6月1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喜看农村新变化
——我省统筹城乡兴“三农”纪实
□ 省委、省政府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
  喜看农村

  新变化

  ——我省统筹城乡兴“三农”纪实

  □ 省委、省政府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

  29年前,波澜壮阔的农村改革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新世纪新阶段,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再启现代化建设新航程。

  “何处潮偏盛?钱塘无与俦。”改革开放浪潮中奋力争先的浙江,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同样担当起“领跑者”的角色。

  党的十六大以来,省委、省政府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建立党政主导、农民主体、社会主动参与的建设机制,形成了统筹城乡兴“三农”的合力,推动我省的新农村建设走在前列:

  ——率先迈出免除农业税收的破冰之步,率先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率先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率先开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率先实行大中专院校农业种养类专业免费就读制度和低收入家庭子女免费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制度……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连续22年居全国各省区之首;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64%,名列全国各省区第一;全国“百强县”达30个,全国“千强镇”达266个,数量均为全国第一……

  历史记录了浙江领跑新农村建设的探索步伐,世界瞩目我省农民建设美好家园的创造热情和无穷活力。

  从增收难到沃野生“金”

  ——农民钱袋子变鼓了

  “原来是守着乌石过穷日子,现在我们致富挣钱有路了!”磐安县管头村村民张财瑶喜滋滋地说。因黑火山岩垒砌成房子而被称之为“乌石村”的管头村,打出“乌石老屋”的特色牌,发展农家乐旅游,一年光游客吃住收入就超过60万元。

  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是我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破解农户增收难的又一大手笔。至去年年底,全省经营农家乐农户总数达14678户,营业收入达24.6亿元。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但受农村劳动力转移缓慢、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产品价格提升乏力等因素的影响,农户增收难的问题仍比较突出。特别是低收入农户的增收更是难中之难。

  破解农户增收难,需要“破”的勇气、“解”的魄力,更要讲求 “破”的技巧、“解”的方式。省委、省政府把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和全面繁荣农村经济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两大着力点,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赋予农业崭新的内涵。

  我省把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定位为现代农业建设的目标模式,大力实施“强龙兴农”工程,推进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企业化、信息化、产业化。2001~2006年,全省农业增加值从667亿元增加到923亿元,蔬菜、茶叶、果品等十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了70%以上,一些优势农产品如茶叶、羽绒等成为全国同行业出口的“单打冠军”。

  为培育繁荣兴旺的农村经济,我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做大做强以中心镇为依托的块状经济,提升中心镇对人口和产业的集聚水平。2006年,全省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1300万人,实现增加值7150亿元、出口交货值5800亿元。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超过80%。

  增长方式一变,良田沃野生“金”:2006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335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绝对额高出3748元,宁波、温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等6市农民人均收入增幅高于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增幅。

  从 “脏、乱、散、差”到

  “水清、路平、灯明、村美”

  ——农村人居环境变美了

  “一面湖镜映蓝天,两岸水柳舞翩跹,山地钓鱼乐趣添,四季芬芳花鲜艳。”这是天台县雷峰乡崔一村农民金材权赞美他所在村庄的诗句。

  这位农民所描绘的美好景象,在全省各地农村正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错落有致的新社区取代了杂乱无章的旧村庄,清洁卫生的煤气灶、沼气灶取代了烟熏火燎的柴火灶,抽水马桶、公厕取代了臭气逼人的露天粪缸,垃圾统一收集处理取代了“走过一村又一村,村村都是垃圾村”的困顿……

  千百年来,农村环境都由农民自己搞。“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污水横流,夏天蚊蝇成群,晚上黑灯瞎火”,这一度曾是浙江许多农村真实的写照。2003年,省委、省政府针对农村环境脏乱差、村庄布局零星分散、社会事业落后的情况,作出了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决策,要求用5年时间整治10000个村,并把其中的1000个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

  村庄整治是千家万户都想办、一家一户办不了、每家每户都受益的事。全省各地都建立了村庄整治建设领导(协调)小组及办公室,形成了“三农”工作综合部门牵头、成员单位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台州市根据村庄区位条件、经济基础,采取拆建、合并组建、保护复建等形式;义乌市采取旧村改造、村庄整理、环境整治等形式;天台、余姚、仙居等不少地方则把村庄整治与下山移民、异地安置紧密结合起来……一个个实惠“大礼包”也接连送到农民手中:替建房农民免费设计“样板房”;让农民像城市居民一样,拿到建房按揭贷款;启动政策性农房保险,为农民撑起风险“防护伞”……

  关乎最大利益,就能激发最大热情。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投身于美好家园建设:缺资金,企业捐点、自己筹点;缺物资,把自家的建筑材料拿出来;缺劳力,男女老少一起上。

  截至去年底,全省累计投入村庄整治建设资金555.61亿元,83个县(市、区)编制了县域村庄布局规划,16389个村设计了建设“蓝图”,8236个传统村落变成了“水清、路平、灯明、村美”的农村新社区。那些暂不具备大规模改造条件的村庄,也通过改水、改厕、墙面粉刷等,使生活环境为之一变。

  与此同时,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紧密结合的乡村康庄工程、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万里清水河道工程、绿化示范村工程、千镇连锁万村放心店工程等也纷纷启动。截至去年底,累计总长超过5万公里的通村公路犹如一根根“毛细血管”,延伸到全省上万个村庄;1万多公里河道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528万农民喝上了洁净水,全省农村自来水覆盖率达75.5%,居全国各省区之首;600多万农民在家门口坐上了班车;4878个行政村的农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了连锁便利店的便利和安全。

  从社会事业发展不足到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幼有所学

  ——农村公共服务覆盖面变广了

  一对高龄孤寡老人——88岁的胡妙娥与73岁的竺圣云在敬老院喜结良缘,在奉化溪口镇传为佳话。为两老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镇婚姻登记室工作人员说:“我们见证了那么多新人的幸福时刻,数这对新人年纪最大,也数他俩最开心。”

  像胡妙娥、竺圣云两位老人一样,全省已有5.25万名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在各地敬老院和福利机构颐养天年。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作为统筹城乡、改善卫生的一个新亮点来抓,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使农村公共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一个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其他救助、救济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社会“保障网”已覆盖我省城乡,并越来越牢固。

  我省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城乡一体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低保对象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补尽补。目前,全省有62.9万名困难群众享受到了低保。去年,全省低保金支出超过6亿元,仅次于北京、上海。我省还在全国率先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至2006年底,全省累计筹集保障资金254亿元(其中政府配套资金到账72亿元),共有234万名被征地农民纳入保障。同时,推进职工社会保险向农民工覆盖。去年底,全省农民工参加工伤险145万人,参加医疗保险200万人。

  “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住上一次院,一年活白干”,看不起病、没地方看病,是农民最大的烦恼之一。2003年8月,我省开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去年底,有2902万农民参加合作医疗,占全省农民总数的86%,人均筹资达63元。此外,我省还全面实施“农民健康工程”,由政府出钱,每两年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免费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去年,全省对1441.5万农民进行了健康体检,并结合体检建立农民健康档案1186.18万份。

  教育的平等,是人生起跑线上的平等。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化,在高标准普及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作出高标准普及从学前到高中段的15年基础教育的决策,并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农村中小学食宿改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扩面”、“爱心营养餐”四项工程。2006年秋季起,又全部免收城乡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学生学杂费,并免收低收入家庭子女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学杂费。我省还在教育师资和布局上下功夫,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城乡学校共建结对活动,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弱有所助、幼有所学,越来越健全的社会保障“网”,使浙江农村呈现出一派和谐景象。

  从自发打工到创劳务品牌

  ——农村劳动力素质变高了

  泰顺县南院乡南院村村民赖志西一跃成了村里的“明星”:他参加县里组织的农民专项培训后,远赴日本务工,一年赚回的钱,超过以前在家务农10年的收入,在村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赖志西正是受惠于我省实施的“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这项旨在提高农民就业竞争力的工程,为把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创造了条件。

  要富裕农民就要减少农民,要减少农民必须培训农民。2004年,省委、省政府按照统筹城乡劳动就业、促进农民分工分业的要求,作出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的决策,要求到2010年培训100万现代农民,新增转移就业400万农民,提高500万农民工的就业技能。

  全省各地纷纷把农民培训纳入公共财政支出范围,采用“用工企业开‘订单’,培训机构出‘菜单’,农民‘点单’,政府‘埋单’”的“四单式”培训模式,增强农村劳动力寻找“新饭碗”能力。

  各地把促进农民培训转移致富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围绕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服务业,培训熟练农民工;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培训专业大户、农业企业经营者、合作社社长;围绕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培训“4050”农民……

  在提高培训的有效性方面,各地也动了不少脑筋:台州椒江区推出“整村推进”培训,使培训做到不漏一个人;长兴开出“技能培训大篷车”,学校带着培训工具上家门口为农民培训;海盐县联手世界500强企业美国辉瑞有限公司,成立“辉瑞学苑”培训当地养猪户……

  我省还全面开展了农村预备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对未能升学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给予6个月至1年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同时,从2006年起,在全国首开先河,对就读于省内大中专院校农业种养专业类的本省籍学生,实行免交学杂费的政策,鼓励他们学成后在现代农业领域创业发展。

  自2004年以来,全省已培训农村劳动力640.9万人,培训后实现转移就业达178.8万人。浙江农民的身影活跃在全国乃至国外:北上北京卖包子,东渡扶桑挣票子,西到新疆种杏子,南下深圳守门子,并形成了衢州保姆、江山保安、云和师傅等知名的劳务品牌。

  为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求新、求美、求知、求乐的精神需要,我省还积极实施“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工程”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并成立了以流动演出车为载体的钱江浪花艺术团,启动了文化下乡工程,还开展了“双万结对共建文明”活动。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告别了以往“干活、吃饭、聊天、睡觉”的单调作息表,像城里人一样享受着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从“薄弱环节”到“新增长点”

  ——欠发达地区发展活力变强了

  在武义县俞源乡新九龙山村,几个月前的一场婚礼,现在仍为村民们所津津乐道——金华市伟业婺剧团漂亮的当家花旦,嫁进了这个村。

  九龙山村原坐落在武义南部山区海拔1041米的高山上,曾是个7年没一户娶过亲的“光棍村”。下山脱贫致富后,村里20多名大龄男青年陆续都娶上了媳妇。“如果现在仍呆在山上,我可能也是光棍一条。”新郎刘昌荣乐呵呵地说。

  从2003年开始,我省按照统筹区域发展的要求,实施了“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通过不断健全政府扶持、区域协作、社会援助的扶贫机制,增强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使欠发达地区成为全省经济新的增长点。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能让欠发达地区掉队!“欠发达乡镇奔小康”、“百亿帮扶致富”、“山海协作”工程相继启动;117个省级单位、133个强县强镇与欠发达乡镇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十五”时期省级财政用于支持欠发达地区及海岛地区的支出累计达336亿元……欠发达地区发展由此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铁路穿山越涧,公路势走龙蛇,桥梁气势如虹,层峦叠嶂变成了通衢坦途,“穷山恶水”变成了 “金山银水”。

  “输血”更要“造血”,扶贫新路越走越宽:把下山脱贫与工业化、城市化结合起来,依托县城、中心镇和工业功能区建设下山移民小区;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选派科技人员到欠发达乡镇任职;结合欠发达地区的比较优势,做好产业化扶贫文章……欠发达地区发展由此步入“快车道”,“山下车水马龙,车间机声隆隆,山上郁郁葱葱”,一个个产业项目带动了一方,点活了一片;一个个知名品牌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

  蓄势后发从头越,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和群众生活面貌不断“刷新”:在省重点扶持的211个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2年的1921元增加到2006年的3201元,年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年收入1500元以下贫困人口则由64.53万减少到22.97万。

  从为民做主到村民当家

  ——干部作风、干群关系变好了

  走进新昌县沙溪镇董村村,位于村中央的中心花园格外引人注目:红色花岗岩铺成的路面上,搭建着石亭石桌,栽种着鲜花绿草,还放了一排颜色鲜艳的健身器械。村民陈有成自豪地说:“建这个花园花了10万元,都是我们村代表自己决定的。”

  和董村一样,民主参与正成为我省越来越多村庄做好村务工作的有效途径。

  加强农村民主管理,保障农民享有全面的民主权利,这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一大课题。省委、省政府积极适应农民群众民主意识增强、民主需求增长的趋势,不断创新基层民主形式,让权力在“阳光”下运作。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省涌现了“为民好书记”郑九万等一大批无私奉献、赤诚为民的新农村建设好带头人。

  为夯实“三农”工作的基础,我省还全面推行了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自2004年开始,从省、市、县、乡镇四级机关抽调机关干部,为全省每个行政村派驻一名农村工作指导员。三年来,全省累计选派指导员11.14万人次,协助落实各类建设项目13万个,调处矛盾纠纷31万起,帮助制定规章制度11万个,帮助建立村民活动场所2.47万个。不少农民感慨地说: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好作风又回来了。特别是在抗击台风等自然灾害过程中,广大农村工作指导员奋战在抗灾救灾第一线,谱写了一曲曲与人民群众同风雨共患难的赞歌。2006年8月,“桑美”台风来袭时,平阳县环保局鳌江分局开发股股长、南雁镇雁山村农村工作指导员林红武,奋不顾身抗台救灾,在组织群众转移时不幸遇险失踪,被温州市委授予“抗台勇士”称号,并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农民钱袋子变鼓了,农村人居环境变美了,公共服务覆盖面变广了,劳动力素质变高了,欠发达地区发展活力变强了,干部作风、干群关系变好了……这一系列历史性的变化,正在古越大地的广袤田野上不断地发生、不断地释放出巨大能量,并积聚起新的强大的力量,推动浙江新农村建设迈向更高的新水平。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6 喜看农村新变化 □ 省委、省政府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 2007-6-11 浙江日报000162007-06-1100016;浙江日报000162007-06-1100014;浙江日报000162007-06-1100015;浙江日报000162007-06-1100017;浙江日报000162007-06-1100013;浙江日报000162007-06-110001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