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要闻
3  4  
PDF 版
· 不朽的丰碑 永远的怀念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8年12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国家和区域的竞争力来自持续创新,创新人才则是国家和区域持续创新的根本力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对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出了时代课题。

  围绕建设特色明显、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这一目标,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充分发挥信息化特色和优势,大力实施“质量立校、科技兴校、人才强校”战略,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积极服务于浙江省“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向社会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近年来,该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在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并以突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赢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思路明晰,

  创新激励政策提供制度保障

  高校扩招使大学教育正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发生转变,这也给高校人才培养带来了挑战。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毕业后马上面临就业,而用人单位最欢迎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较强的毕业生,如何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使他们能适应社会需求,尽快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有着明确的人才培养思路,用该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陈畴镛教授的话说,就是要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重特色、强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信息产业是当代最具竞争力的朝阳产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途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我省唯一一所以电子信息类学科为主导,且特色和优势突出的多科性高校,学校长期致力于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类学科专业,已经逐步成为国家和浙江省现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学校所确立的人才培养理念就是以电子信息为基础,各学科交叉融合,使学生具备鲜明的专业特色和创新能力,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实施“两创”战略提供人才支持。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学校不断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激励政策,由教务处牵头,各部门、学院共同参与实施,引导和鼓励学生实践创新,从制度上切实为创新性教学提供保障。

  除了在教学计划中设置相关的课外训练内容,杭电去年开始实施创新学分制度,将创新能力学分正式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之中。根据这一制度,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完成2个“创新能力学分”,否则不能毕业。学生参加院系及校级以上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发明创造、学科竞赛、撰写学术论文等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活动,并取得一定标志性的科技成果、获得各类资格等级证书、各类竞赛奖励等结果,都可以获得相应的创新能力学分,且不同项目学分可以累加,多余学分可用于替代部分所要修习的课程学分。在这个制度的鼓励之下,学生的课程选择自主性大大增强,参加学科竞赛的积极性不断高涨。

  从今年开始,杭电又修订完善了《关于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的有关规定》,参加全国、全省的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程序设计竞赛、“挑战杯”竞赛等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并获奖的队伍,最高能获得2万元的现金奖励,同时在奖学金评定时还能得到加分。

  学生参加集训和竞赛的成绩可以替代实践环节课程、暑期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类别的成绩,如果占用了教学时间,所获得的成绩最多可以替代8个学分。获奖学生想报考本校硕士研究生,给予研究生考试专业课成绩奖励。

  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及集训的,除了给予课时酬金,获得省级以上奖项也进行重奖,以激发老师指导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创新能力的积极性。

  双管齐下,

  软硬件结合支撑创新实践

  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创新平台。去年年底,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国防科工委在北京签约共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电由此成为我省第一所与国防科工委共建的高校,同时也成为国防科工委与地方共建的第一所电子信息类高校。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质量工程和我省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行动计划的项目,另一方面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连续8年每年投入3000万元用于学科建设。目前,该校已拥有1个国家国防重点学科、4个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7个浙江省重点学科和7个信息产业部重点学科。

  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是一项基础性任务,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保证。通过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拓展学科门类,加大专业建设投入力度,杭电现已拥有4个国家特色专业,全校48个本科专业中,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省级重点专业达到四分之一。此外,学校还拥有2个国防重点专业,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必须重视专业教学实验室和基础性公共实验室教学平台的建设。2006年、2007年,“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和“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分别入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这也是省属高校中唯一入选两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学校。

  学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建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省科技创新公共技术平台及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等各类创新平台,使学生成为直接受益者,他们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课题研究,得以接触前沿科技,并在实践中锻炼了动手能力,培养了创新精神。

  除了硬件投入,软件支撑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杭电着重从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入手,内培外引,支持鼓励在职教师深造,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学校每年投入2000万元用于师资队伍建设,着力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近几年引进的留学归国人员为学校的科研教学带来了新气象,如王健博士获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厉力华博士获2007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在杭电,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总教练刘春英博士被学生亲切地称为“老刘”,他放弃了自己做科研项目的机会,全身心投入学生的学科竞赛指导工作,并在历届比赛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他本人先后获得了“学生学科竞赛优秀指导老师”、校“优秀共产党员”、校“十佳教师”等荣誉。

  像刘春英一样,很多优秀人才得到了学校的重视和优待。校方采取了灵活的教师考核方式,给予他们各种荣誉,不断改善生活待遇,解决其后顾之忧,激发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正是有这样一大批敬业爱岗的教师的默默奉献,才使得学生创业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成为可能。

  近两年,杭电的“科技兴校”战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获国家科技奖4项、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如何将科技创新的优势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该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显著成效。如校长薛安克教授领衔的依托科研团队培养自动化专业创新型现代工程应用人才的教学改革和实践,获得了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的支持。

  一院一赛,

  学科竞赛成为创新能力培养重要载体

  当前,金融风暴已经对实体经济造成冲击,这也为2009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带来困难。不过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四学生吴积冰则显得沉着而自信,他正把所有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浙江大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考试中,并不为了找工作而伤神分心。这份对未来的自信源于在校期间他多次参与各种科技竞赛活动,并与队友一起取得了“英特尔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竞赛的一等奖,这让他成为了多家跨国公司邀请的对象。

  参与学科竞赛成为学生就业的有力筹码,去年毕业的张帅因获得过浙江省首届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而被华为公司以高薪聘用。李伟刚大学期间曾6次参加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得过1次银牌和3次铜牌;3次参加浙江省大学生程序大赛,拿过2次金牌和1次银牌,这样的骄人成绩使他受到众多国内外知名IT企业的青睐,最后他选择了百度,享受15万元的年薪待遇。

  学科竞赛蔚然成风,各类赛事层出不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得到激发,综合素质得以迅速提升,这是杭电人才培养的一个突出亮点。目前,杭电每年举办的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就有16项,投入专项经费100多万元,用于奖励师生的资金也有100多万元。除去假期,月月都有比赛,几乎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赛事。在一些工科类专业,超过一半的学生参加比赛,学校每年10%以上的学生参加全国性的重要赛事。

  如理学院承办的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信息学院承办的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计算机学院承办大学生ACM程序设计竞赛、浙江省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机械工程学院承办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等等。另外,经管人文类的学院也不甘示弱,继管理学院承办浙江省高校管理案例分析大赛、财经学院承办省大学生财会信息化竞赛后,今年,人文学院也承办了在杭六校模拟法庭比赛。一项项赛事构建起一张学生学科竞赛网,不仅形成了培养合力,而且成为独特的校园文化。

  杭电教务处处长陈光亭认为,学科竞赛不但可以培养参赛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更有利于培养他们在设计开发过程中的创新意识。

  就在11月下旬,第33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杭州赛区比赛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举行,来自北大、清华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69所知名高校的115支队伍参加了角逐,这也是浙江省属高校首次承办这一全球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性大学生程序设计赛事。

  在今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上,杭电3支队伍获得一等奖,7支队伍获得二等奖,获奖总数居全省高校首位。同样,在今年的“英特尔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中,该校张斌、吴积冰、陈宁等三位同学的参赛作品“嵌入式自主跟踪系统——球童机器人”获得了一等奖,引起外界关注。据了解,参加本届邀请赛的共有来自内地、中国香港特区,以及马来西亚、印度、美国的72所高校、160支队伍,其中参赛的内地高校均为全国211重点院校,杭电作为一所普通高校因电子信息特色明显而获得参赛机会,并一举成为本届比赛的黑马。

  在浙江“两创”总战略的实施中,高校承担着培养输送创新型人才和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两大任务,而前者更具基础性和长远性。据不完全统计,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历届毕业生中90%服务于浙江。尤其在IT产业,杭电毕业生已经成为支柱力量,为我省“两创”战略的实施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凸显信息化优势 服务“两创”总战略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资讯·

  学校连续3届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4项

  学校在200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一等奖4个,二等奖4个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5 2008-12-15 浙江日报000052008-12-1500012;浙江日报000052008-12-1500013;浙江日报000052008-12-1500014;浙江日报000052008-12-1500015;浙江日报000052008-12-1500016;浙江日报000052008-12-1500018;浙江日报000052008-12-1500019;浙江日报000052008-12-15000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