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城乡共富新嘉善

——从“两创”迈向“两富”的报告之二

  本报记者 李回雄 陆遥

  县委报道组 刘文书

  江南好,风光看今朝。

  嘉善,杭嘉湖平原上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的美称,因“民风纯朴、地嘉人善”而得名。

  党的十六大以来,嘉善人民借 “天时、地利、人和”优势,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八八战略”和“两创”总战略,在科学发展的征途上阔步前行:十年间,嘉善GDP以每年接近100亿元的速度增长,增幅连续多年列嘉兴市首位。到去年年底,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7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514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小于2∶1。506平方公里的平原上,新老嘉善人共同编织着富裕安康的幸福家园。

  2008年,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嘉善县被确定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的联系点;作为浙江省委老书记,习近平同志先后4次到嘉善调研视察,11次对嘉善工作作出批示,要求嘉善在主动接轨上海、扩大开放、融入长三角方面迈出新步伐,在推动城乡一体化上创造新经验,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成效。

  2010年,嘉善被确定为创先争优活动省委书记赵洪祝同志联系点,同年5月,嘉善作为唯一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被国务院列入《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今年6月,省党代会提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的五年目标,“扎实推进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被写入了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

  从“两创”到“两富”,嘉善又站在了历史新起点上。

  “菜篮子”、“米袋子”变成农民的“钱袋子”,传统农业县跃升为工业强县,嘉善充分发挥独特区位优势,主动接轨上海、扩大开放、融入长三角——

  开放发展兴嘉业

  嘉善离上海有多远?16分钟,这是沪杭高铁开通后的两地距离。

  盛夏季节,我们在嘉善采访,行走在河湖港岔之间,绿野百里,一马平川,沿途尽是稻田、果园和成排的蔬菜大棚,一座座村庄镶嵌其间,不时挂有上海牌照的农产品运货车和旅游大巴在身边驶过……水乡如画,田园可诗。

  据当地人介绍,嘉善有50%的农产品销往上海市场,70%游客来自上海。

  春秋时期,这里是吴国和越国的交界地,因居民多说吴语,故称“吴根越角”。这里还是马家浜文化的发祥地,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这片“古嘉善湾”的沼泽台地上渔猎稻作,繁衍生息。悠远的农耕文明,孕育这里“农业大县”的称誉。

  刚刚过了正午,王利华就坐不住了,骑上电动三轮车、顶着酷暑出门。他要给地里的毛豆苗施肥。

  今年48岁的王利华,在姚庄村算是个年轻的“老农民”,当过生产队长,现在是蔬菜种植大户,除了自家的7亩承包田,又从村民手里转租了5亩,夫妻俩共同经营着12个蔬菜大棚。前一天,王利华刚刚收完了番茄,多数交售给合作社,统一销往上海、苏州、杭州、宁波等大城市。

  “现在的农业与过去大不一样。在嘉善,在家务农都能致富。”姚庄村党支部书记徐春林说,他们村有一半多农户从事种植业,实施“万元千斤”工程:每亩田每年收入万元以上、产粮千斤以上。“家有五亩田,笃定奔小康”。

  现代农业正在改变着这片古老土地的结构和色彩,菜园、果园、花园成了嘉善农业经济的代表作。

  据介绍,目前嘉善县已形成粮食、蔬菜、水果、畜牧、花卉、水产、食用菌、观光农业等八大农业产业和白(食用菌)、绿(蔬菜)、蓝(淡水养殖)、彩(花卉)“四色”产业带,建成精品农业示范点80多个;今年全县温室大棚经济作物面积达到53000亩,产值可以突破6.3亿元,相当于全县农民人均增收3000元;姚庄黄桃成为继西湖龙井之后第二个进入国宴的浙江农产品,东泉番茄是上海世博会定点供应产品……

  “浙江米袋子”、“上海菜篮子”,最终都进了农民的“钱袋子”。现在,现代高效农业已成为嘉善县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惠及城乡数十万居民。

  王利华一家是嘉善这场农业产业革命的践行者和受益者。

  今年,他们已收获两季蔬菜,番茄之前是茄子,现在田里生长着水稻和毛豆,秋收后再种上大棚蔬菜。一年四季循环种植,田间劳作固然辛苦,但回报也令他们满意。“田里收收一年十多万,农闲时打工还能挣些钱,一家四口,日子过得很好了。”王利华说,现在他们一家最盼的,是能早点住进“桃园新邨”。

  “桃园新邨”是姚庄镇的农民新社区,所有设施都与城市社区一样,从学校、卫生服务站到文化体育设施,一应俱全,是当地农民一个新的梦想家园。村支书徐春林告诉王利华,年底前他们一家就能实现这个愿望。

  工业是一方经济的龙头,它在创造财富的同时,还带来就业岗位,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嘉善县自古有兴办工业的传统。据县志记载,明朝宣德五年嘉善建县后,就鼓励农民种桑植棉,纺织业由此兴盛;到万历年间,魏塘一带几乎家家都有纺机、织机,所织之布与松江齐名,谚称“卖不完的松江布,收不尽的魏塘纱”。改革开放后,他们借助“沪浙桥头堡”的地缘优势,工业经济再度风生水起,形成了木业家具、五金机械、电子电声、纺织服装等四大传统产业,农业大县一跃成为工业强县,2000年,首次进入中国“百强县”行列。

  然而,经过几十年高强度发展,区域面积狭小和平川水网的劣势也突显出来,特别是近几年来,资源要素短缺和环境容量承受能力成了新的“瓶颈”。面对“成长的烦恼”,嘉善县实施“五个一批”淘汰低效落后产能,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引导企业转型发展。

  以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体的工业经济率先转身。他们以“亩产值”倒逼企业升级转型,木业家具、五金机械、纺织服装等传统主业不断提升;通过腾笼换鸟、零土地招商等手段,新兴信息电子、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三新一高”产业加快集聚,呈现出“木材、钢材、硅材”产业层次不断提升的良好态势,迅速形成新的产业高地。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创办于1996年的浙江众城包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嘉善县的一家上市企业。近几年来,企业通过转型升级,自主创新研发设备和产品,摆脱低端市场竞争,目前已发展成为一家集科研、设计、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于一体的全过程制造企业,去年人均产值超过100万元,企业亩均产值达650万元。

  近十年来,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不增加区域面积的条件下,实现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以不足全县4%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占全县1/3的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去年,嘉善县GDP321亿元,人均突破13000美元,跻身浙江省经济“十强县(市)”。

  2010年12月28日清晨6时,一辆簇新的公交大巴迎着阳光从嘉善客运中心徐徐驶出,开往上海金山枫泾。枫泾至嘉善的“枫嘉线”从这天起正式试运行,这是嘉兴市首条省际公交线路,也是上海首条真正意义上的毗邻地区公交化班线。

  枫嘉线开通,嘉善与上海的同城效应进一步显现,意味着嘉善从“接轨上海”到“融入上海”的新进程。

  在嘉善县的“十二五”规划中,融入上海被列为县域发展的首位战略。其中,产业融入是重要一环。嘉善围绕重点发展的新兴信息电子、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三新一高”产业,承接上海“溢出”的产业、项目,积极与上海的新兴产业、业态配套,在产业配套协作中推进嘉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嘉善引进的高新产业项目多数打有上海烙印:物流大鳄特易购物流在嘉善刮起了现代物流风;机械“骄子”格林策巴赫机械、东庚球车把重心搬到嘉善,在这里生产高端机械手和高尔夫球车;宁善国际智慧城、张江嘉善科技园集聚大批来自上海的高端人才……目前,30%以上的嘉善工业品是为上海企业配套或通过上海进入其他地区; 90%的外资和县外内资直接或受上海的影响而进入嘉善。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嘉善既不靠山,也不临海,但我们靠着上海这个最大的‘海’。”嘉善县委书记姚高员表示:今后五年,嘉善将把融入上海作为首位发展战略,着力推进开放发展,把嘉善打造成为展示浙江形象的“浙江北大门”。

  城乡二元鸿沟在消弥,农民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嘉善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城乡一体发展先行区——

  统筹发展举善政

  “我们虽然失去了孩子,但没有失去生活。我们的一切困难村里都帮助解决了,日子过得很好。”

  大云镇缪家村村民缪荣华,见到我们就一脸灿烂,对陪同的村干部赞不绝口。

  缪荣华今年65岁,7年前儿子因病去世,留下老两口和一个孙女。现在,他们一家住在缪家村新建的新社区里,75平方米的两层楼房,前门临街,宽畅通透。缪荣华说,这是他们通过农房集聚政策换来的。

  现在,缪荣华夫妻俩都可以享受养老金,每人每月995元,孙女未成年,享受农村低保和教育补助,自住有余的2间房子用来出租,一年租金有3600多元,一家人的生活已经够宽余的。但老两口还是闲不住,分别在企业和村合作社兼了个工,两人每月还有三四千元收入。

  “别看他们没有正劳力,人均收入不低的。”村党委书记王四根说,缪家村现在没有穷人,只有几户相对困难的家庭,但都得到村里的很好照顾,包括提供就业岗位、困难救济等。

  我们走在缪家村的农民新社区,平坦整洁,各种设施都很完备,与城市社区没有两样;所不同的是,这里的房子更宽敞,家家户户前有庭院后有花园,更像城里的排屋。王四根告诉我们,这个新社区是2000年开始建设的,全村1033户农户已有800户搬进新社区,村集体为之投入1200多万元,建设配套设施。

  “全面实现现代化,农村既是重点,但也是难点。”嘉善县委书记姚高员说,近年来,他们一直在大力推行城乡一体化战略,举全县之力,把主要公共资源都往农村投放。

  作为全国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围绕“示范点”建设,全县主要实施三大战略:开放发展、转型发展和统筹发展。其中,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人群之间的收入和生活差距,不断改善民生,是三大战略的“重中之重”。

  “强村计划”是嘉善县投向农村和农民的一大“政策礼包”——通过资金、土地等要素扶持,帮助经济薄弱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的服务带动功能,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在土地资源极为紧缺的条件下,嘉善县每年切出200亩用地指标,县镇两级财政拿出1000万元,帮助弱村建厂房、兴物业,通过物业出租等多种形式帮助弱村发展。现在,持续了4年之久的第一轮“强村计划”已经完成,基本消灭了年收入30万元以下的“空壳村”,去年全县村级集体收入平均达到195万元,多的达上千万元。今年,新一轮“强村计划”又已展开,嘉善许多村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干窑镇的干窑村,是个比嘉善的历史还要久远的古村落,因北京兴建皇城而兴旺——专业生产用于宫殿建设的“京砖”,最多时这里有800多座砖窑,所以叫“千窑村”,据说是因为乾隆皇帝的笔误而改为“干窑”。现在因为禁止取土,制砖业急剧萎缩,除了在镇里的博物馆里还能一睹明砖清瓦的风采,原野上则是一望无际的稻田。

  即使这样一个纯农业村,去年村集体纯收入也有317万元。村里把这些钱用来修桥铺路、塘河清淤、绿化保洁、帮贫济困和建设各种公共文化设施,村里的面貌一天天地变好、变美、变舒坦。在嘉善采访,我们的一个最大感受是均衡。走了一村又一村,最后我们自己也分不清彼此的差异或特色,居民的收入来源相同,贫富差异相同,生活方式相同,价值理念相同,甚至镇乡和县城的差异也不大,大家都处在一条相对富裕的生活线上,平衡、平静、平稳。

  从以GDP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这是科学发展最本质的特征。近年来,嘉善县一直在践行这样的执政理念。在这里,我们看到城乡鸿沟正在渐渐弥合,“一体化”的远景正徐徐向人们展现:

  ——供水一体化,城乡居民同质同网同价;

  ——交通一体化,公共交通城乡同网同价,所有镇乡到最近高速路口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到县城不超过20分钟、到最远的村不超过40分钟;

  ——教育一体化,城乡学校统一布局,教学资源统一配置;

  ——医疗卫生一体化,医疗资源城乡共享,合作医疗全覆盖;

  ——社会保障一体化,城镇职工、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并轨,城乡居民待遇均等……

  营造精神家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嘉善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大力弘扬具有地方特色的善文化——

  全面发展通人和

  2004年8月17日,作为三峡库区移民,张平周夫妇带着全部家当——3个包袱和两个年幼儿子,从重庆涪陵来到浙江嘉善,在浙北的这方平地上落下了脚。

  8年后,我们来到张平周位于嘉善的这个新家。

  这是嘉善县姚庄镇的界泾港村,浙北平原上一个普通村落。张平周刚刚从田里劳动回来,对这些年的变化,他用一句感慨概括:“好得没得说哟!”——原来的3个包袱变成了每层有3间房的一幢二层楼房,当年四口之家变成了七口——两个儿子分别娶了媳妇,还添了个孙女……

  除了浓重的乡音,张平周一家与当地居民一个样:夫妻俩经营着自家的6.5亩承包田,如今是7个蔬菜大棚,年收入有十来万元;两个儿子和儿媳在镇上的工厂里做工,孙女在村里上幼儿园,一家人过着富足、团聚和安宁的生活。

  今日的嘉善,县如其名,无论是谁,不管来自哪里,只要肯对这方土地投入辛劳,一定会报以富裕;对生活投以热情,一定会生长出幸福。

  嘉善,地处江南水乡腹地,正所谓“上善若水”,水的性格和特征造就了嘉善人温敦从容、宽容大度、与人为善的性格,自古以来就有善文化的思想者和实践者。

  400年前,魏塘镇上就出过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大善人袁了凡——明中晚期一位重要的思想家,既是善举的倡导者,也是“善”理论的诠释者,其所著的《了凡四训》是我国第一本具名的劝善书。今日尚存的嘉善“善馆”,就是明末慈善家、嘉善人陈龙正设立的“同善会馆”,这是他经办善业的机构和公所。陈龙正以一己之力,帮助那些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苦难人们,开江南民间慈善事业之先河,他的善举一直为后人所尊崇。

  古语有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经济高速发展,百姓生活富足的同时,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营造共同的精神家园?县委书记姚高员说,嘉善要弘扬“地嘉人善、善言善行、善气迎人”的传统美德,以善文化带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嘉善地方核心价值观和县域人文精神品牌。在他眼里,“善”就是嘉善的文化胎记、人文标识。

  现在,嘉善县正在开展弘扬“善文化”的教育活动,把“善”变成一种潮流、一种风尚、一种价值观、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行为模式,号召人人向善、扬善、行善,涌现出了“善文化”六大现象:善商群体创业创新、善政理念亲民惠民、善德育人快乐成长、善居之地心美人和、善行天下温暖人心、扬善之风幸福家园。

  周引春,浙江双飞无油轴承有限公司董事长,一名土生土长的嘉善民营企业家。在他的企业里,有一个“善文化”展示厅,由他亲自总结的“双飞”企业文化是:止于至善、行善积德、善业分明、善始善终、上善若水,涵盖关爱员工、回馈社会、诚信经营等多方面内容。

  蔡永龙,来自宝岛台湾,在嘉善投资兴业十数载,用辛勤与汗水缔造了一个“螺丝王国”——晋亿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蔡永龙向嘉善民政局捐款30万元,这成为县慈善总会收到的第一笔捐款。在随后的几年里,包括晋亿在内的台资企业,捐款总额占全县慈善捐款总额的三分之一。

  王四根,大云镇缪家村党委书记,一位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老黄牛”的当家人。王四根当年走马上任时,村级可支配收入不足5万元,他通过兴办村级企业,带领村民发家致富,目前村可支配收入已超过1000万元。

  陈阿条,天凝镇宏扬村一位八旬老人。从2003年开始,她省吃俭用,用儿女寄来的赡养费每年向村里扶贫助学捐款2万元。10年来,陈阿条资助了200多人次,而她本人每月的开销还不足10元。

  “善故事”在嘉善随处可见:检察官徐建康帮扶“问题少年”20多年如一日;杜鹃小学寓善于教育新苗;“唐海荣警务室”五勤工作法守平安;西塘“钱塘人家”诚实守信成品牌;王婷真情劝说打动轻生者;魏塘“和阿姨”志愿服务促和谐……

  嘉善,满城荡漾善文化。我们在嘉善采访发现,嘉善人的善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是身边的善、普通的善、平凡的善,她存在每一个嘉善人的心底。

  以善化人、以善育人、以善感人,嘉善正用善文化打造和谐幸福的家园。

  夜幕降临,鸟儿归巢。

  聒噪了一天的蝉儿刚刚停歇,广场上音乐又响起,吃罢晚饭的村民,撂下饭碗,就追着音乐跑。广场上阵容最大的是排舞队,上百名妇女排成整齐的队列,随着音乐节拍翩翩起舞,街舞、扇舞、腰鼓、交谊舞等“小众”的被搞到了边缘地带;灯光球场则是男人的天下,一场村民篮球赛争斗正酣,场外村民都想当教练,为场上的球队摆兵布阵,你说我说,嘈杂一片……

  这是天凝镇洪溪村夏夜一景。2005年前,这个村还是当地有名的“上访村”。

  如今洪溪人依然要去赶场,只不过不是去上访,而是去表演。目前,洪溪村有18支文体表演队,其中“妈妈篮球宝贝”表演队,平均年龄45岁,在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秀》表演中获得第三名,著名艺人、评委伊能静不相信她们都是村嫂。

  “群众文化不仅仅是蹦蹦跳跳,她是沟通情感、凝聚人心的好方法、好途径。”洪溪村党支部书记陈俐勤说,生活中一些婆婆妈妈的事、邻里一些小纠纷,跳一阵舞、出一身汗,都化解了。

  陈俐勤原是洪溪村妇女主任,文艺爱好者。2005年,她当选村支书时恰逢“种文化”,她就把村里有能力、有特长的人组织起来,组建文体社,挑选那些有想法、爱挑头的人当主任,组织各种比赛和表演,把村民的注意力引向群众文化。现在,洪溪村有1/3以上村民加入各个文体社,余下的则成了各自的“亲友团”,一有活动,全村参与,人人上阵。

  音乐一响,脚底就发痒。在嘉善,像洪溪村这样有广泛村民基础的群众文化已经遍布城乡,从城区到乡村,村村都有文化广场、篮球场、戏剧角等文体设施;每天夜晚,他们在这里欢歌劲舞,尽情释放激情。为回应老百姓的这种文化自觉,天凝镇镇东村把一片规划建造村办公楼的土地,干脆改成了村民广场。

  文化在陶冶人们心灵的同时,也在营造精神家园。

  “许多村民把文体社当成家,把队员当成战友,一些小的困难、问题和纠纷,文体社里自己解决了;村民对村班子有意见、建议,也通过文体社反映上来,只要村干部能及时回应,没人再会去上访。”陈俐勤说,现在最让她犯难的,是每有表演任务,如何劝退那些强烈要求参加的村民——不让参加,要做很多工作。

  这几天,罗星街道魏南社区的8名年轻党员,正在加紧排练音乐快板《重塑乡风善为先》。

  去年年底,有个叫蒋煦阳的小男孩得了病毒性脑炎,原来并不富裕的家庭因此雪上加霜,社区得知后纷纷伸出援手,捐款捐物,不遗余力予以帮助,现在小男孩在上海接受治疗,一家人重拾了生活信心……这几位年轻党员现在做的,是要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这一善人善事加工成艺术形态,在居民中传唱,以弘扬善的文化。

  在嘉善采访,我们似乎感受到了这样的风气。古镇西塘,是我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预备清单,但每天游客如织,不足一平方公里的镇区内,最多时有五六万游人。然而,镇上居民照样过自己的日子,读书写字、创作营生,该干嘛干嘛,尽管不时有不速之客闯进家门,主人不气不恼,笑脸相迎,温文尔雅,甚至邀你喝上几杯,那份善意,温暖人心。

  “百里郊原似掌平,竹枝唱出尽吴声;走遍绿野停舟晚,灯火渔火相映明。”魏塘人孙燕昌的这首竹枝词,写尽了嘉善的风景和风情,也点亮嘉善未来发展之路,一个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画卷正缓缓展开……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城乡共富新嘉善 2012-08-13 2675810 2 2012年08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