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天下

历时369天,航程64162海里,实现多项突破

“大洋一号”满载而归

  本报青岛12月11日电

  记者 叶玉跃 通讯员 孙湫词

  清晨,青岛奥帆中心,圆满完成大洋科考第22航次任务的“大洋一号”在欢呼声中靠岸了。自去年12月8日从广州启航,历时369天,航行64162海里,也就是12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三圈,“大洋一号”终于回家了。

  这是我国大洋科考史上时间最长、里程最长的一次,同时也是收获颇丰的一次,带回了生活在几百摄氏度热液中的深海鱼、盲虾。在西南印度洋首次布放了综合锚系浮标观测系统。无人缆控潜水器和深海浅钻等新技术装备都在本航次中得到了应用,获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大洋一号”的甲板上,一块“岩石”被围观。科考队员介绍说,这是南大西洋一处较大的热液区取回的硫化物,含铜量很高。而海底热液活动区中的热液硫化物是目前受到国际关注的一种海底矿藏。

  第22航次大洋科考总首席科学家陶春辉说,本航次各航段都取得了十分丰硕的科研成果,比如说在南大西洋和东太平洋共发现了16处海底热液区。热液区俗称海底“黑烟囱”,能帮助探索生命起源问题。“在东太平洋,国际上还没有在这一区域发现过活动的热液硫化物区,而我们8天时间发现了7处新的热液活动区,效率很高。”

  长得像巨型蝌蚪、没有眼睛、60厘米长的深海怪鱼,疑似迄今未知的物种,这是6月5日“大洋一号”在南大西洋2740米深处捕获的,也是我国首次从深海热液区捕获的大型生物样品。

  和深海鱼一起捕获的还有200多只热液盲虾、海虾、海葵等热液生物,它们都生存在无光、无氧、高压、剧毒的深海热液区,称得上“水深火热”、“暗无天日”。这些深海生物不能吃,但能帮助人们探索热液区生物为什么在恶劣环境下也能生存,进而反推地质历史上生物的演化。

  “大洋一号”同时也应用了大量的高技术装备,不少都是首次。

  比如,在西南印度洋首次布放了综合锚系浮标观测系统,还有无人缆控潜水器和自主研发的声学深拖系统等重大高新装备在热液区获得了成功应用。

  陶春辉说,这套综合锚系浮标观测系统,主要用于监测热液羽状流的变化和扩散,连续采集的气象要素可以实时卫星传输数据。

  从一段视频上,记者看到机械手小心翼翼但很准确地取回珊瑚样品。这是首次使用无人缆控潜水器完成取样,取得硫化物、玄武岩等样品和数码照片。这标志着我国大洋科考机器人实用化取得实质性进展,也成为国际上少数几个能使用水下机器人开展调查、取样的国家之一。

  此外,在东太平洋1600米的海底,中深孔岩芯取样钻机分别钻进2米和4米,取得了硬岩柱样品,这是首次开展中深钻硫化物区试用并取得样品,为硫化物矿区评价开展进行了技术储备。

  这些由我国自主研制的高技术装备首次使用,却在科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示了我国自主研发大型装备的水平和能力。


浙江日报 天下 00006 “大洋一号”满载而归 2011-12-12 2256254 2 2011年12月1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