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23版:鉴藏
3  4  
PDF 版
· 解决诚信危机
· 中国艺术品 在港创下世界拍卖新纪录
· 打破常规宁作我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0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解决诚信危机
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当务之急
■朱 同
  “艺术市场的不规范严重影响了中国艺术与市场的健康发展,核心问题为解决诚信危机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当务之急,具体要做的工作是需要培养一批诚信的书画家、专业机构和真正的艺术鉴赏家。”在2006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组委会主办的“艺术与市场论坛”上,来自京、沪、宁等地的专家们和业内人士就艺术与市场展开研讨,提出了上述观点。

  书画家是艺术品生产的源头,首先应当解决他们的诚信危机。南京师大一位研究美术史论的著名教授目睹了国内某些书画家的种种恶俗炒作后气愤地说,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已经到了危险的边缘。他举例说,某些书画家在拍场上包装炒作、人为造市的现象较为泛滥,近一两年此风尤盛。这种人为的造市采取一些不正常的隐蔽操作手段,使完全不具备创作水平的有些书画家快速炒红,或将一般的书画家炒为“大家”,书画价格飞速飙升,扶摇直上,如此现象在当今内地艺术品市场不在少数。在学术上缺乏造诣,在艺术上缺少创新的普通画家,通过拍卖公司的积极运作,大造声势,拍价一蹿而起,动辄几十万元,甚至突破百万元大关,成交率也高得出奇,令人望而兴叹,一头雾水,内中的真相与奥妙他们自己最清楚不过,圈里人也心知肚明。这种一无学术支撑,二缺艺术创新,三少市场成长过程的“一飞冲天式”的“三无名家”,真不知要坑害多少外行买家的真金白银!如某山水画家,在近年的拍卖会上鲜有露面,但在去年一家拍卖公司秋拍上一鸣惊人,创出了上百万元的离奇“天价”,这样的游戏怎不让人一眼看穿!又如有个人物画家去年10月份画价每尺不过200多元,年底就蹿到2000多元,这不是炒作又是什么?他指出,任何一位大师或名家的画作都是经过多年的市场锤炼,一步一个脚印逐渐攀升上去的,吴冠中的国画价位也是从十万元起步,经历百万最终突破千万大关的,哪里是像如今这班如同坐火箭的“名家”一样一炮窜红。历史上有哪个炒作出来的书画家价位能维持长久?大多是昙花一现罢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伪名家”都将会露出原形。

  作为专业艺术品拍卖机构的代表,来自北京的拍卖师马子骞自曝书画拍卖行业的家丑,向人们披露了拍卖公司的炒作“黑幕”。马子骞说,书画拍卖如今真是一个“吹牛不上税”的行业,整个行业都兴“浮夸风”。家家公司都说自己的拍卖会成交率高,成交价格高,如果不这样“忽悠”,就担心那些书画名家不来找自己,结果形成一种普遍“居高不下”的虚假行情。为此,拍卖公司会找“托儿”来举牌购买,报很高的价格,其实并不真的出钱,就像股票炒家一样,“左手卖给右手”,把成交量和成交价格都炒得虚高不下,以吸引买家。过去国内每场拍卖会对外都宣称成交了80%-90%以上,其实真实的成交率只在30%左右,现在为50%-60%以上,其实一般只有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左右,甚至更低。马子骞强调指出,国内书画市场的“泡沫”在去年被炒作到了顶峰,现在已经开始回落。今年书画价格有很大回归,投资者也开始回归理性,可是拍卖公司还在到处硬撑着“唱赞歌”,真不知还要“忽悠”到几时?“泡沫”会不会破灭?拍卖公司缺乏诚信直接导致了“名家”满天飞,天价到处是,作品价值的水分越来越大,眼下拍卖市场的盘整,跟赝品次品充斥,买家望而却步有直接关系。

  专家们认为,在艺术市场中左右艺术品价值和价格的还有鉴赏家和鉴定家,他们的诚信也成为大问题。如某“大鉴定家”受金钱诱惑竟将石鲁的伪作“鉴定”成真迹,结果落下一个笑柄。我们不难看到,由于中国缺少真正的鉴赏家和鉴定家,加上一部分鉴赏家、鉴定家受金钱诱惑,任意左右艺术品价值、价格;人们只认“名人”,而不管艺术品的真正价值和价格,使艺术品市场很不规范;艺术家为了作品卖个好价钱,不在艺术上下功夫,而是想尽一切办法出名;市场为满足迷信“名人作品”的需求,不惜造假、售假。因此,要促进艺术市场健康发育,必须培养一批真正具有高尚人格和艺术鉴赏水平的鉴赏家和鉴定家,对艺术品的艺术水准、价值和价格作出判断,为收藏家、投资家投资艺术品提供正确的参考,同时达到规范艺术市场的目的。

  研讨会总结认为,只有解决好诚信,中国艺术品市场才能健康发展。只有挑选具有高学术水准的优秀画家的作品,拍卖公司进行规范操作,真正的艺术鉴赏家为收藏家投资艺术品提供正确的参考,才能保证人们的投资能降低风险,进而保值增值,获得一定的投资回报,舍此无疑将带来极大的投资风险。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