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经济

同饮一江水,共图一方业

q

  660年前的《富春山居图》跨过海峡,能在台北顺利合璧,而横跨桐庐、富阳两地的旅游线路却没法真正合璧,为什么?

  在采访中,我一直试图去探索这个问题背后真正的根源。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同饮一江水。桐庐富阳一衣带水,共同拥有一方美景。乘着《富春山居图》合璧这个话题还没有“凉下来”,将两县旅游资源好好整合,也推出合璧线路,简直是“水到渠成”的事儿,为什么对这个千载难逢的推广机会,两地显得不那么积极呢?

  往简单了想,是“立场决定态度”。两地各有“小九九”:本来嘛,原本两地的旅游就发展得很不错,目前国内游客的接待量也在逐年上升中。因此,是不是合璧,也许对旅游主管部门来说,并非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于是,两地就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各搭各的台,各唱各的戏,也挺好。

  然而再往深处想想,两地对于线路整合的不热衷,会不会两地旅游主管部门存在另一种担忧呢,那就是担心整合后可能带来的客源流失:譬如原本计划住在富阳的游客可能去了桐庐,从桐庐一路玩过来的游客则有可能吃住都选择了富阳。

  这里面可以深究、可以琢磨的东西就多了:首先是旅游资源的同质化问题。省旅游局副局长许澎表示,浙江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同时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同质化倾向严重,独有旅游资源稀缺。这也是为什么我省不少知名景点宁愿和省外景点拉手合作,却不愿与邻居携手闯关的原因。与省外如黄山、苏州等地合作,能实现旅游资源的互补,让消费者在一条线路中看到不同的风景。但这也不是说,类同的旅游资源就不能整合了,譬如杭州市旅委主任李虹对富春山居图线路整合的建议就值得借鉴:桐庐以景主打,富阳以文化吸引,两者结合起来,恰好能完完整整地诠释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再者,线路合璧涉及到了旅游资源的再开发,如何做好线路衔接、如何提高接待能力、如何做好景点后续建设、如何创新游客的游览体验,都是学问,双方要琢磨要探讨要尝试,并非一朝一夕能成功的。

  660年前,元代大画家黄公望以富春山水为蓝本,绘就充满传奇色彩的《富春山居图》,660年后的今天,玲珑的富春山水间,一幅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也正徐徐展开,如何做好“1+1>2”的文章,实现共赢发展,是富春江沿线的旅游业要面对的一篇大文章。毕竟,《富春山居图》合璧带来的旅游商机稍纵即逝。等人们淡忘了这个热点后,再想吸引眼球,难度就大多了。

 (作者为本报记者)


浙江日报 经济 00009 同饮一江水,共图一方业 2011-06-10 2011853 2 2011年06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