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寻访红色记忆

寻访小分队走进浙江海洋学院——
历史与心灵的对话

记者 廖小清 吕玥 林上军   

  本报讯 光辉的历史给我们留下哪些财富?当代大学生如何传承和弘扬党的光荣传统?5月26日下午,本报与浙江大学联合发起的“饮水思源”红色寻访大型新闻行动舟山小分队来到浙江海洋学院,与当地老干部和浙江海洋学院师生齐聚一堂,进行了一场历史与心灵的对话。大家畅谈党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共话祖国的沧桑巨变,让青年学子倍受感动和鼓舞。

  对话在两名浙大学子讲述“红色寻访”经历中拉开序幕。浙江大学国际贸易系大二学生郭骋,在河北邯郸寻访了涉县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在那里,他亲眼目睹了设施简陋的办公地和斑驳的墙面,感受了革命前辈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江西广昌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寻访的浙江大学社科系大二学生谢鸿存,与大家分享了红军第3军团第5师政委陈阿金的感人故事。出生于1898的陈阿金,7岁时家乡遭水灾,随父母逃荒到上海;成年后,积极参加党领导的工人运动,最终为革命献出了生命……

  参加寻访后,郭骋对党的奋斗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说,在价值、意识和利益多元化的今天,青年要做一个真正有理想、有作为的人。

  两位浙大学子的感悟,引起现场老干部和浙江海洋学院师生的共鸣。参加过辽沈、平津等战役的老干部王毓宽说起了自己当年参军入伍的经历:“当时,我没有别的想法,只想跟着党走,求得翻身解放。”后来转业,他又主动选择到条件艰苦的海岛工作,“任何时候我都相信党,党交给我的任务就要坚决完成好。”

  浙江海洋学院社会科学部副教授常大惠结合自身经历,教育年轻人不仅要跟着党走,而且要学会感恩。他说,一个人不能忘记过去,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希望年轻人从学习党史开始,从小事和身边事做起,多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

  听着老干部和老师的肺腑之言,大学生们感慨颇深。“听了老干部的讲述,我们学到了不少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特别是那段光荣历史和伟大精神,值得我们永远传承和弘扬。”浙江海洋学院学生孙昕皓激动地说。


浙江日报 寻访红色记忆 00005 寻访小分队走进浙江海洋学院——
历史与心灵的对话
2011-05-28 1997906 2 2011年05月2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