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社会

慈溪民企穿越家业传承——

富二代走向创二代

  本报记者 阮蓓茜

  

  49%的“富二代”不赞同父辈经营理念;只有12.6%的子女顺利接班——慈溪市工商联的调研报告显示,虽然大部分第一代民营企业家希望子女接班,但“民企二代”并不那么情愿接过父辈手中的财富接力棒。

  随着民营企业交接班高峰期的来临,“民企二代”的成长逐渐进入公众视野。慈溪市工商联提出,要帮助这群“含着金汤匙长大”的“富二代”向“创二代”转变,接好当地经济转型升级的接力棒。

  富爸爸的担忧

  “从他生下来,我就考虑让他接班。”宁波华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应永军,为让儿子顺利接班,专门制定了3年培养计划。

  在慈溪,非公有制经济占了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99%以上,目前有6万多家民营企业,平均每5户家庭就有一家经商办企业。当地工商联的调研显示,私营企业主平均年龄58岁,这意味着,未来5至10年,慈溪将迎来企业交接班高峰期。 

  这些天,在乌鲁木齐做生意的慈溪商人王佳波,特地坐了6小时飞机赶回来,给正打算出国留学的女儿做思想工作。“女儿想当记者,我希望她读经济相关的专业,将来方便接手生意。”王佳波告诉记者,为了培养孩子将来继承家业,大家都下足本钱送子女出国留学。 

  在当地工商联走访的规模以上民营企业接班人中,学历在研究生以上的占17%,本科占78%;40%的人有海外留学经历;所学专业中,经济管理和商科类占59%。  

  “虽然孩子已经长大,受过高等教育,但他能否接班还是未知数。”一名企业家告诉记者,“没有在市场竞争中搏杀的经验,即使读再多书,还不是纸上谈兵?”

  富二代的烦恼

  炫富、飙车、“选妃”……这些暴露在公众视野里的“富二代”形象,让这群年轻人饱受质疑。这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二代”,都是这种状况吗?他们能否担当?

  从英国留学回来的沈飞,正在父亲的企业里做销售经理。当周边人夸奖她今年给公司创造了上千万元的利润时,沈飞却苦笑着说:“在时间和精神上,我很穷。我更希望跟同龄人一样,周末可以和家人一起郊游,下班后跟闺蜜聊心事;而现在,大部分时间都给了客户和公司。我需要很多时间来学习、培训,可眼前的订单让人疲于奔命。”

  方太集团创始人茅理翔2006年创立“家业常青接班人培训学校”,这所国内第一家培养民企第二代接班人的专门学校,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的学员。他说,“富二代”并不是人们想像的那样,生活在花团锦簇中。他们没有选择工作的自由:不接班,去做别的,就是不孝;能接好班也不奇怪,因为这是老爸传下来的;接不好,就是败家子。

  因此,“富二代”承受着人们难以想象的压力。如今已顺利接班的慈溪市汇丽机电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宇,刚进公司时,面对的是从零开始的挑战和大家怀疑的眼光。从生产车间到业务部门,每一个部门他都努力做一遍,熟悉所有生产和管理流程。“当公司员工跟我汇报工作后,一转身又向我爸再汇报一遍,那种不被认可和信任的滋味,让我难过得睡不着觉。”罗宇说。

  在社会偏见和企业接班的压力下,“民企二代”的成长不容乐观。在慈溪市工商联的调研报告中,这些年轻人呈现这些特点:高学历和留学海外的背景,让他们拥有丰富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接班过程中,两代人因为经营理念冲突,会产生很多摩擦,需要心理疏导;很多人认为守业比创业更难,不愿接班。 

  向创二代转型

  5月15日,在庵东镇商会的倡议下,一群“民企二代”聚集起来,讨论成立“创二代”联谊会。无论是否情愿,这群生龙活虎的年轻人,都要接过父辈的财富接力棒。一个多月后,联谊会成立,20多名成员大部分是“80后”,多数拥有高学历和海外留学经历。

  “相似的经历,让我们拥有更多共同语言。我的苦闷,联谊会的‘过来人’都有过,他们教我如何转变心态。”去年大学毕业的傅静之原本不打算到父亲的公司,但现在她对“企业接班人”的身份有了新认识。

  “从全国范围看,‘富二代’的成长,不仅是有没有人接班的问题,更是中国民族工业是否能持续振兴的大问题。”茅理翔说。

  “我们需要搭建一个平台,树立一个导向,建立一个制度,帮助这群年轻人成长。”慈溪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华红告诉记者,推动民企二代顺利接班,是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成长起来的民企二代不仅要继承父辈家业,更要传承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使命感。

  今年5月,慈溪市工商联向“民企二代”发出向“创二代”转变的倡议书。市工商联党组书记黄建岳说:“如果说,‘富二代’是指家族企业继承人,那么‘创二代’就是这群人中坚持道德自律、愿意接班、具有创业精神、勇于奉献、乐于承担社会责任的群体。”为此,市工商联着手开展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后备队伍情况的调查分析,并多途径探索人才培养工程。比如联手方太集团连续3年组织“国际家庭企业论坛”,创办“家业常青”学院;建议有关部门建立“创二代”综合评价体系;依托党校、行政学院和高等院校,对“创二代”分期分批进行轮训等。


浙江日报 社会 00011 富二代走向创二代 2010-07-07 nw.D1000FFN_20100707_4-00011 2 2010年07月0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