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视点
3  4  
PDF 版
· 傅抱石“迷你”作品 亮相南京拍场
· 新学年 新景象
· 沪杭艺术品秋拍 上演PK大战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9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新学年 新景象
中国美术学院迎来开门红
  本报杭州讯 记者 王凯 9月,正当夏季的热浪渐渐褪去,人们将要感叹“天凉好个秋”的时候,中国美术学院迎来了教学、学术活动方面的累累硕果。继在威尼斯双年展、上海双年展、上海双年展国际学生展等大型展览上频频出镜后,“艺术与时代——莫朴创作回顾展”、“意大利素描—奥马尔·嘉里亚尼艺术展”等一系列学术交流活动也将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陆续开幕。

  上海双年展国际学生展

  中国美术学院摘金夺银

  9月的上海热闹异常。乘着上海双年展的这股东风,一时间约有大大小小四五十个展览在上海相继拉开帷幕。

  正在进行中的2006上海双年展国际学生展,吸引了来自中国、法国、英国、美国、荷兰、瑞典、瑞士、芬兰、澳大利亚等20余个国内外一流艺术院校参加,汇集了200余件作品。在这次展览中,中国美术学院分别摘得1金1银2铜,其中新媒体系2006届研究生高芙雁的毕业作品——互动装置《时间碎片》获得金奖。

  中德艺术研究生院教学工作

  正式全面启动

  “中国美术学院与柏林艺术大学之间的渊源由来已久,这是一个历史的夙愿。”在开学典礼上,许江拿出了一张中国美院的创立者林风眠先生1922年在德国时的老照片。许江说,林风眠以及曾经留德的蔡元培都曾受到德国自由浪漫主义艺术的影响。直至晚年,林风眠一直都想在柏林设立一个中德艺术交流的窗口。而直至今天,这段夙愿才得以实现。

  几个月前,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艺术学生接受了一场奇怪的考试。题目为“假设你是一只盯在天花板上的苍蝇,请用你的画来表现你所看到的场景”。

  这是中国美术学院中德艺术研究生院的招生考试,出题的老师来自于合作方——德国柏林艺术大学。

  经过中国美术学院与德国柏林艺术大学的最后审定,9月8日,中德艺术研究生院正式开学,40多位优秀的幸运儿成为首批学生。

  中德艺术研究生院共分绘画、雕塑、新媒体、建筑、工业设计及平面设计6个专业,除部分公共课、语言课等外,所有的专业课程均由德方教授。全程5个学期有一学期是在德国学习。毕业考试合格者将获得柏林艺术大学颁发的美术学硕士学位。

  《瓦园》亮相威尼斯

  中国美院制造“中国惊喜”

  6万片江南青瓦飘洋过海,浙江的3位民间匠人用这些瓦片在威尼斯“造”了一座“房子”——这个名为《瓦园》的艺术作品用满眼的浙江痕迹,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制造了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国惊喜”。

  中国美院的许江和王澍用建设和绘画对话的方式,共同完成的《瓦园》亮相双年展。这是中国以国家馆名义下的建筑作品首次参展。

  登上用6万片老瓦构筑的瓦顶,踱步经过竹桥,前进的空间戛然而止。环顾四周,参观者将发现自己置身于瓦的海洋。在威尼斯红瓦海洋中,突然出现中国青瓦,这种奇妙的感受,无论是从最直观的色彩上,还是从艺术理念上,都让《瓦园》在很短的时间里便赢得了最大的关注。

  作为建筑的“瓦园”,位于威尼斯一个面对海水、背靠城墙的庭院——处女花园。主体由6万片青瓦和竹子等材料修建而成,它有800平方米侧斜瓦顶。瓦顶从0米上升到3.6米,沿对角线转折,人们可以通过一条曲折竹桥登临其上,远眺威尼斯风景。

  而这6万片瓦全部回收自中国旧城拆迁。展示完毕后,部分珍贵的瓦片将被“请”回国。

  《瓦园》作者之一许江解释道:“对中国人来说,瓦有特殊的含义。它是泥土做的,是山水和自然的延伸,但又是人做出来的。它代表着中国人和自然相交接的结点;同时,瓦又很有诗意,我们希望借此来呼唤对传统艺术的特殊关照。”

  此外,据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宋建明介绍,应汉堡市文化局的邀请,“远西——卡毕布莱美、许江、单凡、吴山专——中德四艺术家联展”、“浮云——流水施慧纤维雕塑展”、“中国时装时代”等一系列展览活动也将于9月中旬在德国汉堡举办。

  这次交流活动是浙江省政府为落实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的战略,与德国汉堡联手举办“浙江周”的重要举措。“浙江周”期间,中国美术学院与汉堡美术学院签定交流协议,展示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创作的新成就,德国观众也将有机会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状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