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人文·体坛风云

山里孩子开心得不想下课

  本报淳安9月25日电

  记者 李颖

  一万元很有限。可用一万元购买的体育器材让淳安汾口镇小学的孩子们已经足够幸福,不想结束他们的体育课。

  今天,本报“体育的力量”爱心慈善系列第九站活动,浙报集团体育新闻中心和杭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杭州市体育馆乒乓球队携手走进偏远的淳安县汾口镇小学,为孩子们送去五张崭新的乒乓球桌以及乒乓球拍、羽毛球拍、足球、篮球等体育器材。杭州市体育馆乒乓球队的两位教练一起前往,手把手教孩子们该如何击球。

  汾口镇小学位于淳安的偏远山区,从杭州出发,记者一行足足用了4个小时的车程才到达学校。

  小学已经有54年校史,现在有1027名学生,在淳安属于规模很大的一所农村小学。学生中大多都是留守儿童,孩子们的父母外出打工,平时陪伴他们最多的是爷爷奶奶。

  “学校刚刚改建一新,外部条件现在已经相当不错了,在改造之前这里的跑道还是煤渣的。”杭州市委组织部“双百工程”下派淳安挂职锻炼的文三街小学副校长徐晨玺介绍,学校现在最缺的就是体育器材。确实,在改建一新的田径跑道和篮球场旁,记者看到仅有一张孤零零的标准乒乓球桌。

  看到爱心慈善活动送来的崭新器械,孩子们兴奋地围拢过来,看看这个又摸摸那个。

  五一班的吕子涵和五四班的余子安分别挑了自己喜欢的足球和篮球抱起来,两人都不舍得拆包装,不约而同地抱上球就往操场跑。“好想现在就打啊。”吕子涵是班上的体育委员,这些新器材让他太开心了,“因为上体育课不用再自己带球来了”。

  捐赠仪式后,杭州市体育馆乒乓球队主教练茅波和同事王轩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特殊的体育课,内容就是乒乓球辅导。

  在去年淳安县小学生乒乓球比赛中,第一次参赛的汾口镇小学拿到了非常不错的名次,其中还包括女单冠军。因而,尽管器材有限,但爱打乒乓球的孩子很容易就能找到。几个参加过比赛的孩子轮番上场,接受辅导。下课铃响了,好几个学生还围着新球桌不舍得离开。

  “我是数学老师,乒乓球是我教的。”教师毛建明指着几位六年级的孩子说道,“打得最长的将近两年了。”

  怎样握拍更准确;脚怎么站位;击球方向怎么打最好……茅波教得非常仔细。“今天是我们第一次到乡村学校推广乒乓球运动,看得出孩子非常喜欢乒乓球。我们准备和学校结对,抽时间再来这里给孩子们上课,也欢迎他们把老师送到杭州培训。”


浙江日报 人文·体坛风云 00016 山里孩子开心得不想下课 2012-09-26 2738561 2 2012年09月2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