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6版:作品
3  4  
PDF 版
· 在艺术与学术之间
· 真性情者 块垒自书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7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真性情者 块垒自书
□曹建
  与圭铭初识应是在戊寅金秋。数年来,虽然时聚时散,但我们却保持着经常性的联系。无论是同在风斋门下的几年,还是天各一方之后,彼此都常常互相提醒着、鼓励着。或许因为蠢长几岁的缘故,在我的心里,圭铭始终是一个充满激情而纯粹、认真的朋友。他的激情与纯粹,常常令我感动。

  众所周知,作为艺术家,情感的抒发往往是决定作品成败的关键。而情感的纯粹度,又可以说直接影响到作品的好坏。在当代艺术中,“伪情感”往往制约着许多艺术创作。古人所反对的“为情造文”、“为情造书”在相当程度与范围内存在,而书法家的世故又常常是这种现象之所以存在的重要原因。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在圭铭的身上,我惊喜地意识到他那种特有的“真性情”;在他的作品中,常常感到他那基于内心真实情感的激情与力量。圭铭的草书,大有“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的气势与速度,而其运笔用锋,也常有“奔雷坠石”之果敢与力度。在他的生活里,许多繁缛的细节被简化,而心力多作用于书法。在他的年龄,“为伊消得人憔悴”并不罕见,难能的是,这里所谓“伊人”,并非“彼伊人”,而是他魂牵梦绕的书法。书法之养生功能,在他那里,却更多地成为了精神支柱。或许,这就是一种“以身相许”;或许,这就是所有成就大事业者的基础所在。有了这种精神,何患书法不成?人生不成?惟有美好祝愿送给远在羊城的圭铭老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