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听风者》,向文学借东风

  吴孟婕

  浙籍作家麦家的小说《暗算》中有一个很容易用老电影方式叙述的故事——建国初期,大批特务伺机制造恐慌,神秘情报机关“701”陷入空前危机,而在关键时刻扭转局面的,是一位来自民间的盲人。

  但由麦兆辉、庄文强执导,根据《暗算》改编的谍战片《听风者》不是一部“老式电影”——由梁朝伟饰演的盲人调音师何兵为“心脏”输血、周迅饰演的特工周学宁向“大脑”施压,加上范晓萱、王学兵、董勇等演员的穿针引线,合力唤醒了麦家笔下那个电波永不消逝的年代,那场“看不见”的战争和那群听风的人。

  在鲜见大片的8月档,风势猛烈的《听风者》被寄予了“带热影市”的厚望。据不完全统计,该片上映首周末票房即突破亿元大关。可以说,《听风者》在摄影、美术、音乐等视听元素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但最大的问题出现在剧力的分散,前后情感没有统一在一个完整的叙事链条中,使得故事本身直抵人心的力量打了折扣。

  关于文学和影像的关系,有一种比喻颇为形象:“把一部小说改编成电影,就像把一座山上的草药采下来,制成胶囊,必然存在对原著的‘冒犯’和‘伤害’。” 在麦兆辉、庄文强看来,《暗算》是一个谜语,如果电影不能对小说的关键情节、谜底揭晓作出巧妙的改编,等于让观众看了一场预知结局的球赛。基于这种考虑,《听风者》对原著中的两位主角动了“手术”:农民出身的何兵被设定为一个混迹上海滩的小混混,而周迅更是一个全新加入的角色,充当了影片“心战”部分的纵贯线。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第五代导演张艺谋、陈凯歌等开始在国际影展上频频获奖,当时正值国内文学创作的高峰期,他们的崛起离不开刘恒、余华、苏童等作家的助力。以张艺谋为例,他的《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活着》等都是以文学作品为蓝本创作拍摄的。

  随着影视行业市场化进程的加速,几乎每位名导麾下都有了“编故事”的班子,《英雄》、《十面埋伏》、《无极》就是这个时期的产物。这样做的优点和缺点都十分明显:导演的个人风格因此而贯彻得更彻底,但叙事上往往缺乏新意,甚至难以自圆其说。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被观众批评为“不会讲故事”的电影人重新转向成熟文学作品寻找灵感,比如近日热映的陈凯歌新作《搜索》、陈嘉上的《四大名捕》,即将上映的《白鹿原》、《一九四二》等均属此列。“电影是文学酿出的果实。”不久前,冯小刚在上海国际电影节论坛上说过这样一句话。但,文字与影像,归根到底是运行于平行轨道上的独立个体,想要“同呼吸”、“心连心”并非易事。大部分情况下,“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后是否尊重原著”是争议的焦点所在,其结果往往不可预测——可能强强联手,也可能相互抵消。

  有一种说法: 好作家不是一路狂奔,直接把读者带往目的地,而是要在沿途寻找创作与阅读的心灵结合点,告诉你生活的可能性。电影又何尝不是如此?要提炼一个故事、藏住一个谜底并不难,观众的赏片之趣在于,导演会对手中越来越丰富的资源作出怎样的配搭,以及能否赋予作品一种全新的艺术风格。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听风者》,向文学借东风 2012-08-13 2673187 2 2012年08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