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文化

救心梗,三步并两步

  记者 肖国强 

  通讯员 阮芝芳 林玲 

  

  本报讯 气温骤降,又到了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冬季高发期。对于急性心梗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如果不能缩短诊疗流程,尽快为病人进行闭塞血管的血运重建治疗,病人随时都有死亡的危险。

  对此,美国心脏病学学会确定了一个急性心梗病人救治时间的“金标准”:病人从就诊到手术完成,必须在90分钟内,而且是越早越好。能否将急性心梗救治的时间缩短到90分钟以内,也成为了判断医院心血管病治疗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记者从省新华医院了解到,这样的“金标准”,他们已经做到了。

  “过去救治心梗病人走的是老三步:先到急诊科初查,再到住院部办手续、化验服药,最后手术。”该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黄抒伟说,医院开通急性心梗救治的绿色通道后,“三步变两步”,急诊科医生在急诊室就把心电确诊、化验服药等术前准备全部完成。心内科医生一到,直接把病人送到导管室手术。因为省去了住院部这个环节,先抢救再收费,然后办理繁琐的住院手续,为救治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从而将救治时间控制在了90分钟内。

  60岁的沈阳人老方就是流程简化的受益者。他10年前就有过心梗病史,因为平时很注意自我保养,病情控制得一直不错。前不久,听说女儿在杭州给他添了个小外孙,他赶紧赶来探望,一高兴就多喝了几杯。到了后半夜,突然胸口闷胀、心绞疼。凌晨4点,他被送到省新华医院急诊科。

  接下来就是一场前后持续近70分钟、争分夺秒的“救险大片”:急诊医生在10分钟内完成体格检查、询问病史、心电图监测、抽血化验并作出急性心肌梗死的明确诊断,同时做好冠脉血运重建手术前用药等各项准备;黄抒伟和手术团队里的其他4名医生、护士、技师在家接到通知后,15分钟全部赶到;在急诊室,他们为突发心脏骤停的老方实施了胸外按压等生命支持治疗;5分钟后进入导管室, 40分钟后手术成功完成,把老方从鬼门关口拽了回来。死里逃生之后,老方不久前还专门从沈阳再次赶到杭州,给黄抒伟他们送上了一面大红的锦旗。

  “简化就医流程看上去并不复杂,但要做到却并不容易。它要求医院有过硬的抢救设备、人员配备以及团队合作意识,要求有充分的后勤保障等等。如果这些都能做到,就能大大降低急性心梗病人的死亡率。”黄抒伟说。

  据了解,通过这种争分夺秒的努力,两年多来,省新华医院已经挽救了近百名心血管危重病人的生命,抢救成功率超过了95%。


浙江日报 文化 00010 救心梗,三步并两步 2010-12-14 nw.D1000FFN_20101214_11-00010 2 2010年12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