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视点
3  4  
PDF 版
· 苏博新馆话师友
· 和谐之恋
· 和谐之美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10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和谐之美
□本报记者 谢海
  从古朴厚重的朱红色大门穿入,走在黛瓦粉墙、茂竹修林之间,现代的元素从古代的血液里不断地溢出,不知道是今人回望历史的感动,还是古代贤达应变时间隧道的兴奋,如果不是进门时的 “苏州博物馆”五个大字提醒,谁又能知道我们在触摸历史还是眺望未来。

  ——题记

  由贝聿铭执掌打造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古街区,毗邻世界遗产拙政园和全国重点文物太平天国忠王府。这一区域是苏州古城区吴文化氛围最浓厚、古城原貌保存得最好的一角,也是苏州旅游景点比较集中的地区。苏州博物馆新馆在选址之初,就和当年贝聿铭设计卢浮宫扩建工程、中国银行大厦等建筑一样,引来争议一片。因为几乎是“镶嵌”式的限制,新馆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在这样一个毫无回旋余地的寸金之地,既要保护古建筑的完好,又要保证周边道路的顺畅情况下围桩施工。当初有人建议在拙政园增添灯光与新馆遥相呼应,却立即被贝老当场拒绝:“不能碰拙政园一根毫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贝聿铭闭门谢客,阅读2500年前的“平江图”、大量的唐诗宋词和昆曲曲谱,参观了苏州博物馆上万余件馆藏文物的分类资料……他还聘请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陈列专家、建造世贸大楼结构工程师、卢浮宫建筑噪音专家、中国古建筑和文物专家为顾问,一起出谋划策,共同完成了这座借鉴苏州古典园林风格,使新馆建筑与古城风貌和传统的城市肌理相融合,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的典范和标志性建筑。

  作为一座新时期的博物馆,中国传统屋顶并不符合其恒温恒湿等特殊要求,贝老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石片屋顶的设计,有效解决了传统建筑的采光问题,将自然光线引入室内。虽然屋顶看似简单,其实结构非常复杂。从石材层往下数,还有金属板、木板、保温板、钢体结构、面板、吊顶。而特别的是,博物馆屋面泄水不再全部依靠传统的瓦楞铺流排出,而是通过屋面将雨水渗透至金属板,借助金属板的泄水系统处理滞留积水。难怪建筑工人在做屋顶的时候曾传出这样一句话:“做贝老的作品,就像是用钢筋水泥绣花。”

  苏州博物馆新馆按照贝聿铭自己说法是一种对矛盾整合的挑战。贝聿铭总结新馆设计思想时,用了这样12个字:“中而新,苏而新,不因循,不割裂。”所以,他在移植一株老藤都要从当年文徵明手栽紫藤上嫁接;他希冀“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物上,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所以他在粉墙之下独创高低错落的石片假山,“以壁为纸,以石为绘”;他曾说:“园林要有另外的风貌,但源头还是中国文化,”所以他在朦胧的江南烟雨笼罩中,将米芾山水画加以立体呈现,远远望去就像是连绵不绝的山峦将新馆与拙政园相连;他还说:“建筑要走新路,要有变化,否则建筑就没有发展。怎么既往新走又能与传统融合?那就是用现代材料达成与传统的协调,形体的整体性非常重要;”所以他让苏州博物馆新馆本身成为一件展品,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建筑艺术的和谐之美。

  出身于苏州狮子林贝家的贝聿铭,18岁赴美,但儿时的假山、石桥、池塘和杨柳铭记在心。岁月流逝,容颜已老,但洋装之内的一颗中国心始终跳动不息,苏州博物馆新馆正是这个无法静止的悸动。限制与突破、建筑与自然,东方和西方、传统与现代,空间与光影、材料与技术是贝聿铭一直孜孜研究的课题,贝聿铭最终用和谐获得胜算。苏州博物馆新馆正是这个胜算的结晶。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