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政治纵深

我省“万人评组工”晒出好成绩——

聚光灯下找长短

  核心提示: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看不到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万人评组工”活动已成为我省组织工作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有效途径。2011年我省组工干部满意度分值突破90分,其他分值也直逼90分,各项满意度指标又一次全面提高,而且是这项活动开展4年来提升幅度最大的一次。

  89.92分,这是2011年我省“万人评组工”活动中,干部群众给组织工作亮出的满意度分数。

  都说“满意度是个易碎品”,下来容易,上去难。但从2008年起,我省“万人评组工”民意调查已连续开展4年。此次,组工干部再次站在聚光灯下,接受广大群众的“评头论足”。

考分置于阳光下

  对于全省各地各级组织部门来说,“万人评组工”是一次接受广大干部群众评价的公开考试。2011年的成绩单,无疑让大家倍感欣喜——

  2011年我省选人用人公信度为89.27分,比2010年提高10.28分。其中,干部选拔任用情况满意度分值为89.40分,比2010年提高10.32分,提高幅度最大;防止和纠正用人不正之风工作满意度分值为89.14分,比上年提高10.24分。

  组织工作满意度为89.92分,比上年提高9.22分。其中,组工干部满意度分值为90.07分,是4项综合测评指标中得分最高的,比2010年提高9.16分;组织工作总体评价满意度分值为89.76分,比2010年提高9.27分。

  此次全省民调,在11个市、90个县(市、区)和178个有干部任免权的省直单位、市属高校中进行,调查样本单位3500个,调查人数21930人。民意调查对干部选拔任用情况、防止和纠正用人不正之风工作、组工干部、组织工作总体评价等4项满意度进行综合测评,对基层组织建设、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23个方面进行分项调查。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看不到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满意度民调是准确评判组织工作现状的现实需要。”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吴顺江认为,全省组织工作得到整体推进,是干部群众对组织工作评价上升的根本原因。虽然是简单的数字,但背后凝结的是广大干部群众对组织工作的肯定和鼓励。正如网友所言“组织部门给力,老百姓就给分”。

  民调结果会不会掺“水分”?这恐怕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专项调查处处长戴建林已连续参加4年的“万人评组工”调查。他介绍,整个调查工作全部由浙江调查队系统独立组织实施,各市、县(市、区)组织部门一律不参与。为了提高调查单位抽样的严密性和统一性,11个设区市本级和90个调查县(市、区)的调查单位全部由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统一抽取。每个抽中调查单位由两名调查员负责现场调查。

  “这次对抽取的调查单位都预先保密,密封的调查单位名单只有在各调查组到达调查现场才可以启封。这样避免了各地对调查单位施加影响,有助于提高调查结果的准确性。”戴建林与记者聊起在温州调查时的一次经历。那天下午4时半,调查组来到温州市某机关单位,告知要在该单位抽样调查。因为是不打招呼的调查,该单位领导正准备带队到泰顺调研,所以提出能否让留在单位的人员参加问卷调查。“这样不行,我们的调查对象都是当场随机抽样的。”于是,调查组在核对该单位组织人事部门提供的人员名单后,通过严格的抽样程序,确定了10名调查对象,正巧准备下乡调研的单位领导也在其中。于是,一直等问卷调查结束后,他们才出发到泰顺。

  “任何变通,都可能让公众对‘万人评组工’的结果产生怀疑,所以,调查过程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戴建林说,全省采取统一独立的调查,保证了调查的独立性和公正性,调查程序的规范性和一致性,保证了调查数据的真实可信。

满意背后是实绩

  组工满意度逐年上升来之不易,但成绩不可能永远上升。如何让满意度这个易碎品不易碎?成为组织工作面临的考验。

  “每年一次的‘万人评组工’,是组织工作最直接的开门纳谏和公开检验,压力不小。”曾任舟山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的张兵深有体会,舟山市4年的“万人评组工”民意调查结果都名列全省各市前列,其实平时下了不少苦功。

  既然要由群众来评价,就要了解和回应群众的期待和需求,有针对性地改进组织工作。近年来,针对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选人用人工作,舟山市在提高公信力、透明度和群众参与度等方面都进行了探索,率先建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网络平台。围绕群众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期待,该市创造性地推出网格化服务,拉近党群关系、干群关系。

  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连续多年的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就是要让干部群众对组织工作经常“评头论足”,就是要掀掉组织工作的神秘面纱,增进干部群众对组织工作的了解和理解,更是集思广益,促进民主决策、科学决策。

  一位组工干部坦言,2011年是换届之年,换届纪律如何,风气怎样,选出来的领导班子群众是否认可,选人用人过程是否公开透明……都会直接影响满意度民调的结果,对全省各级组织部门和有关单位都是一种压力。

  与前3次相比,2011年的“万人评组工”的调查问卷内容根据换届工作实际,增加了关于换届纪律的4个问题。

  “这次90%以上的被访对象对换届工作总体评价和换届风气评价‘好’或‘较好’,而且干部选拔任用情况满意度分值比上年有大幅提升,换届中选人用人公信度明显提高。”省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室主任王炅介绍,压力就是动力,这次换届,各地进一步树立和落实正确的用人导向,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扩大换届工作中的民主,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从2011年的换届工作看,满意度调查与组织工作已形成良性互动。

  “直接公布调查数据,敢于将自己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公开到阳光之下,体现了组织部门的信心和决心。”“组织部门正越来越开放,事实证明,一个开放的部门,一个敢于亮相的部门即使亮出来的样子并不完美,但是其真实、诚恳足以得到尊重和理解。”……网友普遍认为这是我省组织部门开门纳谏、甚至是“刮骨疗伤”的举措,也是组织部门有底气、有勇气的表现。

倒逼才能下猛药

  在一些地区或单位看来,满意度调查的结果无疑是一剂苦药。

  在日前召开的全省组织部长会议上,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蔡奇对2011年满意度分值排名靠后和下降明显的市、县(市、区)和省直单位进行了通报。省委组织部还发文通报全省“万人评组工”调查结果。

  前几年,我省已开始尝试将满意度调查的结果与干部提拔任用相挂钩。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良药苦口,事不避难,知难不难,开展‘万人评组工’调查是一种促进工作的倒逼机制,这样才能找准问题、对症下药。”

  在接受满意度调查时,不少调查对象在问卷上写下意见、建议。“这样的调查很好,一定要了解真实情况,有可能的话,宜组织专项调查,进一步了解实情与实效。”“这种形式比较好,值得推广,是真正体现公民参政议政的有效手段。”……此次调查,共收到意见、建议1947条次。

  采访中,也有干部提出,满意度调查会受到各种客观、主观因素的影响,是不是每个分值都能反映真实情况?

  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组织部门一直在研究如何更好地运用调查结果,不能单一地看一个数据或一年的数据,要对一个地方、一个单位连续一个时期的满意度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比较接近客观实际的结论,避免以偏概全。

  近期,省委组织部将开展一次组织工作满意度专题谈话提醒,一同帮助满意度分值排名靠后和下降明显的地方和省直单位查找问题、分析原因,研究整改措施。

  专家认为,民意调查对于组织部门了解群众的愿望和期待,接受群众的评判和监督,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推进组织工作科学性提供了实际指南和有力杠杆,值得其他职能部门借鉴。

  ■专家观点

  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主任、教授许耀桐:民调对推动组织工作具有杠杆作用。这项常态性的工作,已经成为党和人民群众、组织部门和人民群众、干部队伍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渠道,已经和组织部门的工作有机地融为一体,成为组织部门的工作方式,也是组织部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显著标志。今后,我们组织部门开展工作、出台政策措施,要多考量民调的因素。


浙江日报 政治纵深 00017 聚光灯下找长短 2012-02-23 浙江日报2012-02-2300014;浙江日报2012-02-2300016;浙江日报2012-02-2300024;浙江日报2012-02-2300013;浙江日报2012-02-2300044;浙江日报2012-02-2300054;浙江日报2012-02-2300055 2 2012年02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