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国际要闻
3  4  
PDF 版
· 华尔街最后两大投行撑不住了
· 美国出钱救市
西方应者廖廖
· 南非总统姆贝基宣布辞职
· 日本央行首次
向美金融机构输血
· 外交部要求新方尽快破案
· 飓风已过 家园难回
· 俄北方舰队启程
· 万豪酒店爆炸意在巴总统
· 阿富汗驻巴基斯坦
未上任大使被绑架
· 中国驻马来西亚某企业高管遇害
· 麻生太郎当选
日本自民党新总裁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9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联储突然宣布批准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公司向商业银行转型
华尔街最后两大投行撑不住了
路透社评论说,这意味着华尔街的投资银行模式宣告终结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1日突然宣布,华尔街“地震”中幸存的两大投资银行,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公司获准向商业银行转型。路透社评论说,这一举措意味华尔街传统的投资银行模式宣告终结。

  低头求生

  美联储当天发表声明,批准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根据法律规定,美联储这一决定将在5天等待期后生效。

  这一举措意味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将接受美联储直接监管。另外,为符合商业银行标准,两家机构下属银行分支机构面临的监管将比以前更加严格。它们先前主要受证券交易委员会管辖。

  尽管商业银行模式可能致使利润空间收窄,两家投行仍主动要求转型。摩根士丹利的股票价格上周暴跌69%。高盛股价上周下跌超过10%。

  变身后的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不仅可设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以吸收储蓄存款,拓宽融资渠道;还可享受与其他商业银行同等的待遇,获得申请美联储紧急贷款的永久权利。这两大融资条件将有效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公司今年5月为摩根大通银行收购后,美联储开始把紧急贷款范围从商业银行扩展至投资银行,但这一改变不具永久性。

  “这项决定标志我们熟悉的华尔街改头换面。”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前董事长威廉·伊萨克说,“这实在糟糕,因为华尔街的风险投资者曾令美国受益匪浅。”

  重大重组

  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被迫变身,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流动性严重不足。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从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这么快变身看,它们的亏损要比外界预想的更大,这迫使它们必须尽快采取应对措施。

  这一转变无疑使华尔街的“世纪变局”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至此,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格局被彻底打破,美国金融机构正面临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最大规模的重组。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经济学教授鲍泰利对新华社记者说,美国金融市场沦落到这种地步,与美国金融机构的投机性太强有关。此外,由于金融创新,大量金融衍生品进入市场,而许多投资者其实并不清楚这些金融工具的风险性,这就埋下了重大隐患。

  美国金融监管也存在监管不力的问题。美国前劳工部长罗伯特·赖克指出,美国金融体系存在不透明性,金融机构和个人的借贷大大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速度,这必然会导致问题出现。此次五大投行深陷困境的一个突出原因,就是资产负债率太高,因此当次贷危机愈演愈烈时,它们就很难幸存下来。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随着危机进一步加剧,可能有更多金融机构成为新的牺牲品。

  投行终结

  美国《纽约时报》22日报道,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转型商业银行,使华尔街的面貌恢复至上世纪30年代格拉斯—斯蒂高尔法案诞生前的架构。美国国会1933年通过格拉斯—斯蒂高尔法案,严格划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

  投行模式涉及购买、重新打包并出售复杂信贷产品。过去数十年间,凭借大胆“赌钱”行为和举债经营,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等投资银行成为华尔街同行妒忌的对象。它们利润丰厚,商业活动屡屡登上媒体头条,为全世界企业和政府的并购、招股、重组等经济活动提供咨询,相对较少受监管层干预。

  不过,这种冒进模式在过去数星期分崩离析。鉴于投行大力扩张的债券业务“深不可测”,信贷危机蔓延使投资者对投行的赚钱方式失去信心。继贝尔斯登后,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美国银行宣布收购同样陷入困境的第三大投行美林公司。曾经的华尔街5大投行仅剩排名前两位的高盛和摩根士丹利。

  路透社说,美联储如今批准这两家投行转型,标志着投行模式草草终结。(本报综合新华社消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国际要闻 00004 华尔街最后两大投行撑不住了 2008-9-23 48256F32002924A6482574CC004746E2[A0-新华社记者≈B1-顾周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