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今日关注

4问: 建新园解决问题吗?

  “入园难,难于考公务员;入园贵,贵过大学收费”。上幼儿园难,成了这个夏天的热门话题,不仅家长倍感焦虑和苦恼,也引起了政府层面的高度关注。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幼儿园成了稀缺资源?本报记者以杭城为案例展开调查。

  家住杭州市拱墅区的肖女士,有两套住房,为了给女儿入托,同时在两套房周边的5家幼儿园报名,经过6个月的全家总动员,才拿到一家乙级幼儿园的入学通知书。

  肖女士的困境有调查数据可以解释。截至7月初,拱墅区需要就读幼儿园小班的孩子有4281人,计划招生数3576人,缺口705人;有读托班需求的是3592人,计划招生数1844人,缺口1748人。

  同样的,杭城其他城区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入园“拥堵”状况。2010年以来,入园难已经成为家长们不能不面对的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突出现象。

  “今年,杭州‘入园难’压力的确空前。”杭州市教育局初等教育处处长蒋锋坦承,“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和金猪宝宝入园高峰‘撞’在了一块儿。”

  1问: 入园难,究竟难在哪?

  “在9月份开学前,所有读小班的学生入园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蒋锋一见到记者,首先希望能够把这个信息传达给家长们。

  据统计,今年,杭州六城区小班总数增加了155个,扩班58个,压缩托班97个,基本能满足今年学前儿童的入园需求。“如有宝宝到目前为止仍未报上名,将由各区教育局进行统筹安排,确保9月份开学前都能进幼儿园。”

  “今年入园的难度大于往年,金猪宝宝入园高峰使得学前教育的历史遗留问题凸显出来了。”蒋锋说。

  据了解,因为学前教育并不属于义务教育,全国各地普遍存在公共财政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一直以来,杭城学前教育的发展格局都是以“公办为示范,民办为主体”,而公办中又有相当一部分为电力、交通等行业、部门自办,优先保证本系统、本部门职工的孩子。因此,想入杭城的公办园,尤其是优质的公办园,也就是所谓的名园,一直都存在竞争。

  而今年,问题加剧了。杭州2007、2008年诞生的“金猪宝宝”、“奥运宝宝”多达10万人。今年仅城区户籍入园人数,就比往年多出2000多人。此外,随着来杭务工人员逐年增加,其子女的入园需求也在增加,目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园比例已接近40%。

  2问: 老城区为何特别挤?

  从目前的幼儿园分布来看,老城区的幼教资源不如新城区充沛。

  据统计,目前杭州市共有972所幼儿园,在园人数为24.8万人。尽管老城区优质幼教资源相对丰富,但从分布区域以及数量来比较,老城区的孩子入园难度更大。

  7月26日,记者走访松木场一带发现,周边的幼儿园有六七家,多为甲级幼儿园,但是,这些甲级幼儿园多为行业、部门开办,并不是完全就近入学。因此,按照杭州现行的小区配套幼儿园按每百户9.3名幼儿的建设标准,缺口仍较为突出。

  加上老城区土地稀缺,民办幼儿园数量也较少。同样喊“挤”的还有拱墅区。

  相比之下,新城滨江区的幼教资源则相对充足。根据滨江区教育局提供给记者的数据,今年该区入小班人数为2500人左右,目前有35所幼儿园,其中3所幼儿园正加紧建设中,9月前可投入使用,能保证所有儿童的学前三年教育。

  据介绍,新城区资源相对充足得益于2005年杭州居住小区需配套幼托的规定。相比较而言,城区的老小区建幼儿园难度更大,“像松木场一带,我们也多次请区教育局划出一块学前教育用地,但确实比较难找。”蒋锋表示。

  据透露,城区幼儿园的布局问题,将在今年年底前由各区教育局拿出具体的布点规划,置换腾空的中小学校舍将优先用于开办幼儿园,且鼓励空置厂房楼宇改造成幼儿园用地。同时,明年年底前,杭州市每个乡镇也将陆续开出一所中心幼儿园。

  3问: 入园何时不再难?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解决今年“入园难”,最及时有效的一个办法是压缩托班,扩容小班。小班多了,但托班少了。换句话说,“入园难”更难在上托班。

  从市教育局的数据来看,今年主城区58个小班扩班,人数从每班25人增加至30人左右。扩容潜力更大的一块在托班,六个区共压缩了97个托班。比如东新实验幼托园,已经连续两年停招托班。

  托班招生门槛越抬越高。据了解,有的幼儿园托班招生年龄已从原来的满30个月提高到满33个月。记者从城东一家幼儿园了解到,对今年入托的孩子有能力要求,比如能从1数到20,会自己动手吃饭,会自己上厕所……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以及杭州市的情况,目前我们着重做好学前三年教育,也就是从小班开始的教育。”蒋锋表示,未来杭州市学前三年教育发展格局要以“政府为主导”,政府会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但“先满足小班入学”。

  针对“入托难”,不少幼儿园负责人表示近几年难有改观。城北一家幼儿园负责人明确表示,上小班的孩子太多,目前暂无重开托班的计划,“至少等到全区上小班的需求得到彻底满足,并在幼儿园有富余场地的情况下,才会重开托班。”

  新建幼儿园增多了,“入园难”还会存在吗?这样的疑问,并不一定就能得到肯定的回答。基础设施上去了,教师却留不住,这是目前杭城幼儿园师资面临的一个普遍难题。

  公办幼儿园教师“身份”多重。据了解,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杭城幼儿园新进教师少有事业编制。据滨江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幼教人员告诉记者,她所在的公办幼儿园有教师40多人,仅五六人属事业编制,有无编制的年收入差距将近一半,“基本上每年都会有好几个老师走掉”。

  而在民办幼儿园,这一境况更为窘困。据了解,杭城多数民办幼儿园实行低收费运作,这带来的后续问题十分突出。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个孩子每月收取100至200元不等的保育费,全班30名学生,配有“一教一保”,每月总进账6000元,刨去日常开支,这样的待遇想要留住好教师几无可能。

  “解决教师待遇问题,将是下一步杭州发展学前教育的重点之一。”根据规划,杭州将用5年时间,确保公办幼儿园核编配置到位;这5年里,还将加大对民办幼儿园教师的扶持力度,争取明年年底前,民办幼师的收入达到公办教师的60%,并逐步提高。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04 4问: 建新园解决问题吗? 2010-08-03 nw.D1000FFN_20100803_7-00004 2 2010年08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