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经济

结构悄然改变 打造长期“支撑”

  7月份外贸数据也在意料之中。虽然外贸形势不佳,但贸易结构正在发生悄然改变,外贸承压前行中仍存“亮点”。

  贸易结构悄然改变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朱超认为,从国内外经济基本面来看,7月份的外贸数据也在意料之中。从结构上来看,进出口的增速都在收窄,但出口收缩的速度更快,进口虽然由于原材料等价格下跌增速也有所放缓,但总体上还比较刚性,这也是导致贸易顺差收窄的原因。

  朱超认为,贸易顺差收窄在后期可能会影响到人民币币值,外汇占款收缩可能会使资金面的紧张状况加剧,更重要的是可能会形成不好的预期,一些投资者会更愿意保有美元。

  外贸承压但仍存“亮点”

  值得注意的是,从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贸易结构中市场以及产品结构都在悄然发生改变。

  市场方面,随着美国经济体出现复苏的迹象,传统的贸易市场出现了区域性的回暖。但包括“金砖四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的表现更为抢眼。

  海关数据显示,在我与主要贸易伙伴双边贸易中,1至7月,中欧双边贸易下降0.9%;中美双边贸易增长10.5%。此外,我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增长9%,与俄罗斯和巴西双边贸易总值分别增长17.7%和10.3%。

  产品结构上,1至7月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1%,而传统制造业包括服装、纺织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出现下降。另有数据显示,1至7月,处于产业链较低端的加工贸易增速3.1%,也低于一般贸易进出口7.7%的增速。由此可见,外贸产品结构也在发生转型。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研究中心主任王健认为,经济规律决定了市场如果在一处走不通,会选择另外的道路。产品结构上的变化,也意味着销售渠道市场的变化。

  在有“家具名镇”和“鞋业之都”之称的东莞市厚街镇,虽然传统的优势行业家具和制鞋都面临较大压力,但经历转型后的新兴产业正在释放活力。仅一家生产手机显示产品的三星视界有限公司上半年出口就实现306%的增长,带动整个厚街镇1至6月份外贸增长67.1%。

  探寻长期增长支撑

  市场认为,虽然7月份外贸数据在预期之中,但后期增长动力不足。广东金融学院院长陆磊认为,由于我国贸易结构中加工贸易占据较大比例,因此进出口数据中主要看进口,如果进口没有突破,也意味着未来出口也不理想。

  在支撑外贸增长的内部因素上,王健认为,国内制造业还没有完全走出“低端”,在管理以及盈利能力上都需要寻求突破,这也导致在全球经济下行、贸易摩擦增多时,这些低端制造业的竞争力更为减弱。从生产要素上来说,劳动力的红利越来越弱,加之汇率等因素,使得企业的生产和交易成本越来越高。

  那么,外贸如何走出“陷阱”?专家认为,除了要提高技术和管理能力外,企业在市场的选择上也要再做考虑。

  “美国的市场已经从最苦难的时候走过来了。但欧洲还没有走完。”中信银行广州分行国际业务部经理白少凌认为,中国的外贸确实在发生深层次的变化,作为外贸企业,不可能修好一条渠道就吃一辈子,可以考虑开发新边疆。

  另有一些外贸企业选择“出口转内销”策略,对此,王健认为,由于国外需求不振,“出口转内销”是一种趋势。阿里巴巴就在为外贸企业搭建销往国内的平台。但打开国内市场还需要一段时间。

  (据新华社)


浙江日报 经济 00009 结构悄然改变 打造长期“支撑” 2012-08-13 2679449 2 2012年08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