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电影,用胶片收藏生活

  吴孟婕

  “电影终究更吸引年轻人。”面对杭州图书馆报告厅里几百双专注的眼睛,坐在台上的侯孝贤这样感慨。

  头发花白、矮小精干,近两个小时的讲座中,侯孝贤脸上很少露出轻松的表情,听到问题时,会有瞬间的沉默,仿佛一个定格的长镜头。但说起影像,他简直深情款款:“电影是活生生的,别想了,去做吧,一直拍就会有想要的东西出现。”

  侯孝贤的电影作品以含蓄而丰富的“诗化”特征著称:它们在镜头画面、时空编排上与中国传统美学理念相对接,少言寡语,自有一份深刻的情感重量。更多时候,他被贴上一个宽泛的标签——“台湾新电影的代表人物”,然后,被关注,被谈论,被收藏,被提问。

  这天一早,“侯孝贤电影回顾暨首届西湖影像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后,侯孝贤匆匆离开,但现场大部分媒体记者为银幕上那段侯孝贤用胶片收藏的山乡青年阿云与阿远的爱情故事停留了脚步。

  《恋恋风尘》拍摄于1987年,吴念真、朱天文编剧,李屏宾摄影——标准的“侯氏班底”。电影很慢,平视的构图中,底部是绿树青青的山坡上环绕的屋舍,中部是望不到尽头的海湾,上部是天光云影的浮动,用耳朵来听,鸟鸣啁啾,汽笛长啸,于是,一切的时空、一切的生活都从这里展开。

  如果对剧情抱有强烈的期待,侯孝贤的电影难免让人觉得乏味。从早期作品《风柜来的人》到近期的《最好的时光》、《红气球之旅》,大多数的时候,他更像是一位旁观者,温暖,但带着距离,让观众在真实、客观、简约的镜头下感受一种生活情感和意象的延伸。用一位影迷的话说,你必须放弃“等待讯息”的观影习惯,而要主动调度个人记忆和想象,在浓缩的意象中构成一幅幅生动图景。

  而侯孝贤自己把节制的镜头运用解释为一种“眼光”:“摄影机不远不近、不离不弃地摆在画面一侧,这种适当的距离感意味着一个更清醒的视角。” 1985年,侯孝贤筹拍了半自传体电影《童年往事》。影片一开始就是他自己的声音,从广东梅县到台湾凤山,娓娓讲述着家族的变迁,那段悠悠的成长之旅引发了观众的共鸣。法国著名电影评论家傅东说:“在侯孝贤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纯粹的叙述方式,同时,我们更清楚地在生活中发现了自己。”

  这是侯孝贤第一次来杭州,有人提议他拍一部以西湖为题材的电影,他没有立刻应允,反问道:“在这里居住过的有哪些名人?还有没有几代同堂的老居民?” 人,始终是侯孝贤最关注的:“必须先彻底了解城市的特质,然后再去设计角色的背景、职业和他的活动范围。”

  侯孝贤表示,在市场化机制下,借助网络的力量和本土文化的兴起,不少影片在叫座的同时也有一定的内涵。但他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心:“如今的电影画面越来越电视化,能‘藏’得住的东西越来越少了。”

  提问中,总少不了对年轻影人的寄语。“假如没有累积的观察,就提不出假设,提不出问题——而通常,答案就在问题里。”侯孝贤说,“我拍的都是对我那个时代的写实,你们要面对的是自己的真实、当下的生活,这是你们所独有的。”

  想起朱天文对侯孝贤的评价:“不苦相、不愤世,只是一心一意地做一件自己很愿意做的事,常常会跌倒,但还是会兴高采烈地上路。”遇见一个真实而执着的侯孝贤,或许对当下和未来都更具指示意义。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电影,用胶片收藏生活 2012-07-16 2637753 2 2012年07月1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