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小小添加剂,食品安全大考问
· 添加剂应有“容忍上限”
对其应抱着“有害推定”的态度
· 监管要“一条线”形成链条 尽快建立国家级风险评估中心
· 既要加强监管 也要加强企业诚信自律
· OMP被判定“安全”
但反思仍将继续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3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监管要“一条线”形成链条 尽快建立国家级风险评估中心
  对食品添加物的监管难度是显而易见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教授储大同说,由于目前食品添加物太多,研究者也很难搞清楚到底有多少不该加的东西被添进了食物中,也不知道添进去的到底是些什么东西,所以目前关于食品添加物与疾病相关度的研究还很有限。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陈君石指出,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基本是好的,20年前食品合格率只有50%,现在达到90%以上。但存在的问题很多,有的还很严重。在经济转型期,食品行业存在大量小企业、手工作坊,企业不守规矩的情况还会存在。

  “食品安全监管涉及多部门、多环节、多层面。多头管理,缺乏统一协调,责任不清,很容易出现监管和执法的空隙。”全国人大代表倪永培等表示,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管理从田间到桌面,采取“分段管理”,涉及多个部门,一旦协调出问题,就会造成交叉重合,有些地方出现“空档”。全国政协委员郑祖康建议,食品安全监管要改“分段管理”为“一条线管理”,由相关部门负责协调涉及食品安全各部门间的监管。

  一些代表委员还注意到,农产品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同样要形成农业产业链条,走“线性管理”路线,才能杜绝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全国政协委员刘永好表示,目前食品产业中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市场导向的,把大量的钱用来做广告做宣传、委托加工,这样做见效快,但是原料供给体系的问题会带来安全隐患。另一种方式是基地型模式,以生产为导向,建设完整产业链,就是从饲料、养殖就开始抓质量,这种模式的缺点是投资很大、周期很长,但食品安全有了保障。他建议,将相关助农资金集中起来大力支持可追溯的、有系统保障的、绿色生态的、有规模的农牧产业链和食品安全链的建设,既彻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又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平台。“静下心来把产业链做好、做实,让我们的食品安全得到保证是最重要的。”

  此外,近些年来几乎每次食品安全的“红灯”,总是率先在国外亮起。这些“红灯”即使有时候被证明有误,却在老百姓心中留下难以擦拭的“污渍”。

  没有食品安全评价的话语权,也就丧失了监管的主动性。不少代表委员建议,我国应整合现有的食品安全研究和检验检测资源,尽快建立国家级“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研究中心”,确保食品安全评估检测机构的权威性,制定相关规程和评价标准,逐步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评价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茅玉麟建议制订《国家食品安全科学普及专项应急预案》,为新通过的《食品安全法》“配套”。

  “在应对食品安全应急事件时,向普通百姓普及相关科普知识,类似于‘化学扫盲’,避免出现谣言惑众的情况。”茅玉麟表示,有关食品安全的恐慌,至少在目前已左右了部分消费者的神经。一提起三聚氰胺,所有人如临大敌;一听说柑橘有虫,柑橘就统统滞销。“如果能够多普及一下相关的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就可以让谣言止步于科学面前。”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监管要“一条线”形成链条 尽快建立国家级风险评估中心 2009-3-10 浙江日报000102009-03-100000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