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第一要闻版

大手笔开启新发展

——我省实施四大战略四大建设述评

  本报记者 刘刚 通讯员 卢萌卿

  一条长方桌上,满满摆放着中国商飞、欧洲空客、美国波音、加拿大庞巴迪、美国赛斯纳等国际航空业大佬的飞机模型,在今年8月投资7亿元的西子航空飞机零部件项目在杭州大江东新城奠基后,靠做电梯闻名的西子联合集团董事长王水福,朝着自己的航空梦又迈出了扎实的一大步。

  这是王水福的一大步,也是浙江经济的新进展。面对宏观经济增长放缓,我省近年来着力推进“四大国家战略举措”、“四大建设”,不仅成为推动今年浙江经济稳中有进、转中向好的有力支撑,更为浙江未来长远发展腾挪出新的成长空间、培育出新的增长点。

  迎难而进新看点

  凉风习习,深秋的脚步渐行渐近,走进宁波杭州湾新区,记者更多感受到的却是收获的温暖。

  今年年初才正式开工的上海大众项目,已经从一片海涂变身为一座已具雏形的“汽车城”,一间间跨度巨大的车间已经建成,现代化生产线开始安装,能为5000人提供住宿、生活所需的职工宿舍、人才公寓加紧建设;黄冈中学宁波学校等一批配套设施相继落户……

  宁波杭州湾新区只是一个缩影。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四大国家战略举措”、“四大建设”的加快有效推进,已经成为浙江经济最引人注目的新看点。

  初步统计,前9个月,1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约62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8.9%;产业项目完成投资约1204亿元,同比增长57.4%;引进项目协议投资约1584亿元。

  高速成长的大平台,加快推进大项目落户、大企业成长、大产业崛起。仅在大江东新城,去年以来,长安福特马自达、东风—裕隆汽车、中国南车集团等一批大企业集团带着数十亿元资金相继落户。

  “四大建设”风正劲,“四大国家战略举措”同样亮点纷呈。

  向东是大海,浙江海洋经济发展魅力与日俱增。9月,第二届中国海洽会在宁波开幕,近万名境内外客商携带资金、项目蜂拥而至。首日浙江共签下91个海洋经济项目,协议投资总额2127亿元。其中,阿尔法摩托汽车生产线及全球销售(展示)中心、亚洲维宁生命中心项目等13个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高端项目落户舟山群岛新区。

  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进展良好,海关联网监管、生产资料市场建设等进程加快。在今年出口形势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义乌出口则持续保持较快增速,格外引人注目。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还有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新进展更是纷至沓来,在全国率先推出小额贷款公司主发起人入围资格招投标制度;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革稳步推进;以“1+X”为特征的温州金融要素市场建设启动在即,涵盖股权(产权、债权)、金融资产、知识产权、文化产权等交易……

  交相辉映的“四大建设”和“四大国家战略举措”,也吸引了包括回归浙商在内的海内外投资者的青睐。最新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浙商回归引进项目1080个,累计到位资金1102.34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1.86%,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75.72%,重大项目占比达到58.84%。

  转中向好新动力

  杭州大江东新城,长安福特马自达项目,投资75亿元,2015年一期投产年产能就将达25万辆;

  上海大众项目,宁波杭州湾新区,一次性投资就达117亿元,2013年投产,全部达产后年产将达30万辆。

  很少人会想到,一道杭州湾,两个浙江省级产业集聚区,却吸引了全中国汽车产业界人士的目光。而人们在畅想浙江汽车产业的种种可能时,也蓦然意识到,浙江经济正以一种加快转型发展的新姿态亮相于中国经济的大舞台。

  这也正是“四大国家战略举措”、“四大建设”之于浙江发展的最大意义。“大”不是目的,“大”的背后是“高、新、优、强”。无论是1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的规划方案,还是“四大国家战略举措”的实施路径,人们清楚地看到,所有这一切,都指向一个共同目标: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打造最有竞争力的成长环境,为经济转中向好输送新动力。

  这环境无法不令人心动。

  在宁波梅山港区,受益于海洋经济和省级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与梅山岛隔海相望的春晓产业集聚区,已引进吉利汽车、海天驱动等130多个先进制造业项目。截至今年7月底,梅山产业集聚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0亿元,累计引进各类企业2100余家。

  同样,而今驱车行驶于杭州大江东新城,除了汽车产业带外,逐一展现的还有东方电气风能及潮汐发电、德国圣照光电太阳能光伏、双兔新材料、中科院机器人等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在临安,青山湖科技城,一座全新的 “浙江硅谷”正加速崛起。挂牌至今,已吸引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等一大批院所签约入驻,15个产业化项目正开工建设。

  在绍兴滨海产业集聚区,5个特色产业园区之一的生物产业园正抓紧建设中,这个占地183亩的产业园全部建成后,将形成150亿元销售额、30亿元利税的规模。

  而这些还只是开始,随着“四大国家战略举措”、“四大建设”的加快推进,浙江发展新的看点和魅力仍在不断展现之中。

  就在9月29日,农历八月十六大潮汛来临前夕,舟山群岛新区传出喜讯:国务院正式批复舟山港综合保税区,这不仅是舟山新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也是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取得的新的重大突破。此举将推进浙江“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发展,为打造国际物流岛提供重要功能支撑。

  “大”“小”相宜新未来

  在7月初集中开工后,眼下的慈溪市新兴产业集群区正是一派时不我待的火热建设景象。首批开工的7个项目共计总投资24.66亿元,总出让土地530亩,每亩平均投入464万元,投产后预计年产值63.21亿元。 “大”、“小”相宜,在当下浙江经济舞台上,浓墨重彩的“四大国家战略举措”、“四大建设”,并没有削弱浙江中小企业、县域经济等传统经济优势,相反,这些传统优势随着“四大国家战略举措”、“四大建设”加快升级。慈溪新兴产业集聚区的“横空出世”正是这一辩证演进的生动体现。

  不仅是在慈溪。随着总投资60亿元的浙江华友钴材料项目签约,衢州在新能源电池电极材料生产领域迎来突破;在丽水,娃哈哈集团、伊利集团、三一重工等一批大企业已经签约,当地负责人表示,“将坚持引进资源占用少、环境污染少、产业带动力强的优质项目”。

  “四大建设、四大国家战略举措,既是驱动力,也是催化剂。”浙江省商务研究院院长张汉东表示,它们与浙江经济的传统优势有机结合后,打造出一个具有全新竞争力的浙江经济新格局。

  对此,许利民深有体会。作为“东风裕隆”大江东项目高层,3年前刚来到大江东时,他还在为配套担心。3年后,“东风裕隆”的“纳智捷”已经下线,每月销量已经达到3000台,员工已经超过3000人,部分研发项目已移师此地。更重要的是,现在的大江东已经有300多家汽车配套企业进驻,“萧山原来就有成熟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我们这些整车项目落户后,恰好形成产业发展合力。”

  如果说通过改革开放前30年的实践,浙江率先实现从计划经济突围,确立了产权比较清晰、机制比较灵活的民营化、市场化基本格局,那么,在当前新一轮的改革攻坚中,“四大国家战略举措”的推进,也为浙江经济提供了一个率先把改革推向投融资、财税、要素市场、收入分配及政府职能转换等纵深领域的历史性契机,成为浙江广大中小企业的最大利好。

  温州金改就是如此。正如分析人士指出的,其重要意义之一就是为浙江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提供了可能。温州金改的实施,将推动浙江加快区域金融创新,积极发展各类区域性交易市场,加快组建集产权交易、金融资产交易、场外交易“三位一体”的省级金融市场投资平台,力争在企业总部、总部金融机构培育等方面取得突破。而所有这些,显然正是浙江广大中小企业梦寐以求的金融环境。

  “大”、“小”相宜,还意味着浙江版大企业的加速崛起。在去年浙江物产集团成为我省第一个世界500强之后,今年吉利集团成为我省第二家世界500强。而数据还显示,去年我省146家行业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新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上缴税收等多项指标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四分之一以上,有的甚至逼近一半,共完成销售收入总额近1.5万亿元。

  大手笔开启新发展


浙江日报 第一要闻版 00001 大手笔开启新发展 2012-10-23 2766349 2 2012年10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