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40版:画家
3  4  
PDF 版
· 古意新风 神采焕然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11月1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古意新风 神采焕然
邢少兰画作的审美走势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 丁涛
  年近古稀的著名画家邢少兰,竟毫无一丝“老之将至”的情态,依然那么精力充沛、精神抖擞!交谈中,事艺的真情、激情洋溢。这也许正是他的画作充满生机、生意、生命力的缘由。

  这位出生山东日照、成长于人文荟萃之地太仓的书画能手,并不具备可以炫耀的学历。然而,凭着他的意志和决心,凭着他认真踏实的治学精神,今天所取得的艺术业绩,与不少正规院校科班出身的画家比较,毫不逊色。其作品曾多次入选全国大展,并先后在日本、新加坡、上海、山东、云南、广西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受到社会的关注。今年11月份在省美术馆举办的中国画作品展览,更是集中反映了画家艺术创作的新收获,显示了画家不寻常的才华和艺术光彩。早在1987年2月,享有盛名的书画大家陈大羽先生与武中奇、喻继高二位名家同观少兰画作展览时,进门就曾脱口称赞道:“不薄、不薄、不薄!”真是言之凿凿,一语破的。

  邢少兰,这位《古松堂》的斋主,在广袤的艺术天地里总是力求铺设自己的路径。他注意广求博采,既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又从自然生活中感受灵感;既拜师访友,虔诚求教(上世纪50年代即师从朱屺瞻先生研习花卉,继后则受业于宋文治先生攻习山水),又善于读书思考,在驰骋笔墨中使情景交融。如斯不辍的耕耘,使两位已故的恩师,共同对这位弟子情有独钟,宋老热情地为少兰的画作题跋:“平淡天真,设色得古法,娄东后继有人也。”而朱屺老更是以诗句相勉励、相首肯:“近水远山笔有神”!

  邢少兰笔墨下的“套餐”,主要指向山水画和兰花。品种不算多而表现称丰富。其情感色彩、审美走势大抵集中两个方面:

  一是生机勃勃、神采奕奕。

  他笔下的“山水”和“兰花”,那种生命的青春感、律动感,蒸蒸然,跃跃然,很富于艺术张力和审美穿透力。无论是《桃花流水》抑或是《渔歌唱晚》,无论是《云蒸霞蔚》抑或是《万古不息》,不正是自然生命的奏鸣曲吗?那种面对山川形势之精英、古今造物之陶冶、阴阳气度之流行,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泳灵性的艺术,不只是作者物我两忘创造境界的体现,而是作者寄情山水、盛赞造化之美的心迹。

  二是古意浓浓、新风猎猎。

  少兰画作的面貌,似古实今,借古开今。他的山水画幅,从景观、人物到笔墨的起落皴擦,有那么一种绵邈的古意渗透着。但再一审视,古意已转化为新风。其笔墨横涂竖抹的生动感,其韵味置阵布势的时代感,已决然揖别了一个“古”字,而注册于当今画坛。其艺术内涵,分明储藏着画家的情怀和审美取向。因此,作为观念的形象演绎,作为景语向情语的跃进,邢少兰的画作就被赋予了“古意新风”的品格。谓予不信,请看他在2005年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而创作的《六国码头通商图》,作品场面博大,气势伟观。作者以古今融汇的中国画笔墨,拉开了“宽银幕”镜头,“高樯如林,商旅云集”,艺术地再现了郑和下西洋起锚地刘家港港口繁华蒸腾的景象,构成了类如宋代《清明上河图》那样一幅不可多得的主题性历史风情画。

  即令是花花草草,作者也绝不因袭守旧,在面对对象命笔于纸的表现性和抒写性上,往往匠心独运,生姿盎然,宛如为花鸟草虫谱写了一首首自由歌唱的金曲,让艺术形象新风猎猎、感人醉人。

  少兰是一位务实而不夸饰、自信而不张扬的诚笃的美术家。他曾担任过太仓市政协副主席、宋文治艺术馆馆长、娄东书画院院长。过去作画,主要在行政工作之余。现在显然已无政务缠绕,视艺术为生命的他,岂能不全力以赴!近年的创作已昭示了斐然的成绩,大成的曙光确已举目可见。    2006年金秋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