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借力国家队 搭建新平台

湖州着力推进院地合作

  记者 叶玉跃 秦军 通讯员 余夏青

  

  本报湖州2月23日电 刚刚拿到一笔产品数量为50吨的出口订单,长兴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谈伟平心里踏实了。“这是我们和中科院湖州应用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中心共同研发的一个项目,名称叫L-2氨基丁酸,它是抗癫痫病药物原料的中间体。我们第一次用生物法生产产品,真正把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了。”

  “长兴制药”从2009年起与中科院湖州中心接触,到今年初投资建厂房、引进4个项目,全都采用了国际上最流行的生物酶催化法,一改传统化学法成本高、污染大的劣势,不仅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而且环境污染小。

  2006年1月,湖州市联手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实施“院地合作”,创建了中科院湖州应用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中心,此后几年,中科院湖州中心逐步建成了中科院湖州工业生物技术中心、生物制造创新中心、营养与健康产业中心、现代农业生物中心等近20家创新载体。

  不同的创新载体,目标相同,那就是通过共建平台,进行研发合作、成果转化、人才交流,推动湖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这种合作的方式是灵活多样的:企业认为好的项目,可以委托中心开发;销售商、贸易商也可提出好的项目和中心合作开发,再找企业生产,中心享受销售额提成;中心还可聘请专家、顾问到国际上寻找好的项目,自主开发,再把项目转让给企业,中心享受技术转让费和销售额提成等。

  通过灵活多样的合作,使“长兴制药”这样的中小型科技企业成了最大受益者。

  目前,湖州市生物与医药产业已具有一定的集聚度,规模以上企业达170家。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有“升华拜克”、湖州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吉豪森药业有限公司等29家。2010年该市被新认定为生物与医药领域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的有7家。

  在谈到中科院湖州中心的成功经验时,湖州市委书记孙文友说,对大院大所来说,技术成果不是用来“装订成册”,而是要转化为生产力。而院地合作要想成功,不但要有优秀的项目、创新的体制、专业化的人才,还要有远见的企业和高效率的政府机构,湖州已具这些要素。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湖州着力推进院地合作 2011-02-24 nw.D1000FFN_20110224_12-00001 2 2011年02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