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群艺
3  4  
PDF 版
· 蒙克名作《呐喊》《圣母》回家
· 全国首个地铁艺术展 在宁举行
· 伊慧其人其画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9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伊慧其人其画
□杨参军
  第一次见到伊慧是前年我在天津美院讲课的时候,那时候已是初冬,天气阴冷,但她的出现却给我们带来了阳光和欢乐。她快人快语,不拘小节,谈话间流露着“阳光少女”的开朗与单纯。她甩给我一叠近作照片,让我指教,这时我才知道她还是本科三年级的学生。

  伊慧画画通常不打草稿,基本上是那种无规矩的状态,这对长期恪守着视觉感爱来作画的我来说,显得陌生而奇特,甚至有些无法适应,总以为那是潦草而轻率的。然而,谁能说那不是她自然而然的真实显露呢?我们是两代人,在她身上虽没有我们这代人的学养和阅历,但也少了一分迂腐和负担。她轻装上阵,无所顾忌,在她的《愫香》系列画中透出的生动和灵气,令人喜欢。

  面对画布,她涂抹了第一笔,也许这时她心中只是有了朦胧的花的影子和构思,但却不知画得结果如何,随着笔触的游动,画面才逐渐涌现了色彩调性的结构,也才逐渐显现了花的主题,也就是说主题的显现总隐藏在她作画的过程中。也许有些画面她可以一气呵成,有些画面只能从头开始……她的画面注定是表现的,因为她无法靠记忆描绘出花的具体形态和细微的层次,然而,画中却呈现了她意向中的真实景观,是她心灵中的自然流露。

  她的画面没有常见的概念和俗套,那些近乎败落的花朵传递着作者内心的激越和深情。由于她作画时没有明确的构思和图式,使得她能在描绘的过程中随心所欲,同时也充满着危险与不确定因素,也正是由于她并没有受太多学院严格的条框束缚,才让她在表现的过程中充分地把自己的体验融入其中,“花开花落几时休?”她对落花的体验和真实表达让我们窥视到了这位“阳光少女”的另一面对生命和时光流逝的沉重的感悟。

  对于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伊慧来说,生活无需沉重,因为这正是她如花的年华,但现实生活的复杂与困顿仍对这一代人有着无法逃离的影响,这在她以都市少女为主题的作品中均有所体现。画中描绘的那些少女如幽灵般游荡,她们渴望自由的生存,疏离于政治之外,讨厌压力和责任……然而她们的神情又总显露着麻木和迷茫……这或许正是这代人某些精神层面的真实写照,也是作者内心的真实感悟和独白。《蒹葭》中的少女像在梦中,又像是长醉不醒,也许她想以此来逃离现实,但这种逃离的方式总充满着哀怨和凄凉。《天堂鸟》中的少女显示了某种向往与渴望,寄托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但这种情调仍显得清冷和惆怅……

  伊慧爽朗的笑声还在耳边,在她身上,你感受到的总是轻松、明快和欢乐的气息,是“天堂鸟”般的美丽和活泼,充满着对未来的幻想、憧憬和追求,但画面之中却常流露出与此不同的气息,这气息显得有些沉重,甚至与她娇小的身影难以相符,难道天堂鸟也有它沉重的啼鸣与叹息?伊慧的绘画给了我很多的深思……

  (作者为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教授)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