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第一要闻版

百工之乡创业潮涌

东阳崛起红木家具业

  本报记者 徐晓恩 毛珺

  通讯员 陈一点 刘小红 

  

  从南亚或非洲进口的优质原木,经过东阳工匠的精心制作,变为华贵的红木家具,每套几万元到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

  在东阳,从城市到乡村,透过大大小小的红木家具厂和各种产品展示厅,我们感受到了“百工之乡”奔涌而出的创业激情。

  老产业焕发青春

  35岁的傅旭东站在自己设在东阳红木家具市场的展示厅前,踌躇满志:“订单已经排到年底,我们现在加班加点生产也满足不了客户需求。”

  傅旭东原来是一名木材商,大专毕业后给一家进出口公司打工,经销当地木雕、木线企业需要的木材。去年,他创办了江南宝典红木家具公司,立志要把红木家具做得经典、名贵,把企业做成“百年老店”。

  正是像傅旭东这样一批有思想、有雄心的年轻创业者的加盟,红木家具——这个拥有千年历史的老产业复活了,一批批客户从大江南北赶来,不是要求加盟经销,就是自己买一套使用。东阳城区两个市场的命运变迁,可以验证红木家具的发展轨迹。

  东阳有个世界贸易城,占地200多亩,有4600多个经营门店,但生意一直不太景气。去年,贸易城转型为中国木雕城,专营红木家具和木雕工艺品。现在,这里生意兴隆,各地客商往来不绝,摊位租金看涨。东阳人逢人便说:是木雕和红木家具救了贸易城。

  “现在,东阳市拥有红木家具企业1000多家,其中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80多家;去年全市红木家具销售额保守估计有20多亿元,从业人员数万人。”东阳红木家具协会秘书长曹益民说,目前东阳红木家具的市场占有率达到40%以上,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红木家具采购批发基地。

  红木家具的兴起,还带起了一条产业链。在南马镇花园村,我们看到一个硕大的木材和木材加工市场,每天成交数百吨。

  东永公路南马镇路段两边,原来的木线厂都被红木家具厂所取代,装修华丽、各种品牌的红木家具门店、展示厅鳞次栉比。走进社区街巷,则是为红木家具配套的雕花场,100多米路段竟有30多家。据村委会工作人员介绍,这是近两年才兴起的“雕花一条街”,有电脑雕花、人工雕花、拉花等,每家每户业务做不完。

  迅速崛起的红木家具业,正在刷新这里的产业形态和经济生态。

  从谋生到创业

  东阳是著名的“百工之乡”。上世纪80年代,东阳手艺人纷纷南下,去广东打工谋生。东阳万家宜家具公司总经理吴明月当年是一名油漆工,在广东中山一家红木家具厂打工,凭着自己的勤奋和努力,慢慢地被提升为企业高管,积累了一些企业管理经验和个人财富。

  几年前,国内红木家具市场上演了一场生死大战,红木价格暴涨暴跌,许多企业经受不了这种剧烈波动,关门倒闭了。在广东、福建一带红木家具厂打工的东阳工匠,面临新的抉择。吴明月回到东阳,创办了万家宜红木家具厂,目前有200多名职工,去年销售额4000多万元。

  “东阳现在1000多家红木家具企业,90%以上老板是吴明月这样的手艺人转型来的。”东阳红木家具协会秘书长曹益民介绍,他们曾做过调查,全国几个红木家具主产区从事木工、油漆、雕花等主要技术工种的,一半以上是东阳人。他们掌握技术,对市场又了解,创办企业多数成功。   

  “我们卖的不仅是家具,更是家具文化。”这是东阳大清翰林古典艺术家具公司董事长吴腾飞的口头禅。

  吴腾飞毕业于广东美院,早年从事木雕和古典家具设计,2007年加入红木家具制造行业。在他看来,即便是最普通的一件红木家具,采用珍贵木材,加上东阳木雕的雕刻技艺,再用中国传统的木材蒸煮工艺、榫卯结构和大漆处理,周身都洋溢着传统文化的气息。

  东阳不产木头,只有这些工匠。正是他们从谋生到创业的转身,给红木家具这一传统产业带来无穷的活力和创造力。(下转第二版)


浙江日报 第一要闻版 00001 东阳崛起红木家具业 2010-06-22 nw.D1000FFN_20100622_5-00001 2 2010年06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