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余杭滚灯记忆40年

  本报杭州1月17日讯

  记者 陈宁 报道组 范建荣

  通讯员 文闻

  农历龙年悄然临近,浙江非遗中关于龙的记忆被渐渐唤起。在余杭星桥街道文体中心的排练室内,50位演员手举经过改造的椭圆形滚灯缓缓跑动,一个滚灯方阵渐渐变成了一条长龙,这是即将献礼今年余杭区元宵大戏的重头节目《滚灯龙》。

  排练室后方,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和着音乐的节拍,看得津津有味,他叫汪妙林,是余杭滚灯的传承人,他珍藏着一张40年前的黑白老照片。这张照片的背后,有许多关于滚灯的传承往事。“就是这张照片,改变了滚灯和我的命运。”望着这张泛黄的老照片,汪妙林仿佛有道不尽的情缘。

  照片拍摄于余杭翁梅村的一个工厂大院,高高板凳上,汪妙林将一只直径1.8米的滚灯腾空甩起,虚化了镜头。“那时,余杭滚灯还叫翁梅滚灯。”汪妙林出生于滚灯世家,他从16岁起就继承了这门技艺。“只要一有空,我就和几个朋友在院子里玩滚灯,村子里的人都会来看。”

  汪妙林并不知道,1972年的这一天,人群中有一个特殊的人——翁梅村文化站的负责人张长工。“咔嚓”一声,张长工用随身携带的相机将这一瞬间永久定格。

  这张偶得的照片,在余杭滚灯的历史上划出了一道清晰的分界线。据记载,滚灯在余杭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后来几乎在民间销声匿迹。而当年被翁梅滚灯深深感染的张长工把照片带回文化站后,文化站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恢复滚灯。

  几天后,汪妙林接到通知,到当时钱塘江一带最有影响力的“元帅庙会”上表演节目。简陋的舞台上,汪妙林精湛的滚灯技艺大放光彩。从那之后,滚灯成了庙会上必不可少的节目,而汪妙林则成了舞滚灯必不可少的人。内嵌红灯笼的滚灯散发着年味儿,从那之后的每年春节,滚灯也会如期亮相。随着知名度的提升,“翁梅滚灯”也正式更名为余杭滚灯,汪妙林还和他的朋友组建了余杭第一支民间滚灯队。

  如果说1972年的这张老照片唤醒了余杭人久远的记忆,那么1996年的一次机遇,则让滚灯走出了余杭。那一年,文化站再次牵线搭桥,滚灯队受邀参加在杭州柳浪闻莺举办的中日传统文化节暨民间艺术大串演。从那时起,余杭滚灯开始糅合了优美的舞蹈动作,这项田间地头的绝活成为一门艺术登上了大雅之堂。2006年,余杭滚灯入选首批国家非遗。此后,余杭滚灯走进世博、舞向奥运、亮相新西兰……

  1996年的这场演出,是汪妙林滚灯生涯中最后一次登台表演,而年过半百的他仍然离不开滚灯。“闲的时候还会再耍上几把”,汪妙林如鱼得水的滚灯技艺感染了村里的年轻人,他们自发组成了一支滚灯队,他顺理成章地成了队里的顾问。

  采访接近尾声,汪妙林随手拿起一个直径1米、重15公斤的大滚灯饶有兴致地舞了一把,很难想象这位精神健旺的老人已年近七十。他说:“年轻时候我能舞100斤的滚灯!我们全家舞灯,个个都长寿。”

  40年间,汪妙林伴随着余杭滚灯一路走来。也就是这40年间,滚灯化作了余杭人心中不可或缺的温暖记忆。在余杭,如今一共活跃着大大小小100多支民间滚灯队伍,古老的滚灯嫁接了现代元素,青春焕发。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余杭滚灯记忆40年 2012-01-18 2301882 2 2012年01月1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